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行员工“不知违法”贩卖客户信息年入30万银行如何重获用户信任?

 gzdoujj 2020-06-05

近日,江苏淮安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重大信息泄露案件,抓获26名犯罪嫌疑人,涉及金额达2000多万人民币,涉及居民信息达超过50000条。据警方介绍,该犯罪团伙利用贩卖银行客户的个人信息给诈骗团伙和其他机构进行谋利。据媒体报道,该案涉及9个省份,公安部列为部督专案。去年6月,有人在网上通过聊天软件公开出售银行卡相关资料,包括银行卡对应的卡主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余额甚至交易记录,引起了警方注意。值得注意的是,仅靠此项黑色收入,这名银行员工一年就非法获利超过30万元。该员工还表示,自己售卖个人信息的做法确实违背了银行的规定,但并不知道这种做法会违法。

淮安警方认为,犯罪团伙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获取到如此大规模的公民个人信息,推断案件中可能有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为了获取信息,该团伙买通了当地建行的一名内部员工,以每条80-110元的单价从该建行员工手中购买银行客户的资料。据了解,在此案中,一名“中间人”通过QQ群等渠道发现倒卖个人信息可以获取高额利润,希望以此牟利。此后,该“中间人”便找到前述建行员工达成“合作”协议。双方约定,银行员工每提供1条用户的身份证、电话号码、余额和交易记录等银行卡相关信息,便可得到80-110元不等的报酬。仅凭这一黑色收入,该名建行员工就可年入超过30万元。

近年来,银行员工未能抵挡住诱惑,利用职务之便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案例屡见不鲜。2019年3月,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时任浦发银行电销中心业务主管杨某,利于职务上的便利,将工作期间获取的客户个人信息20余万条,非法提供给山东星耀君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用于电话营销;该公司员工在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后,转卖给李某2,后者又将个人信息贩卖给陈某1实施电话诈骗。

无独有偶,据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披露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原中国银行无锡分行职工唐某利用工作便利,将其在银行工作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的5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电子邮件非法提供给许某,后者利用获取的信息从事非法活动。

频繁发生的客户信息泄露事件也给相关部门的监管敲响了警钟。近日,公安部表示,自2016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1.7万余起,抓获各行业内部人员3000余名,发现并通报一大批涉及金融、电信等重点行业信息系统及安全监管漏洞,打掉了一批非法采集、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公司,并建立了跨部委打击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违法犯罪长效机制。

未来,掌握着大量客户资金信息的金融机构,更需要建立相关的防范机制,进一步规范内部员工的行为,对自身信息安全系统加以完善,才能重新赢回客户的信任。

(李仁俊  整理)

【参考资料】

1、新浪财经:《建行员工贩卖客户信息年入30万!漏洞迭出的银行何以赢回用户信任?》:http://finance.sina.com.cn/jinrong/law/2020-05-21/doc-iircuyvi4331793.shtml

2、腾讯网:《江苏建行员工贩卖客户资料,一年牟利30万!被捕称“不知违法”》:https://new.qq.com/rain/a/20200522A0QQZ8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