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性国服为何是旗袍,不是汉服?

 啲咁细粒 2020-06-05

如果问女人穿什么服装,最让人感觉身姿曼妙、婉约妖娆, 旗袍绝对算一个,因为,它真的修身啊。

客观地说,仅就衬托女性身姿来说,排第一位的, 除了旗袍,还有谁?

此外, 刘涛、 金星、 迪丽热巴、 唐嫣、 倪妮等人,也都是旗袍的粉。

而正是由于各位大腕儿在国际舞台上不断穿旗袍亮相,以至于在国际场合,很多人认为: 旗袍=国服

但是,很快就有人说了: 旗袍是满服改良而来的,哪里有资格当国服?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春秋左传正义》。我想这一句已经能说明很多东西了。汉服的美毋庸置疑,几千年来都是华美的象征。它跟中华文化一样声名远播,所以,日本,韩国,越南等才纷纷效仿。和服,韩服,越服都有很多汉服的影子。除了美之外,同样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礼仪文化。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汉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从商周以来便是礼仪衣冠体系,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我们是礼仪之邦,礼仪当然是不可缺失的。我们也是衣冠上国,所以汉服也是应该保留的。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1925年开始流行,1929年被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50至70年代受冷落,80年代复兴,1984年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唯一跟国服沾边的是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服制条例》中,规定公务人员必须穿着 中山装、 旗袍等国服。

旗袍,顾名思义,很多人想当然认为,这宝贝当然就是旗人的袍子嘛,这也是旗袍没资格当国服的一大争议。

我们先来捋捋旗袍和满清的关系。

《辞海》是这么解释的: 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

但对此,很多名家就提出了质疑,比如: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周锡保先生就认为旗袍即是从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发展而来。王宇清的《历代妇女袍服考实》 ,就认为旗袍可以远溯、唐、、明时代中国妇女所穿的袍子,并不是只有在清代旗女才穿袍服。

至于其他学者的观点:“民国旗袍虽然具有类似于旗女之袍的形式,却不再具有旗女之袍的涵义……”

卞向阳《论旗袍的流行起源》 则认为: 旗袍是中国马甲和西方长裙“杂交”结合的优良品种民国时代的曹聚仁、李寓一等人,则认为 旗袍源自袄裙。此外,还有认为旗袍来源于——民国先生们穿的长衫。

为啥非要加个“旗”字?坦率地说,这是一种习惯使然: 毕竟满清王朝统治中华大地将近三百年,要说没影响——那才是鬼话。穿袍服几乎成为男性的专利。

自汉至清,汉族女子通常穿的都是“上衣下裳”的“两截衣”,而清代的满族女子则习惯穿连体的“通体袍”。视为封建礼教迫害歧视女性罪证的《女儿经》中就曾写到:“为葚事,两截衣,女人不与丈夫齐;百凡事体须卑顺,不得司晨啼母鸡。”

张爱玲《更衣记》则明确指出:“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她们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可是四周的情形与理想相差太远了,羞愤之下,她们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将女人的根性斩尽杀绝。

“因此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当时北京的报纸载文:“如今的女子剪发了,足也放了,连衣服也多穿长袍了。我们乍一见时,辨不出他是男是女,将来的男女装束必不免有同化之一日。”

也正是这个习惯,民国风满满的连体式女裙,也就被连着称呼为“旗袍”了。

换句话说,“旗袍”也就是一种习惯称呼而已。旗袍和满清, 顶多算是有点关系吧,至于直接渊源嘛——还真算不上。

有人说旗袍的美在于 惊艳桃李,有人说它的美在于 复古经典,也有人说它的美在于 性感诱惑

这些说法——都对。

因为旗袍与它的诞生地上海有分不开的关系。

20世纪初,素有古典与前卫结合部的上海,接连受到海外时尚的冲击。

上海的裁缝们,在吸纳时尚、保留经典方面煞费苦心,将西式时装的裁剪手法、设计理念等诸多元素注入了旗袍之中,最终形成了: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窄的新式旗袍。

这种修身、掐腰的设计,使得旗袍与人体之间的空间压缩到尽可能小,紧紧包裹在旗袍里的女人,更像一支含苞待放的花蕾。

虽然这种整体紧身、开叉外露的设计,已经区别于流云飞袖的传统服装,但是透过旗袍的炫彩、流光,我们仍能深切感受到 含蓄典雅、温婉妩媚的东方韵味。

岁月流年中,深谙流行之道的私家裁缝,剪裁出了一个时代的时尚魅影,旗袍成为中国风情的经典缩影。

“解释春风无限恨,名花倾国两相欢”。《色戒》中的 汤唯,《花样年华》中的 张曼玉,《金陵十三钗》中的 秦淮名妓,尽显东方经典之美,堪称旗袍与影片的互相成全。

有着东方韵味,又兼具西方的性感,中国旗袍在世界的接受度上,算是最高的。

就连很多欧美明星,都在公共场合身着旗袍,比如:伊丽莎白·泰勒帕丽斯·希尔顿凯莉·米洛艾玛·沃特森珍妮弗·洛佩兹比约克滨崎步……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瑞典女运动员出场服装选用的就是中国旗袍,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现总理李显龙父子的夫人,也都以旗袍做为礼服。

旗袍,堪称服饰审美上较为成功的 东西合璧产物

近年来,伴随民族复兴,汉服复兴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随着汉服运动的兴起,自带仙气的汉服越来越贴近我们,其更加古老浓厚的东方韵味,也是“渐渐熏得游人醉”。

汉服的历史更加悠久,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到明朝末年近4000年的历史!要注意的是汉服并不只是单指汉朝的服饰,其实,不论是周朝,秦汉还是唐宋明,这些朝代的服饰如今都统称为汉服。这几千年来汉服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特色的服饰,但基本的特征还是比较稳定的。

那么汉服呢?“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春秋左传正义》。我想这一句已经能说明很多东西了。汉服的美毋庸置疑,几千年来都是华美的象征。它跟中华文化一样声名远播,所以,日本,韩国,越南等才纷纷效仿。和服,韩服,越服都有很多汉服的影子。除了美之外,同样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礼仪文化。

到了今天,到底是汉服更美,还是旗袍更靓,窃以为, 汉服是汉民族服饰, 旗袍是近现代服饰,“燕瘦环肥”各有千秋。

只是,为什么汉服不是国服呢?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汉服在清朝的时候,断层了,至今300余年。以至于在前几年,很多人都不知道有汉服的存在。还发生过很多张冠李戴的事情,比如把汉服当成和服或者是韩服。

我们不否认汉服成为国服,但是也不要过度去喷旗袍,因为只是不同时期的审美变化的产物。

与其去黑旗袍,说旗袍的紧身、露大腿等与传统中国的审美不相符,不如多关注一下因为旗袍在国外给中国带来的文化影响力。

至于某些网友口中的所谓民族感情,其实,就像“老婆饼里没老婆,夫妻肺片里没夫妻,狮子头里没有狮子”一个样, 旗袍里面也没有旗人、满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