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家思想,不是主流思想,却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

 零壹贰012 2020-06-05

导语:伴随着基本整个封建王朝兴衰的儒家思想,从汉武帝时期真正的成为了社会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也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之中脱颖而出。但是其实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多思想流派,并没有一个优劣之分,不能因为儒家成为了千年的主流思想就证明它是最优越的,因为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的不同,主流思想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儒学纵使适合大部分封建社会的发展,也有不适合的时候。而真正地成为古代国家意志的思想,除了儒学就是法学了。法家学派的思想看起来更加贴近如今的治国理念,但是为什么法家却没能像儒家一样占据思想的主导位置呢?

法家理论的应用

要想了解法家在古代社会当中的影响和作用,首先要知道,法家不是因为不能对国家起到作用而被儒家比下去,其实法家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运用的十分广泛,可能法家没有孔孟这样的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圣人,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哪一个不是在各国作为灵魂一样的存在。

管仲,推动齐国走向霸主地位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就是他的管仲改革让齐国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就是法家的典型代表人物,象征着法家的改革思想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法家思想,不是主流思想,却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

管仲画像

还有秦国商鞅,是法家在战国后期的优秀代表,他积极辅佐秦孝公,主持了商鞅变法,制定法律,严格执行,让秦国上下焕然一新,主张重农抑商,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总而言之他的变法成为了奠定秦国统一六国的基础,包括秦朝建立后的李斯,也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之一,都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毫无疑问,法家是最适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环境的学派,也确实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受重视的流派,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并不受重视,真正地等到了儒学的春天要在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之后了。

先进的法家思想

而法家的历史其实比儒学的历史还要悠久,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一个国家无论如和都离不开理法条规,所以只要有人的聚居,就少不了理法,法家的生存空间是非常大的,这也造就了他的历史悠久的特点。很多流派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源远早于其他流派的法家也和这些才创立地思想流派一起慢慢地趋于成熟,虽然如此,法家却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酝酿。一直到战国末期韩非子整合法学,作为法学的集大成者才见证了法学的成熟和完善。

法家思想,不是主流思想,却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

韩非雕像

在世界观上,法学是最科学的,带有朴素唯物主义想法,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有这样较为科学的认知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法家积极入世,向来就是为了投身政治而发展,核心思想自然和'法'分割不开,提倡以法治国,这和现在的治国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见当时法家思想的先进性。

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广受应用,主要还是因为其对等级的弱化。众所周知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是周朝的没落贵族,他建立的儒学一直倡导恢复先秦贵族秩序,就是再建分封制和宗法制,因此儒学带有浓浓的阶级色彩。

法家思想,不是主流思想,却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

孔子画像

但是法家就倡导一切以法为重,不问出身,极大地削弱了贵族政治对社会的影响,让更多的平民能够参与进国家大事,'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的思想就是出自法家,这样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公平,更易获得人民的认可。而且法家希望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是春秋战国时期最需要的。

当然了,法家以严苛,酷刑等关键字闻名,也带来了不好的形象,只是在那样动荡的年代,这样强制的手段显然比无为而治和以仁治天下更加适合,不是更好,而是更适合。就像西汉开始的社会以后都适合儒家思想指导一样。

儒家和法家的融合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算是彻底落幕了,但是各大流派却没有被消灭,它们或许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中国古代强调以德治天下和以法治天下结合,董仲舒开始后的社会道德,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成为了评判一件事情和人的主要标准,渐渐地成为了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不遵守的人就要按照犯法处置,在处理一些案件的时候也会着重考虑仁义之道,但是法学是否就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毫无用处?

法家思想,不是主流思想,却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

董仲舒画像

在儒学成为社会主流之前,法家已经帮助中国古代社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也较为完美的切合了封建制度,那时整个国家治理已经离不开由法家创立,建立的各项制度和体系,这个时候儒家的独尊是否需要推翻法家建立的一切体制呢?

当然不可能,有一个词语叫'外儒内法',表面上是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真正在指导政治体制运转的却是法家思想。当然了其中肯定有儒家思想,两者相互交融,缺一不可,是经过儒法合流后,形成的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了封建社会末期,时至今日都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法家思想,不是主流思想,却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

董仲舒画像

儒法合流,离不开法家的儒家化,儒家的法家化两个步骤。法家儒家化,指的就是在法学基础上,以儒学的思想知道立法,创立制度等各项工作,儒家法家化就是在推行礼制的时候强调法制的重要性,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舍。可以说法家思想从来就没有从社会主流思想当中被驱逐,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仍然存在着。

但是为何法家思想明明比较切合国家的治理何运营,却只能融入儒学才能使用呢?儒学强调仁义礼智信,而法家强调严苛法律,法家大多都是比较重刑法的,因此产生了重刑主义,法家思想认为所有的不规范行为都能用酷刑来约束,看以法家为主导思想的秦朝就知道,过于苛刻的刑法致使名声哀怨,因此才需要法家儒学化。

法家思想,不是主流思想,却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

韩非画像

而中国古代千百年来,其实一直都是和平的时间占多数,因此才会出现这样儒法合流的情况,为的就是让法家更好的适应太平盛世时期。所以说,法家和儒家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只是思想上的差异,更何况后来占据主导思想的儒家思想并不是单纯的孔子创立的儒学,而是融合了其他流派思想中的精华部分才成为了能够延续千年不断的主流思想。

儒家的成功离不开法家,法家也没有完全败给儒学,它只是换了种形式继续为封建社会服务。而同样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儒法两家思想能够互相融合,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思想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部分,思想的包容性让儒学和法学都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总结:法家在春秋战国和秦朝都占据着主导位置,它完美的抓住了当时的社会弊端,并能够针对性地用或是变法,或是改革的措施来掩盖这些社会弊端,因此才能够促进那个时代的发展。但和平时期,法家的极严酷刑就不适合国家的发展了,它必须做出改变,把自身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部分放弃,融合更适合的部分进来,这个时候入学就是最好的选择。其实法家的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不比儒学思想低,两者都是古代封建社会的灵魂思想,只是专注的领域不同。儒家思想在社会教化上确实是法家所不能及,但是法家的改革,构建的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更是一个国家运营的灵魂,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