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人们,别干扰“影帝”钟美美同学的表演好吗

 冷暖时光 2020-06-04

最近,一个网名叫钟美美的13岁中学生,因模仿自己的语文老师而一夜爆红。那模仿真个叫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让人一下子回到自己的童年校园生活。

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款老师啊。

钟美美同学被相关部门约谈,删除了所有的模仿秀,注销了账号。但视频秀,还是很珍贵地流传到了更多人的手机里,养了更多人的眼。

相关部门为什么要做这种掩耳盗铃的事,大概是权威受到了挑战,对处于被监督被批评的位置太不适应了。

然而,大家都力赞钟美美是表演天才,既善于观察,又善于表演,电影学院表演系应该慧眼识人,早早地将他收于麾下。

表演我不懂。不懂就没有发言权。我喜欢从内容里捕捉一些信息。关于这视频的内容,我想说一点儿想法。

一、失态的老师

钟美美表演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首先,说明了,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与同学们相处的时间最多,最久,也最为同学们熟悉老师的形象已经深入他心。太熟悉了,所以才有了这些林林总总的素材供钟同学参考,随便拿出一段来,都像。所以,春夏秋冬的季节更迭片断,摔书摔本,维护课堂纪律,批评差学生,监督学生个人形象,吐槽520,甚至接打电话,咳嗽连连,这么多,这么多的场景,在他的还原下,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老师形象蓬勃而出。

语言暴力,摔书本,摔卷子,情绪化自我,讽刺词句,有时候,甚至冷幽默加暴力。我觉得,最伤自尊心的语言就是那三个字,“不要脸”。动作就是摔东西。

不得不说,这话真像是一把利剑,直刺人心。心理素质差的,敏感的孩子,不知道受到的是怎样的打击。

话又说回来,一个班级里,总也有那么一个或是几个调皮的孩子,是故意想要激怒老师,看你表演张牙舞爪,气到乱语的失态。就像他们在家里,故意气自家父母一样。他们的心理素质非常强大,比老师都要好,也比家长要好。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能赢了老师,取得胜利。在老师的气急败坏里,找到自我心理优势。

偏偏,我们有些老师的心理素质不够强大,办法不够多,成绩,考试,纪律的压力又足够大,然后还是直肠子,一气就炸。跟这位老师一样,急不择言,污言秽语也就随口而出了。

对付学生,需要的是斗智斗勇,而不是权威和三令五申。有些话,说多了,也就失了语言的效力。

同样是“不要脸”这几个字,多听了几次,突然也就不那么刺耳了,觉得她是想用这几个字,碾压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这位老师在管理学生上,是没什么新花样儿,也没有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反而是把自己气得不轻。

仅此而已。

所以学生也就失了在意的心理和对其尊敬的意味儿。学生不仅不会改变,反而是变本加厉地,想出一些新招来对付老师。

不管是口出秽语还是摔东西,只会显得老师无力和技穷。

因为被轻易激怒,所以言行失格,因为言行失格,所以失了效力,因为失了效力,所以失了被尊重,因为失了被尊重,所以被学生调侃。

这个道理,不仅适应于课堂,也适应用家庭。

二、尴尬的教育

其实在这些表演里,我们也得到了一些正面信息,只不过,都一闪而过。

钟老师带好几个班,然后,还是班主任和优秀老师。在她的批评里,实际上,我们看到,一个严格的师者,对学生的要求之高,监管之严,对好些事情的正面看法。钟老师除了有些古板,直肠子,孩子气,其他没啥毛病。

现行教育还是单纯的以分数为标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争名校资格,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老师的压力也非常之大,教学任务和管理学生的任务,双管齐下,其中的甘苦,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遇到学生不理解,捣乱,老师铁定是要抓狂,发飙的。

钟美美表演的是片断,缺少了完整的信息,我们只能按自己的意愿拼凑出我们想像的情景和形象。

他们班有学生拿了魔方金牌,她顺便要求孩子用练魔方的劲头来学语文。她可谓是语文坚定的布道者。

她批评浪费粮食的女生,不知道一粮一米的艰辛。后面还说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一定是一长篇大论关于节俭的吧啦吧啦。像烦人的父母。

还有一次,全班考得不错,她也没有得意忘形。轻描淡写里,还是不满意。像不像永远不知足的家长?

钟老师吐槽恋爱,先是告诉学生,QQ里恋爱为啥不屏蔽老师?(这是隐私啊!)。又讲了一个前一天官宣表白,第二天变嫂子的孩子。后面讲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是我,会接着讲正确的恋爱观是什么样子,少男少女要避免哪些恋爱的坑?如何在恋爱里保护自己,等等等等。

当然了,讲这些,是联想到日渐长大的自家孩子,到了需要开始保护的年龄了。这些孩子们喜欢听,也很新奇,但基本属于课堂之外的范畴,传到校领导那里,也保管老师吃不了兜着走。说你不务正业。

所以,这段视频看下来,除了有趣,我同情,也理解老师。

师者,父母心。

做老师的难和做家长的难,是一样一样儿的。

在钟老师这里,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为人母者的拳拳之心,偶尔,还有东北人的小幽默,调侃调调。

对待孩子,我个人,几乎是她的翻版。打骂有时,疼爱也有时。只是因了血源的亲情,即使是急风骤雨,也会雨过天晴。一个娃儿尚且搞不定,更别说一个老师带领的是一群娃儿。

钟老师的言论里,不自觉地,带着为人母者的情绪在里面。显然,她把孩子们看成了自己的孩子。

只不过人太多了,管一个孩子有效的办法,对于群体,往往是无效的,也是无力的。还因为,精力,时间有限。如何高效率地教好语文,是她的职责和工作。所以,她强调纪律,更侧重于语文。

我觉得语文老师更应该侧重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家校的联合,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人才来。

二千多年前的孔子都讲,因材施教。韩愈也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钟老师也一定讲得出这故事。或许,对于成绩好的孩子,钟老师是青眼有加的,也很有办法。但对于各式各样的孩子们来说,她就稍显吃力了。

群体管理的智慧和精髓老师们还真得钻一钻。因材施教不只是说说而已。

教育者,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解惑或许更该成为主题。

如何让孩子们身处各式各样的环境里,始终保持创造性的自我,如何,在纪律与要求里,规范约束自我?如何协调自我与老师,学生的关系,这些也该成为老师的重点。

父母毕竟,还没有开始发合格证嘛。只有寄更多希望于师者。

、尊重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赞许的眼光里,自由生长

记起了小娃喜欢听的一个故事。

一个孩童回家,给妈妈讲课堂上的故事。

妈妈,妈妈,今天,弗兰克睡着了。

哦,你们老师怎么说?

老师说,让我们别打扰他。

妈妈,妈妈,今天弗兰克咬了托尼的鼻子?

哦,你们老师怎么说?

老师说,托尼的红鼻子太像胡萝卜了。

妈妈,妈妈,我能不能邀请弗兰克来我们家玩?

当然可以了,只要他妈妈同意。

好的妈妈。

第二天,弗兰克来了,妈妈才知道,原来,那是一只仓鼠呀。

这样调皮的弗兰克,大家还都那么尊重和喜欢他。因为他与众不同嘛。

为什么,我们能够接纳一个不完美的异类,却非得一眼不差地盯着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不得自由?

教育不是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吗,我们或许,不该要求标准的答案和统一思想行为。

流水线上的人,太没意思了。

我问7岁的娃儿,你为什么特别喜欢陈老师?

她说,她是真心对我好。

哦,你还知道真心?陈老师是怎么真心对你好的?

就是,看着我,认真听我的问题,回答我的问题。

经过我的观察,陈老师是真心对她好。家长在和不在时,对她,都是一样地亲近。

最朴素的,就是真心对待。

只要真心对待孩子的老师,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都会喜欢他。

而喜欢一位老师,才是谈学习,定目标的开始,才是老师尽展才华的开始。

也许你还想看:

“护犊子”这事,得有个度,否则贻害无穷

一起过个儿童节啊!

所谓美好,在于喜欢

离婚冷静期?还是算了吧!

告青年书:沸腾吧,前浪和后浪!

追星的意义,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