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手工业的发展

 人类研究中心 2020-06-05

春秋战国时期,冶铜业、冶铁业、煮盐业、纺织业、木工与漆器制造等手工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青铜冶铸业

商、西周时期青铜的冶铸已很进步,其生产规模之大、冶铸造诣之高,都是惊人的。春秋战国,铜的采炼、铸造又有进一步发展。这时的青铜器,一般以器形大、制作精、种类繁多为其特点。青铜器的用途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青铜工业在社会生活仍居于重要地位。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和山西侯马铸铜遗址的发现,使人们对这时期从采矿、冶铜到青铜器的铸造有了新的认识。

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位于大冶县西约3公里处,"南北约二公里,东西宽约一公里。在柯锡太村,保存有大小不同的数座炼炉,在螺蛳塘边上,出土了十余个饼状铜锭,并发现古井支架,出土木料上千方。在上述范围内堆积大量古代矿渣,约有四十万吨左右,有的地方厚达数米,说明规模大,时间长"。古代矿井有竖井、斜井、平巷、斜巷。考古发掘证明:古代工匠们用木材制成的方形框架作为井巷支护,已能承受井巷外的压力,保证竖井和平巷的通畅,使古代矿工从距离地表40-50米深的矿体中掘取矿石。在采掘过程中已经较好地解决了通风、排水、提升等技术。排水一般是用木制水槽将矿下水引入储水坑(井)内,再用木桶将水经由竖井提升到地面。"当水槽不可避免地穿过提升矿石用的竖井和巷道时,为了不影响采掘和运输,就在水槽的上部覆盖一层薄板,使水槽成为暗槽,此外还有专门用于排水的巷道"。古矿井的提升工作主要依靠人力,但在后期(战国至西汉)的矿井中曾发现木辘轳轴一根,全长250厘米。这一发现说明"后期的采掘工作中已将辘轳用于提升矿石和水。当时,从盲井至平巷,再由平巷经竖井而提至地面,采用分段提升的办法。"同时,还利用井口高低不同产生的气压差所形成的自然风流,促使空气流向采掘方向。总之,从古矿井的竖井、斜井、平巷所采用的支护技术、排水、提升、通风等等措施看,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且规模大,开凿的竖井、斜井多,没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和众多的工匠,是无法办到的。古矿井附近发现的春秋时期的炼炉为炼铜竖炉,经实验证明这种竖炉可以用木炭还原法进行熔炼,而且可以连续加料、连续排渣、连续放铜。

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山西侯马的铸铜遗址,出土了三万多块陶范,能够配合成套,复原器形的约百件,可以辨认器形的有鼎、豆、壶、簋、匜、鉴、舟、敦、匕、匙、铲、钁、斧、锛、刀、剑、镞、鐏、钟、镜、带钩、空首布和车马饰等礼器、工具、兵器、乐器、货币、车马器和日用装饰品等各种器物。三万多块陶范中有三分之一刻有花纹,花纹有夔龙、夔凤、绹索、蟠螭、蟠虺、云纹、雷纹、饕餮、环带、垂叶、贝纹、涡纹等等。这说明铸造青铜器时注意用花纹装饰而使其美观。

春秋战国时期铸造青铜器的技术进一步发展,由于经验的积累,铸造各种青铜器时铜与锡的配合已有一个比例。《周礼·考工记》说: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里的所谓金就是铜,铜锡合金即青铜。所谓"金之六齐",就是区分青铜品种的六种配方之分量,以制造各种用器。所谓"钟、鼎之齐"铜、锡比例为六比一,即铜占85.71%,锡占14.29%。"斧斤之齐"的铜、锡比例为五比一,即铜占83.33%,锡占16.67%。"戈戟之齐"的铜、锡比例为四比一,即铜占80%,锡占20%。"大刃之齐"所需铜、锡比例为三比一,即铜占75%,锡占25%。"削杀矢之齐"铜、锡比例为五比二,即铜占71.43%,锡占28.57%。"鉴燧之齐"铜、锡比例为一比一,即各占50%。杨宽先生认为:《考工记》规定各类青铜器的"铜锡合金的比例是很合乎合金的原理的"。青铜中锡的成分占17%到20%最为坚韧。《考工记》说"斧斤之齐"锡占16.67%,"戈戟之齐"锡占20%,是因为斧、斤、戈、戟都需坚韧。青铜中锡的成分占30-40%,硬度最高。《考工记》中规定"大刃之齐"锡占25%,"削杀矢之齐"锡占28.75%,是因这类武器所需硬度高。青铜中锡占的分量增多,光泽就会从青铜色转为赤黄色、橙黄色、淡黄色。锡占到30-40%,青铜就会变为灰白色。《考工记》规定"钟鼎之齐"锡占14.29%,为了使它能呈现橙黄色较美观,同时也为了能敲出美妙的声音。《考工记》规定"鉴燧之齐"锡占50%,是因为铜镜需要白色光泽。

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墓编钟,有纽钟19件,甬钟45件,楚王赠送的镈一件。经测音知道,"这套编钟系七声音阶,与现代音律相同,它的振动频率也与现代国际标准相近,总音域跨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的音域两端各少一个八度。这套编钟的音色优美,音域很宽,变化音比较完备,能奏各种曲调"。这组编钟的发现,是春秋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成就辉煌的一个生动例证。

《周礼·考工记》说:"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濁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次之,然后可铸也。"这是符合冶金学道理的。在青铜混合熔铸中,首先是不纯物质挥发,所以产生"黑濁之气"。其次,锡熔化挥发,于是产生"黄白之气"。温度再上升,铜熔化挥发,又产生"青气"。到"青气"出现,铜、锡完全熔化,青铜合金冶炼完成,而后就可以铸成器物了。荀子说:青铜器的铸作在于"刑(型)范正,金(铜)锡美,工冶巧,火齐得"。这说明铸范的制作、原料选择、冶铸技巧、火候的掌握等环节都要掌握好,才能铸造出好的器物。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技术的进步,突出表现在以下两项技术的使用上:一项是金银错技术,所谓金银错技术就是在铜器表面上镶嵌金银丝,制成图案或文字。这项技术,春秋中期已出现,当时楚、宋等国的兵器上有错金的美术字。战国初,铜礼器上出现了大片金银错图案,战国中期这种技术不仅用在兵器、礼器上,而且也用在符节、玺印、车器、铜镜、带钩和漆器的铜扣上。二是战国中期以后刻镂画像工艺发展了起来,这种工艺是在比较薄的壶、柸、鉴、奁上制上细如发丝的刻镂画像图画,一般多是水陆攻战、狩猎、宴乐礼仪等方面的图画。这些图画是在铸成器形后,用钢刀刻镂加工制成的。

2。冶铁业

中国的冶铁业西周时就出现了。西周时的《班-》铭文有"-人"一词,可能是冶铁工人。春秋中叶齐叔夷钟铭文中有"余命汝司予莱,造-徒四千",郭沫若认为"-"是铁字的初文或省文。这一铭文记载了齐国在莱地有冶铁的官徒4000,说明齐官府冶铁业规模已经很大。考古学者认为: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井发现的竖炉冶铜技术,为冶铸铁器"提供了直接的基础",春秋时期的冶铁业应"已使用鼓风竖炉"。战国时冶铁遗址出土了鼓风管,燃料则为木炭。

从战国时的冶铁遗址看,规模相当大,铸造铁器时一般多使用陶范等等。如1960年于河南新郑县仓城村发现战国时郑、韩冶铁遗址,出土了大批铸造铁器的陶范、残鼓风管、炼渣、木炭屑。发现的陶范,有镢、铲、刀等器物的内外范。冶铁遗址面积约为2330平方米。l964年至1975年又于河南新城县郑韩故城东城内西南部发现战国时的铸铁作坊,面积40000平方米,掘出残铸铁器炉一座、烘范窑一座和一批陶范及铁器。1977年于河南登封县告成镇古阳城遗址发现战国时的冶铁遗址,出土的器物有:熔铁炉残块、陶鼓风管残片、泥制鼓风管、木炭屑和大量陶范。1961年至1962年在易县燕下都故城遗址发现铸铁作坊遗址三处,其中23号遗址是面积最大的一处,约170000平方米,发现有两块炼铁锅残壁和铸铁遗物多件。1953年在河北兴隆寿王坟战国冶铸遗址出土铁质铸范87件、大量木炭屑、红烧土,还在铸场西1.5公里的古洞沟,发现两个古代矿井,当为铁矿产地。考古发现的山东滕县古薛城冶铁遗址,面积约20亩左右。山东临淄故城遗址发现冶铁遗址多处,其中城西部炼铁遗址,约为40000至50000平方米。

上述大规模的铁器冶铸遗址,应是官府冶铁业遗址。从遗址的遗物来看,所用原料、燃料、鼓风管、炼铸炉等均有,可以看出当时冶铸铁器的景象。从遗留大量陶范、铁范和铸造的铁农具、铁兵器等等看,冶铁业在社会生活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煮盐业

盐是生活必需品,人人要吃盐,不吃盐要生病。《管子·地数》说:"恶食无盐则肿。"春秋战国时,人们已知淹咸菜吃。《礼记·内则》说:"屑桂与薑,以洒诸上而盐之,干而食之。"《管子·海王》说:"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地数》作婴儿)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数)也。"正由于盐是人人不可缺的生活必需品,本地无盐,就得依赖外地供给,所以《管子·轻重甲》说,管仲主张把齐国的盐"粜之梁(魏)、赵、宋、卫彼尽馈(仰赖外地供给)食之国也,无盐则肿"。

盐是民众的生活必需品,有盐不愁没有销路。所以,一些国家出产盐的地区,就成了该国的财源、宝地。如春秋时期,山西解县产池盐,成为晋国之宝。《左传》成公六年载: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之地,沃饶而近盬(盐),国利君乐,不可失也。夫山、泽、林、盬,国之宝也。

春秋末、战国初的猗顿就是靠山西解县的池盐致富的。史籍载猗顿"用盬盐起与王者埒富"。

春秋战国时,齐、燕两国是重要的海盐产地。《管子·轻重甲》说:"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史记》也说:"山东多鱼、盐","燕有鱼盐枣栗之饶"。齐国滨邻渤海、东海,是春秋战国时的产盐大国。《管子·轻重甲》假借管仲之口,请齐君伐薪,煮海水为盐,并说"十月始正,至於正月,成盐三万六千钟(钟,六斛四斗)"。又说:"孟春既至,农事且起。北海之众无得聚庸而煮盐。"这就是说在孟春三月春耕开始后,为不妨害农事,所以禁止雇用民众煮盐。值得注意的是,《管子·地数》也有与此相同的记载。《轻重甲》、《地数》这些文字大同小异而内容相同的记载,可能是根据春秋战国时齐国官方的文件写成的。这正反映了齐国地区煮盐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

4。木器制造业

木工是古代社会中一种很重要的手工业,制造车、舟等交通工具、农业手工业生产工具、建造房屋庐舍和生活用具等等都离不开木工。《周礼·考工记》说:"凡攻木之工七,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轮即造车轮及有关部件;制作轮的木工称轮人,管作车轮之官也称为轮人。"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时"。舆,即车箱、轿;舆人,泛指造车工人。弓,此指造弓的工人。庐,此指造兵器矛、戈、戟柄的工人。匠,此指主管营建宫室城郭沟洫的工人。车,此指造车及农具的木工。梓,此指造钟罄等乐器的架子和造饮器、箭靶的木工。

春秋战国时由于铁器逐渐普遍使用,铁制木工具广泛用于生产,这些工具主要有:斤(斧类)、锯、锥、凿、钻、銶(凿或斧类)、锛等。此外还有规矩。所谓规就是画圆形的工具。所谓矩就是画方形或直角用的曲尺。《荀子·不苟》说:"五寸之矩,画天下之方也。"绳,弹直线用的墨绳。悬,测量垂直线用的悬。水,测量水平线用的工具。

这时还发明了一种叫"檃栝"或"榜檠"的矫正木料曲直的工具。

其办法是把木料经过蒸煮放在檃栝中,经一定时间把曲木压直或把直木压曲,以适合制作的需要,并防止以后变形。《荀子·性恶篇》说"故檃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者。"枸,同"钩";枸木即曲木。《荀子·大略》说:"乘舆之轮,太山之木也,示(置)诸檃栝,三月五月敝而不反其常。"

木工生产时,每一工序、每一部件,都使用专有工具,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墨子·法仪篇》说:"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度),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圜以规,直以绳,正以悬,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已,故百工从事,皆有法度。"《荀子·儒效篇》也说:"设规矩,陈绳墨,便用,君子不如工人。

春秋战国木工的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著名的公输班就是其杰出的代表。《墨子·鲁问篇》载: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乃)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鉤拒之备。退者鉤之,进者拒之,量其鉤拒之长而制为之兵。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斵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於人谓之巧,不利於人谓之拙。"

这里所说的公输班,是鲁国人,所以也叫鲁班,是战国初期的著名的木工,手艺高超,他"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模拟飞行器或曰滑翔机。由于他的木工活技巧惊人,被后世尊为木匠的鼻祖。

5。纺织业

春秋战国的纺织业,有丝织、麻织、葛织。

中国的蚕丝历史是很悠久的。《诗经》中有关桑的记载就很多,有些诗可能反映春秋初期和中期的情况。从《诗经》中可以看到,桑不仅在房前屋后种,而且有大片的桑林,如"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这首诗说明"十亩之间"和"十亩之外"都种着桑树,桑林的面积是很大的。战国时期随着个体农民的广泛出现,房前屋后种桑的个体种桑业大为发展。《孟子·梁惠王上》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说:"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从当时丝织业看有官府丝织业和民间个体丝织业。当时,齐国以丝织业发达著称。《史记·货殖列传》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尚书·禹贡》云,兖州"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注云:地宜漆林,又宜桑蚕,织文锦之属。青州"厥篚-丝",所谓-丝即榨蚕丝;徐州"厥篚玄纤缟"(玄,黑色丝织物;缟,白色丝织物;纤,细也),说明兖州(今山东西北和河北东南)、青州(今山东泰山以东地区,即齐国地区)、徐州(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安徽北部)都是丝织业发达的地区。《禹贡》一般认为系战国人所作,其记载反映着春秋战国时的丝织业发展的情况应无疑。《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9年)吴公子季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麻布)衣焉"。这说明春秋时期吴、郑两国丝、麻织物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公元前476年)卫国爆发了织、染、缝纫三种工匠起义,这说明春秋末卫国纺织、染色,缝纫手工业已有相当可观的规模。战国初期,吴起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出之",说明那时我国已出现了控制布幅宽度的织筘。1957年,长沙左家塘战国楚墓出土了"对龙对凤纹锦",表明战国时已出现了较复杂的动物纹提花技术。《荀子·箴(针)赋》总结了战国末以前的刺绣、缝纫技术,当时用铁针代替竹针,可绣出复杂精致的花纹。

春秋战国丝织品主要供统治阶级享用,劳动人民衣着主要是麻、葛。

麻主要有两种:一种称枲,是生产纤维的主要原料,这种产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北部、西部;另一种叫纻,纻生长于南方。麻、纻收获后,必先在水中浸泡,叫做沤麻,而后才能剥取纤维,制作麻布。《诗经》中说:"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纻。"麻之外的,另一种主要纤维作物叫葛,葛是一种野生植物,多生于潮湿的河边与沼泽之处。葛的纤维可织为絺、绤以作夏服。葛需用镬煮,方可剥取纤维。"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毛传》云:"濩,煮之也。精曰絺,粗曰绤。"葛除织作衣料外,穷苦民众可用作制屦,所以《诗经》中云"纤纤葛屦,可以履霜。"麻、葛的生产在春秋时期,已有规模性的生产。《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等记载,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献"弱于罗兮轻霏霏"的高级葛布10万给吴王夫差,说明那时越国的葛布织造已有较大规模,并有相当高的织造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染色业的水平已很高。《尚书·益稷》载:"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注解云:"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这说明春秋战国以前就会把织物染成五颜六色了。《周礼·考工记》载,周代设叫"染人"的官,"掌染丝帛"。要把丝绸染成五颜六色并不容易,因为要经过脱胶处理,丝纤维才能染上色。生丝脱胶主要是因草木灰等泡制的碱性液汁浸泡,计7天7夜,日晒夜露,直到把丝纤维上的丝胶和其他杂质去掉,使丝纤维柔软并易于染色。《周礼·考工记》载把楝木灰和蜃哈烧成的灰(含有氧化钙)等碱性更强的物质,和水成浓浆,用来浸渍绸坯,也是反复浸晒7昼夜才完成,以便脱膠,利于染色。这说明春秋时已出现了化学脱胶练丝的方法。

染色时如用一种染料染色,织物浸染一次,色光就会加深一些,每染一次,色就变一次。另外,已能利用红、黄、蓝三原色,套染出五光十色来。在织染时,工匠已能掌握各种颜料的性能和配合比例,知道使"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据说三次入染成纁(浅绛色),五次入染成緅(赤黑色),七次入染成缁(黑色)。《吕氏春秋·六月纪》说:"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忒,黑、黄、苍、赤,莫不质良,勿敢伪诈,以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级之度。"这说明当时的染色技术已相当高超。

春秋战国时,齐国及附近地区善于染色,与齐邻近的莱地出产用"茈"(紫草)染成的叫"练茈"的紫色丝织品,还出产一种叫"-(紫青色)绶"紫青色的丝带。莱地的这两种特产已成为行销于其他国家的商品。

春秋战国时统治阶级往往用衣服的颜色衣料区分贵贱等级,对着色十分讲究。《诗经》和《论语》中的记载反映他们穿衣服时,羔羊皮配黑色丝绸做皮衣,麂皮配白色丝绸,火狐皮配黄色丝绸。而罪犯则穿赤铁矿赭色石块染成的"赭衣"。

6。漆器制造业

战国时,以漆漆物的工艺已很进步,漆器已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的生活用器。以漆漆物的工艺当时叫"髹漆"。髹漆,当时多赤黑色,所以对《周礼·春官·巾车》"髤(髹)饰"一词,郑玄注曰:"髤(髹),赤多黑少之色。"不过战国时,漆的颜色已有黑、朱、紫、黄、白、绿等十多种。漆器的器物有杯、盘、矮桌、奁(放梳妆用品的器物)、弓、盾、戈柄、戟柄、箭鞘、棺等等。漆器上往往有用色漆画成的各种图案。漆器工艺的进步突出表现在金铜扣漆器的出现方面,所谓金铜扣就是漆器的边缘有镶金边或铜边的。制造漆器木胎的技术也有进步。战国早期到中期木胎厚重,在这种精雕木器上加以彩漆。战国中期以后,木胎变轻巧,有时用薄木卷曲成胎,或外贴麻布,再加以彩漆。从考古发掘的实物看,漆器较多地出土于战国的墓葬中,出土的器物图案有龙凤云鸟纹,几何纹、狩猎图案等。战国时漆器制造业的进步,为汉代漆器的制造和使用奠定了基础。

除上述几种主要手工业外,其他手工业部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如皮革工业,皮制品一般用牛皮、羊皮、狐皮,甲则用犀皮、兕皮、鲛鱼皮制。皮制品缝的线要藏在皮革里,使之结实。皮革在洗濯后要搽油脂,使之柔滑美观。战国时出现了人造琉璃(玻璃)制品,有琉璃璧、琉璃球。制陶业、酿酒业也有突出进步。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的进步是巨大的,为以后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