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东之行之七

 Bridgel1kf9xmv 2020-06-05

   离开佩特拉城堡,我们一路狂奔,想在太阳下山前赶去一睹“月亮谷”的风采。汽车在崎岖且高低起伏的道路上疾驶,远处的沙漠荒滩依然宁静,但天空却十分绚丽,原本已经千姿百态的大团云朵,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无尽的色彩,云层稀薄之处落日穿云破雾,放射出万丈光芒撒向静怡的沙漠荒滩。当最后一缕夕阳的余晖消失在地平线时,我们未能如期赶到“月亮谷”,这成为本次出行的一大缺憾。 也不知今生是否能有机缘能见月亮谷了。

次日我们按计划来到红海北端的亚喀巴湾,这里是西奈半岛以东的一处红海海湾。红海是位于阿拉伯半岛与北非大陆板块之间的一片狭长的海域,研究证明距今300万年前,非洲及阿拉伯两侧大陆隆起部分的岩石基底部发生了地壳张裂,来自南部印度洋的海水经曼德海湾乘虚而入,在裂缝处形成了一片浅海。随着红海的沉积环境不断而强烈的变化,海底缓慢地扩张,海水不断补充进来,古老的大陆岩石基底被逐渐推向两侧,就形成了嵌入两侧大陆架之间狭长的海域(图1)。由于红海受北非和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干旱气候的影响,造成此处海水很高的年蒸发量。所幸的是来自曼德海峡东部的海水通过亚丁湾水道不断地为之补充海水,才使这片处于沙漠包围之中的宝贵的红海不会干枯。
乘坐着当地渔民的观光船,我们沿着红海亚喀巴湾的沿岸南行。放眼望去,湛蓝色的海面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白色波光,海面狭窄之处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岸埃拉特市区高低错落的白色建筑(图2)。行不多时我们来到了一片浅滩,透过船底的观光窗,清澈的海水下起伏的海底礁石表面生长着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珊瑚,在经过海水折射的阳光下随波荡漾的珊瑚更显得璀璨夺目。不时会有五颜六色的鱼儿穿梭在其中,搅起一串串气泡和漩涡,共同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让人乐而忘返。难怪有人愿以一生相许,永远守护着这样的珊瑚礁。
离船上岸,沿着沙滩中铺就的石板前行,很快便进入白色沙地的包围之中。岸边的棕榈树在烈日下显得无精打采,散落分布的遮阳伞也是毫无凉爽可言。尽管不远处湛蓝的海水魅力依旧,但环视周围俨然已是沙化的环境,让人惊叹大自然的诡异,这么丰富的水资源难道就不能给岸边的陆地植物一点点滋润吗?!(图3)
顺利通关返回以色列后,次日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开始向著名的死海进发。妞妞为了此次死海之行,早已制订了整套旅行攻略,死海游泳的装备、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以及酌情选择浴场等等一应俱全。
死海,又称盐湖,是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内陆盐湖,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水域,在海平面以下约400公尺。1967年后以色列占领了死海的整个西岸,东岸则是约旦王国。汽车沿着以色列境内的死海西岸行驶,渐渐的路边显露出堆积如山连绵不绝白色盐类物质,这些是自死海中提取的氯化钠、硫化氢以及钾、锰、镁、溴等化工原材料。死海的含盐量高达33%,是一般海洋的8.6倍,海面下越深含盐量越高,接近于海底处有饱和的氯化钠沉淀。高盐浓度使得水中和岸边的动植物无法生存,死海因此得名。(图4)
接近黄昏时分,终于到了设施齐备的死海收费浴场,不过这里已经打烊了。好在不远处还有一个自由海滨浴场,总算不虚此行。停车入位后,办了简单的手续,我们就以极快的速度换上泳装,跑向死海。来到岸边,一眼就能看到沿岸的岩石表面覆盖着厚薄不一的包壳般灰白色结晶体,想来这就是冲上岸边的海水留下的盐类沉积物。按照妞妞的嘱咐,为了保护眼睛我们带上防水镜,缓缓地步入这享誉盛名的死海,然后小心翼翼地仰面躺下,不出所料,身体被海水轻轻托起,我开始慢慢地在水面上滑行,不过很快就感到皮肤有点点的烧灼感和刺痛,这大概就是高盐浓度海水的作用吧。(图5)
沿岸的浅水区不少游客在悠闲自得地享受大自然这份慷慨而奇异馈赠,也有不知情者竟敢在水中嬉戏,带来的是盐水对眼睛无情地报复。因此,在此戏水必须心怀敬意、谨慎而行,万不可造次,触犯大自然的天条。远处的死海宁静而深邃,呈现一片神秘的灰蓝色。放眼望去,水面上唯一一只小船在浅水区外围滑行,这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用于保护游客安全的仅有船只。除此之外,死海水面上看不到一船一帆,皆因海水中高盐浓度的腐蚀作用导致船只无法航行。(图6)
神奇的死海使我不得不去探讨它的成因,有关死海的成因在地质学界至今存在分歧。古老的假说认为,它是红海断裂带或是东非大裂谷的延续部分,向红海一样来自南部的海水挤入两侧大陆板块之间的裂隙形成的。较新的认识是大约在300万年前,约旦河、死海及阿拉伯干河反复被淹没在地中海海域中,狭窄弯曲的海湾通过耶斯列河谷与地中海连通,这些流域的水流随着常年的气候变化来去匆匆,死海水域因其地势低洼而渐渐沉积了厚厚的盐层。大约在200万年前,地中海南岸的陆地上升,以致海水不能再流入死海裂谷所在的位置,死海因此断绝了与地中海的联系成为现今的内陆盐湖。这两种理论都支持死海是海的残迹。由于没有源源不断地海水补充,加之其地势低洼,常年高温干旱导致其很高的年蒸发量,即便有北来的约旦河水的注入也是收不付出。这样的地质气候条件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导致死海最终从地球上消失,留下一片盐碱地。
能在有生之年亲眼目睹死海的风貌,尝试在死海中浮游也算一件幸事。只是心中略有遗憾,这里多需要有一片长久而广阔的水域与干旱的陆地相伴呀。据说当地的政府正在想方设法去挽救死海,使之能长久地保留下来。(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