分享

也许,这世上你唯一低估的人是你自己

 红尘笑笑生 2020-06-04

也许,这世上你唯一低估的人是你自己
01

“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当朋友晓路问我,我竟突然短路了,不知如何做答。

晓路是网友,因我在群内分享了一篇陈瑜讲座的文章而关注了我,后来又陆续看了我其他几篇分享职场经验的文章,加了微信好友。

相谈甚欢,便约了见面。她在国外留学生活多年,现在政府机构做政策研究。

看着我的一脸茫然,晓路笑了,“你的优势应该有很多,从你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但也许你缺乏一定的总结,以致于那些让你成功的很多小小行为都已成为习惯。”

“如果你想总结出方法论去帮助到别人,必须要挖掘出这些最根本的原因。”

晓路的一席话,让我第一次正视这个问题。

02

从上学到工作,总结一直相伴相随。

但你是否发现,我们多习惯于从自己身上总结失败的教训,从别人身上去学习成功的经验。

某件事做成了,我们顶多得瑟几天,炫耀炫耀,也就过去了,我们很少去回望,这件事为什么会做成,自己的哪些细而微的行动推动了它发展,这次的成功有哪些经验可以复用?

对自己成功经验的总结我们往往忽略了,我们阅读别人的劢志文章、收听成功人士的演讲、参加名人们的讲座,从别人身上去寻找成功的捷径。

在现实中,我们更习惯于把反省和回望放在失败的事情上,为什么会失败,下次如何避免…

我们如此低估自己。

想想,这是不是有点奇怪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每个人总会有某个时刻受人瞩目或某件小事让自己特别有成就感。不要忽略这样的时刻,仔细做复盘。想想自己做了哪些行为促成它的发生,使它达成的关键事项有哪几点?这些经验可以复用在哪些项目中,或进一步加以引申应用于其他方面。

只是偶尔做成一件事情也许赢得的只是别人片刻的瞩目,如果你能复用此前的经验,连续做成三件、五件、十件,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如果你能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成别人可以一步一步照着操作,也能收获成功的方法论,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奇迹呢?

而如果我们没有这个习惯,很多关键性的行为没有得到强化,也许曾经的成功就真是如昙花一现;有的虽然无意识坚持了下来,但这些关键性的行为不知不觉成了习惯,等到最后,自己的成功也是无迹可循,更别说总结出方法论给别人分享了。

回望与总结能够让你走得更快更远。

03

和晓路聊过,一直记着她的话,也一直在想这件事。这几天突然就冒出了两点,而且在想起的那一刻,从小到大的一些事突然就冒了出来,串了起来,很奇妙的感觉。

比如我有积极的心理暗示的习惯和行为模式:

1)读小学时,和同学一块去看生病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他对一个男生说,你很聪明,如果再努力点,肯定把揭群第一拉下来。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女孩子会不会觉得很委屈?我呢,当时只是笑,但心里想的是“切,来吧,你试试看吧。”

2)高考数学结束对答案,我有个大题答案错了,有个老师就对我说:揭群,看来你这次要上一本都有困难呢。我说:这事失误算什么,后面两门我不粗心,分分就追上来了,然后扬长而去。后来实考分在全省也排在了第51名。

3)大学学五子旗,我找宿舍的一女生玩,结果屡下屡败,她都懒得找我玩了。我就缠着另一个女生,后来又找男生练手,到能在男生那赢几个后,再找那女生挑战,哈哈,我屡战屡胜,她后来再也不和我玩了。

4)工作后,遇到啥困难,我总是想着有问题总有解决办法;这会没有解决办法未来总有解决办法;一时人力不能解决,时间总会给出答案……

而这样的心态让我总能积极面对遇到的各种问题、各种困难。
04

从今年起,开始记录日志,记下自己每天做的事,见过的人,心中偶有的小触动。

也许这可以作为我们回望的开始。

第一次开始记日志,我的记录还比较粗糙,而我们为了回望,可以记录得更加细致。把每天每个时段所做的事都记下来。习惯的形成就隐藏于我们每天的具体而微的行动中;而成功也来自于生活片片细微的积累。

当偶有收获时,不妨拿出日志本,看看这个成功都和哪些行为有关,都有哪些关键节点发挥了作用,这些经验可以在未来哪些方面发挥作用……把这些素材先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来。

然后,给自己1-2个小时独处的时间,把它整理成文,这是对过往的复盘,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不要等出了一件石破天惊的成就后才做这件事,只要自己觉得有收获或有小小成就感时就动手。

嗯,换言之说,如果我们想活成心中偶像那样子,那从现在起就按照偶像那样的思维、那样的行为习惯去做吧。
END
公众号|简书:红尘笑笑生
公众号ID:hcxxs8
红尘笑笑生,混迹无线增值、无线营销15年;
分享一切美好的事物,有趣、有用、有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