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控科,超声耦合剂应该关注些啥?

 感控plus 2020-06-05

作  者: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感科    林  丹
编  辑:周子恒

近日,香港医管局通报停用两款超声耦合剂,原因为在一名曾使用有关润滑啫喱的病人血液样本中检出洋葱伯克氏菌,随即停用该润滑啫喱,在抽取其他品牌时在另一款润滑啫喱中检出该菌,该品牌也被停用。

仔细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超声耦合剂也是我们院感工作者容易忽略的危险因素。为此,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



超声耦合剂内源性污染与院感暴发




2011年12月Beaumont Health System的感控人员发现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阳性异常增多,并且所有病例都来自于同一个ICU。初步调查仅12月就有6名患者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而在过去的11个月中每个月该ICU培养阳性不超过3个,其中只有1人符合感染情况,高度怀疑医院感染暴发。


经过调查发现该事件与手术室4罐超声耦合剂有关,对该耦合剂培养有1罐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1罐培养出鞘氨醇单胞菌,并且经PCR鉴定后感染患者与超声耦合剂中培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有95%的相似性,对未开封的耦合剂做培养也发现了铜绿假单胞菌。再经过调查后改用一次性灭菌耦合剂后,未再有发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

国内也有学者对超声耦合剂污染与医院感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研究报道:使用中的超声探头存在未消毒处理的情况,细菌污染率为22%,使用中的耦合剂和耦合剂产品细菌总数超标分别为50%和40%,其中有一份耦合剂产品检出绿脓杆菌。

图片内容摘自张群老师《超声探头污染与交叉感染分析探讨》

如此可见,超声探头的污染情况不容乐观。



使用医用耦合剂时究竟应该关注什么?




一、行业标准或指南

1.《医用超声耦合剂》YY0299(2016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1月发布了医药行业标准《医用超声耦合剂》YY0299-2016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相较于2008年版新增了微生物要求和检验方法。


标准中规定超声耦合剂的分类包括非无菌型和无菌性,无菌型产品符合无菌要求。非无菌型的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ml)不超过100CFU,产品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


2.《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2013年):

1、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消毒灭菌应达到如下要求:①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② 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
2、超声检查中的要求:① 超声探头(经皮肤、粘膜或经食管、阴道、直肠等体腔进行超声检查)须做到一人用一消毒或隔离膜。②每班次检查结束后,须对超声探头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处理干燥保存

 二、超声探头的管理

临床上使用的超声探头类型很多,包括经皮肤、黏膜或经食管、阴道、直肠等体腔的超声检查。目前还没有全国关于不同类型的超声探头的规范或标准,部分省市,如河南省、天津市以及湖南省已出台地方标准。对于超声探头的清洁消毒管理,我们可以参考上述地方标准。以下参考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 1298-2017)。

《医用超声探头表面消毒要求与效果评价方法》

一、消毒要求:

1.医用超声探头应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消毒作用时间应≤2min

2.低度风险医用超声探头应在表面清洁的基础上进行消毒。

3.中度风险医用超声探头应在表面清洁的基础上进行高水平消毒并使用无菌保护套/膜。

4.高度风险医用超声探头应在表面清洁的基础上进行高水平消毒并使用无菌保护套/膜。

5、医用超声探头表面消毒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本标准要求,与医用超声探头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对人体无伤害。

二、消毒效果评价

1、低度风险医用超声探头表面消毒效果应符合GB 15982要求,细菌菌落总数<200CFU/件

2、中度风险医用超声探头表面消毒效果应符合GB 15982要求,细菌菌落总数<20CFU/件

3、高度风险医用超声探头头经高水平消毒应符合本标准中中度风险医用超声探头标准要求,特殊用途的医用超声如术中、穿刺、 内镜,超声治疗等医学超声探头的消毒,执行与其用途相关标准

感   悟
最后,笔者想说:过去我们一直以为超声检查只是接触完整皮肤,并将其作为低度风险物品对待,未引起重视,也未关注到超声的发展,而如今超声检查仪器更精细,普及科室范围更广,也给我们院感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加强对超声诊疗过程的督导检查,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细化每一诊疗步骤的感控措施,减少在超声检查中的医院感染隐患。


参考文献:
1. 沈芃、费春楠、刘军等.医院超声探头及耦合剂带菌状况调查.2012
2. Paul Chittick,et al.An Outbreak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Intrinsically Contaminated Ultrasound Transmission Gel.20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