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洋时代的撤侨:“十月革命”爆发,在俄华侨如何安全回国?

 史家之韵 2020-06-05

1917年11月7日,在老牌帝国俄国的首都圣彼得堡爆发了举世震惊的“十月革命”,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举行武装起义,向冬官发起攻击,并于深夜攻入冬官,资产阶级政府被推翻,组成了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虽然在沙俄帝国的大城市获得成功,但当时的俄属远东地区由于距首都圣彼得堡太遥远,最远的甚至近万公里,因此,革命浪潮传到地广人稀的远东地区时,影响力已经大大减弱。

同时,由于远东地区以农业为主,工人阶级力量薄弱,尽管布尔什维克也在远东建立起了新苏维埃政权,但很快就在内外反对势力的联合进攻下被颠覆,远东地区一时陷入大动荡。

在1918年至1920年这段时间里,俄属远东地区政权林立,堪称是 “你方唱罢我登场”,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自卫政权,但这些势力不仅没有带来和平,反而加剧了远东地区的政局动荡。

  

当时在远东地区的华人大致有以下这三类:

一类是因不平等条约而形成的“中国侨民”。晚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导致1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被割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被动地成为了“侨民” 。

二类是在俄国境内从事工商业的“华商”,这些人属于华侨的中上层,积攒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三类是赴俄的华工,由于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农业、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并且因一战爆发,协约国前线吃紧,也需要大量的战事辅助人员。有学者估计,到一战后期, “在俄华工已逾50万人”。

上述这些华侨在俄国的地位相当底,即使在“十月革命”之前,沙俄也是极其排华的,一方面,由于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加上自然环境的恶劣,使得俄罗斯本土居民不愿在此生息,但酷寒的远东地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开发,大量廉价的华工也就出现在了这片广阔的土地上。

另一方面,华人又极难被同化,在俄华人不会改变信仰去信奉东正教,他们聚集在一起,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继续过着自己民族特有的节日,这就使沙俄非常担心在西伯利亚地区的统治。

  

“十月革命”发生后,由于布尔什维克政权在远东地区的脆弱,导致政权频繁更迭,局势一直处于动荡之中,白俄当局乘机对华人大肆敲诈, 更有甚者,华侨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俄国发生内战后,白俄当局强制华人入伍,成为战事的牺牲品,同时纵容部队对华人抢劫掳掠,与土匪无异。

当地情势一日危急一日,局面几近失控,于是,当地华侨团体纷纷通过海参崴总领馆向祖国呼吁派兵护侨: “若不从速进兵保护,不念华侨受其涂炭,即中国权利亦将损失,黑河更有何立足之地? ”

阿穆尔华侨总会在发给北京的长电中,更是详细列出了出兵的各种理由:

一则保护华侨,二则可趁俄国内乱,借机收回以前因战败丧失之权利,也可趁早在俄国布局。总之,出兵“于侨民、于国际,有百益而无一害”。

至于紧邻俄国边境的黑龙江省政府,同样收到了大量求援的电文, “商民呼吁乞援之电,日必数至”。

  

但是,当时的中国内部可谓是派系林立,北洋军阀把持着政权,袁世凯死后,北洋内部又分裂为直系、奉系、皖系,再加上南北对峙,内战从未停止。

“十月革命”爆发时,北洋政府刚刚经历“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而同年7月,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联合南方实力派发起护法运动。9月,北洋政府派军南下进攻护法阵营,南北战争爆发。

在这内忧外乱之际,北洋政府虽对派遣军舰护侨没有异议,但是, “现时国内多事,军舰不敷分布” ,北洋政府一时不免捉襟见肘。

救还是不救,对北洋政府来说,是一个大大难题!

北洋政府面对华侨的求援,初期只能是通过外交途径,尽力维护华侨权益。但对于处在动荡不安环境下的华侨来说,起不到任何作用。

1918年初,国内南方“护法”阵营又发生了分裂。护法军内杠,北洋政府一时压力大减,终于能从艰困的国内形势中将目光投向了远东。

  “海容级”巡洋舰

3月13日,北洋政府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决定派出一艘军舰赴海参崴护侨。3月20日,海军部指定“海容号”巡洋舰(清政府于中日甲午战争后向德国采购的防护巡洋舰)出海护侨,远东华侨闻讯,群情振奋。

但是,日本却对北洋政府派舰护侨十分恼怒。在日本看来,中国的单独行动,大大打乱了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计划。日本以此为由,对北洋政府大加指责,面对日本的高压,北洋政府一边敷衍,另一边催促“海容号”尽快成行。

4月9日,几经曲折, “海容号”巡洋舰终于肩负使命鸣笛出港,向远东进发。4月16日,在华侨们的欢呼声中,进入了海参崴港口。

在“海容号”巡洋舰赴俄的同时,北洋政府还要求交通部和东三省地方,想办法加派机车、商船,从陆海两路加快撤侨。

4月10日,隶属于轮船招商局的“飞鲸”号先期到达海参崴。“海容号”巡洋舰抵达后, “飞鲸”号的撤侨工作得到了巨大的支持,也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华侨的恐慌情绪, "海容号”巡洋舰抵达后的第三天, “飞鲸”号就满载了1165名华侨,返航烟台港。

  

“海容号”巡洋舰的进驻,当地华侨便如吃了定心丸,一时“群情欣慰” ,同时也使海参崴总领馆处理各种外交事宜有所依恃,更加从容。

远东动乱开始后,一些当地势力经常排挤华工,如果发现有雇佣华工,便去恐吓。接到求助后, “海容号”巡洋舰多次派兵赶往现场,武装保护华工正常工作。经此之后,该类排华事件大大减少。

1918年7月,美、日、英、法等国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终于在出兵西伯利亚问题上达成妥协。

而北洋政府也表示中国将随同出兵西伯利亚, “此次若协商各国公共出兵,我国对于参战应尽之义务,自应一致派遣一二千人,并以保护领馆、侨商”。同时北洋政府积极行动,试图筹划利用这一良机收回被沙俄强占的一些主权,包括中东铁路的控制权。

北洋政府提出出兵,又遭到日本的强烈反对,其理由是:中国已与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该协议主要内容,就是由中国人出钱出力,并为日本提供东北基地,日本军队就有义务保护华侨,而中国军队则不必出兵。

  

但是,日本的反对并没有减少北洋政府出兵的决心,北洋政府运用一贯对付日本的腾挪策略,将出兵目的由护侨修改为“援助捷克军团为宗旨”。而由于日本在出兵后便撕掉伪装,在西伯利亚大肆扩张,美、法等国对中国出兵牵制日本乐见其成。

北洋政府提出这一理由后,便得到了美国、法国的支持,美国甚至明确表示,北洋政府应自行掌控中东铁路。重压之下,日本无法再拒绝中国出兵,只是要求中国不能出兵太多。

实际上,北洋政府出兵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做好准备,因沙俄紧邻中国,与中国利益息息相关,如协约国共同出兵西伯利亚,而中国缺席,恐对中国主权造成损害;二是积极护侨,增大护侨力度。

1918年8月3日,已经在海参崴的“海容号”巡洋舰舰长林建章,被任命为“代将” ,着手组建赴俄部队。

8月22日,北洋政府正式发表出兵宣言:中国出兵人数约4000人,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和机关枪部队,另军舰一艘,分6批陆续开进了西伯利亚,由北洋第九师第三十三团团长宋焕章负责指挥,主要任务就是确保海参崴——双城子——绥芬河的撤侨通道。

  

中国军队的到来,为当地的护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首先,配合总领馆积极组织华侨的转移,尽力保障华侨生命财产安全;其次,派出部队防御相关铁路沿线,保障了撤侨通道的畅通;再次,为总领馆提供兵力支持,对洗劫华侨事件进行军事干涉。

随着护侨工作的不断深入,驻俄部队的有力护持,北洋政府的外交官员不畏艰险,在内战最为激烈的伊尔库茨克一线,从莫斯科和哈尔滨联系调运火车,全程护送,一年内就抢运出3万名被困华工。

1920年11月,“海容号”巡洋舰才返回上海,结束了历时两年之久的海外驻航。

北洋撤侨,尽管行动滞后,但作为历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应该值得国人铭记。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几次对外战争无不以割地赔款告终,即使参与国际事务,也因为国家实力不足,毫无发言权可言。

而这次出兵远赴俄属远东地区救助华侨,无疑是北洋政府难得的一次国际形象展示,作为近代史上中国的第一次境外护侨,极大地提升了遍布世界各地华侨的民族自信心。

北洋政府虽然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也是一个腐败混乱的政府,但是,短暂的北洋政府也是有亮点存在的,比如,这次出兵护侨撤侨就是一个大大的亮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