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市出台降噪十条规定 加强夜间施工噪声执法管理

 品雅阁PYG 2020-06-05

很多市民经常抱怨晚上睡觉的时候外面却机器声轰隆隆,施工的大型机器噪音直接扰民,令人感到无比的烦躁,近期武汉市出台降噪十条规定,加强夜间施工噪声执法管理,这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确实是福音。

江城建筑工地复工复产,促进了经济复苏,但相应产生的噪声,也搅了工地周边部分居民的清梦,噪声投诉出现反弹。

2020年5月26日,武汉市建筑施工整治专班出台降噪“十条”铁规,加强夜间施工噪声执法管理,服务复工复产企业和居民。

0.jpg

2018年,武汉市为让居民睡个好觉,作为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武汉城管通过一年的治理,噪声投诉下降了近50%,每月投诉不到100起。

今年1月,受疫情影响,建筑工地停工,无噪声投诉。4月8日,江城重启后,建筑工地陆续复工复产,工地产生的噪声引来了居民的投诉。

“既要服务复工复产,又要减少工地噪声,让居民睡好觉。”武汉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通过调研后,决定出台十条铁规,在服务企业与居民的基础上,通过执法管理,达到双赢。

据介绍,这十条铁规为:

01、发放一份施工公告。工地必须将施工公告,发放张贴在周边社区(小区)显著位置。

02、完善一张管理责任清单。工地周边社区(小区)悬挂施工噪声责任牌,公示辖区城管执法队员、社区工作人员及项目经理联系方式,畅通诉求渠道,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03、发放一次防疫物资。加强与周边小区居民沟通,对受施工噪声影响的小区居民,发放口罩、酒精、手套等防疫物资,争取理解支持。

04、准备一份爱心礼包。为工地周边居民发放耳塞物理降噪设备及防暑降温物品,争取居民配合。

05、制作一张爱心卡。关爱中、高考学生、70岁以上老人、家中重症患者,给予力所能及的帮扶。

06、制定一套降噪方案。组织指导建筑工地因地制宜安装“四个一(隔音房、隔音棚、隔音罩、隔音墙)”降噪设施,优化施工工艺,推进工地减噪降噪。

07、建立一个沟通平台。依托“微邻里”平台,建立微信群,落实基层治理,化解投诉与施工之间的矛盾。

08、组织一次恳谈会。重点工地每月或者重点时间节点必须组织一次恳谈会,领导下沉接访,面对面解决问题。

09、组织一次约谈。对每月投诉前十名的工地,全市通报并约谈,各区每周组织投诉前三名工地约谈一次。

10、通报一次办案情况。市区每月通报一次执法办案情况、处罚结果,纳入企业诚信惩戒。

在光谷火车站东广场工地,与关南小区仅一墙之隔,东湖高新城管队员巡查时,提醒工地要相应建隔音棚或其它隔音设施,施工过程中,要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噪声,不能影响居民休息。

2.jpg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城管队员的指导下,他们采取了建隔音棚,调整作业时间,使用静音振动棒等方法,尽量降低噪声。

城管队员告诉记者,因施工工艺要求,如果需要延长施工时间,要提前向居民通报。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将采取增加机械施工,缩短夜间连续作业时间,尽可能不扰民。

铁机路某项目工地,是该区商业服务设施及城中村改造项目。5月15日,因夜间施工噪声,居民集中投诉了5次,占武昌城管当天投诉案件的55.6%,这一情况引起武汉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和武昌城管关注。

经过了解,该项目正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成孔之后二三个小时就得浇筑,不然就会沉渣过多甚至有塌孔可能性,必须连续施工才能保证工程质量。该项目虽然是民生工程,又依规办理了夜间施工证明,但噪声却客观存在,吵扰了居民,如果停工,又影响了工程正常进行。城管队员建议施工方百盛建设有限公司,尽可能降低噪声,并向工地周边居民发放降噪声物资。

5月20日下午,城管队员与百盛公司负责人一道,来到杨园街理工大水运社区听取居民意见,施工方主动向小区居民道歉,并向他们发放耳塞、口罩、酒精等爱心礼包。

社区居民王先生表示,建筑企业复工复产,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振武汉经济发展,我们是理解和支持的,现在送来降噪礼包,大家一起克服困难。

3.jpg

居民领取降噪礼包

2020年5月26日,武汉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总队长王春生说,对每月投诉前十名的工地必须处罚,对落实“十条”铁规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工地,禁止夜间施工,坚决将建筑工地噪声控制下来,让居民睡个好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