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易经》的价值

 耍赖的要不得 2020-06-04


​  任何一门学问的产生和形成不可能是没有需求和目的的。因此不管是那一门学问一定为了要:解决某一困难、满足某一需要、实现某一夙愿而产生。而每一门学问的价值就在于:能够解决某一困难、满足某一需要、实现某一夙愿!


  《易经》被尊称为群经之首,中华文化之源。这样的经典一定有其深刻的内涵,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存在!要探求《易经》的价值,还是要回到《易经》起源的年代,追寻在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和需要而产生。


  《易经》起源于伏羲时代,后经周文王进一步的完善,再由后来的孔子进行了注解和丰富,然后传承至今!《易经》起源的伏羲时代被划分为中国历史的上古时代,即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 !历史记载中的尧、舜、禹,禹为夏朝的第一位天子。而夏朝之前的历史时期是恶劣的洪荒时代洪水泛滥野兽肆掠,人类的生存环境险象环生,人类的生存和繁衍遇到了很大的考验。因此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的第一思考和需求就是如何解决生存问题,只有能够更好的生存下来才能够繁衍和发展下去。这些危险来自于自然,要规避风险躲避灾难就必须要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提前发现和预知一些危险的到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全自己。因此人类必须要花精力来观察自然,洞察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获得提前感知危险,应对危险、化解危险的方法和本领。这就是《易经》形成和产生的最原始的需求。


  《易经系辞传》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氏就是伏羲,伏羲就是当时的大王,最高统治者。作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他要寻求能够指导大家生存的知识和方法。所以伏羲不断的观察天象,不断的考察地理。观察鸟兽的特点和地理环境的好坏。从自身的情况和外在环境事物的情况中寻找规律,得到指导大家生存生活的知识。于是创作出了八卦,用以演示和表现自然的规律和法则,用以展现万物之间的状态和关系。这段话清晰的道明了《易经》智慧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详细考察,是从自然规律中总结出来的用以指导生存生活的智慧!是建立在对客观自然规律的总结与运用上的。没有任何的主观与迷信色彩!“格物,致知”所有的智慧文化和科技都来源于自然。所有的智慧文化和现代科技无非是对宇宙自然规律的延伸和运用,谁都不可能创造和发明出脱离宇宙自然规律的文明和科技!


  《易经系辞》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易经》的制作以天地为参考的模型,所以能够普遍涵盖天地的法则,圣人抬头观察天文的现象,低头考察地理的形势,所以知道外在现象和内在隐藏规律的缘故,推原于开始,追究到结束,所以知道死与生的规律。这段话讲明了《易经》为什么可以推断和预知事物的变化情况!《易经》是以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规律为模型,所以知道天地间万事万物从产生到死亡的变化规律!所以能够知往察来,推断事物的变化情款!《易经》借此自然可以指导人们规避风险,躲避灾难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易经系辞》曰: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通晓各种变化的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不再疲于保命。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够采用很多方法神奇的化解危险,使人们安居乐业。《易经》告诉人们当发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一定要寻求改变和应对的方法,按照有效的方法进行调整和改变就能够规避风险长期的安定生活下来!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就像有老天保佑一样,自然不会有灾难!这段话很明确的告诉了人们如何规避风险,躲避灾难的具体指导思想。这样源于客观自然的指导思想,我想即使是在当下的人们用这样的思想指导自己的生活,事业和发展一样是具有不可限量的价值的。


  《易经》是一部最客观的分析和认知事物指导生存和发展的智慧经典。很多人认为《易经》是一本预测算卦的书,没有啥用!任何的分析如果不能够做到知往察来,对以后的发展具有有效的预见性,那这样的分析对于以后的生活和发展又有什么指导价值呢?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分析一定得具有,有效准确的预见性,这样对于未来的发展才能真正起到,有价值的指导作用,事先做出正确的调整和安排!《易经》如果不能知往察来,有效推断和预测事物的后续发展情况,那又怎么能做到指导人们事先做好正确的调整和安排呢?


  《易经》就是一本以客观事物规律为依据指导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智慧经典。《易经》的价值就在于能够知往察来指导所有人正确有效的追求自己的人生,获取最大的人生成就和价值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