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挥比较优势 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百草园7 2020-06-05

戴宾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易淼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西部论坛》常务副主编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有利于重庆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重庆该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本报记者专访了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教授和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西部论坛》常务副主编易淼。

抢抓机遇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重庆日报:您所理解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是什么样的?

戴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应当具备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拥有较高等级的综合交通枢纽。一方面,至少是有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干线交汇,特别是水路、铁路和航空三种运输方式干线交汇,交通网络体系较为完整。另一方面,在国家运输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即应该是这些运输方式的国家级枢纽。二是交通运输功能成为该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强大的人员和货物到发与中转、货物仓储功能和物流中心功能。同时,依托交通枢纽形成较为强大的枢纽经济,包括临空经济、临港经济和临站经济。三是拥有重要的对外国际大通道,成为国内外人员和物资进出该地区的必经之地。四是有较为广阔的腹地,也就是其物资集散的范围能够覆盖到一国甚至多国的广大地区。

易淼:门户是一定空间场域的进出要地,枢纽是事物或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是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起到重要联通作用的中心城市,是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形成的高层级城市。作为国家推进对外开放和融入全球化的窗口和名片,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应具备包括区位优势显著、通道建设完善、制度环境良好、产业基础厚实、经济辐射强劲等在内的诸多特征。同时,相较其他一般城市而言,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应该有更宽的视域、更高的站位、更强的使命。这也意味着,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需要更全面的考量、更长远的规划、更精细的管理。

重庆日报:在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方面,重庆有哪些优势?

戴宾:首先,重庆是长江干线上游最大的港口、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在历史上就是成渝地区重要的对外运输通道。长江是全球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通航河流,长江的走向也与我国东西向的经济联系方向相一致,内河运输运量大、运价低的特点使得重庆成为西部内陆地区东向铁公水联运、通达全球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其次,重庆是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交汇地,既是西部地区向西向南的陆路门户,同时也将中亚、欧洲与东南亚连接起来,在沟通连接欧洲、中亚与东南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此外,重庆的航空运输也较为发达,截至2019年底,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开通国内外航线366条。年旅客吞吐量达4478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41万吨,年飞机起降31.8万架次,年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实现15.86万吨。随着重庆第二机场以及货运机场的兴建,重庆在全国和全球航空运输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易淼:在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方面,重庆主要有如下几大优势:一是对外开放区位优势。重庆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明显。二是产业基础优势。重庆近年来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中高端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势头强劲。三是对外贸易优势。近年来重庆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实现对外贸易稳中有进,2019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了11%,其中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幅很大,分别为43.2%和32.1%。四是开放通道和平台优势。重庆已经打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同时拥有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已经构建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开放平台体系。

提档升级 做强做优开放平台

重庆日报: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重庆该如何推动开放平台提档升级?

戴宾:对外开放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以及进口商品展示交易、跨境电商国际合作、加工贸易转移承接等都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也是重庆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重要支撑。重庆推动开放平台提档升级的重点应当突出这几个方面。尤其是要重视对外开放口岸的建设和提档升级。重庆地处我国西部内陆地区,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开放口岸在重庆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口岸建设和提档升级事关重庆今后一段时期内陆开放经济的具体走向和可持续发展,因而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大力拓展各类功能性口岸。

易淼:重庆要进一步聚焦大平台打造,有效推动各类开放平台提档升级,进而优化开放平台体系。一方面,重庆需要大力建设引领性开放平台,特别是进一步夯实开放平台体系的三个核心支撑,以更高标准实施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以更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以更高质量发展两江新区。另一方面,重庆需要进一步明确开放平台体系中各类开放平台的功能定位,消除开放平台同质化竞争,有效促进产业集聚平台、口岸保税平台、制度创新平台的错位协调发展,健全联动机制,释放联动效应,更好地实现各类开放平台互为支撑,推动各类开放平台提档升级。

重庆日报: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重庆该如何完善开放经济体系?

戴宾: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营造更加良好的国际营商环境,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全方位的开放合作,推动要素、商品与服务更加自由地跨国界流动,实现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二是要着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产业体系,充分发挥重庆在汽车、摩托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方面的产业优势,瞄准前沿新兴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形成产业核心竞争优势;三是要将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注重建立起具有优势的本土分工体系。

易淼:一是完善开放型产业体系。重庆应继续推动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和高端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有效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参与层次,全面完善开放型产业体系。二是完善开放型金融体系。重庆应围绕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积极推动跨境融资和新型金融发展,不断强化金融体系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区域辐射能力。三是完善国际化营商制度体系。重庆应坚持问题导向,锁定国际化营商制度短板,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以针对性的制度供给不断完善国际化营商制度体系,进一步打造优良的国际化投资生态和营商环境。

深化合作 助推成渝两地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重庆日报:成渝两地该如何深化合作,在建好“经济圈”的过程中推动两地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戴宾: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推动双城经济圈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是成渝两地共同肩负的责任。一是要共同探索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经验,在对外开放的理念、体制机制、政策以及具体做法方面争取有更大的突破。例如,重庆、成都可以借助中欧班列,在好的经验和做法方面相互借鉴和通用,通过模式共建、规则共建探索创新出更多新做法、新经验,增强中欧班列(成渝)在海外的议价能力和对国际市场的应对能力,共同打造我国中欧班列的区域中心。二是要联手强化对外通道建设,包括空间通道、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建设。同时,要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成渝航空运输体系统筹,实现成渝机场群与双城经济圈联动发展,建成世界级机场群。统筹长江上游港口分工协作,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统筹规划国际多式联运集疏系统,打造内陆铁公水多式联运国际大通道。

易淼: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为成渝两地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战略背景和有利的政策场域。推动成渝两地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成渝两地要进一步促进城市分工优化,充分发挥各自的开放优势,有效整合对外开放资源,协同开展对外开放重大体制机制创新,提升联动开放质量。二是成渝两地要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的开放引领作用,引导周边地区深度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国际大通道,进而为自身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获取到更广泛支撑。三是成渝两地要突出重点、扶优做强,进一步共同完善中欧班列铁路运输协调机制,齐心打造中欧班列品牌,提升以重庆、成都为起点的中欧班列的运营效益和品牌影响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