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彩推送——泽众作品《那年高考与城市梦》欣赏

 心香文艺入驻 2020-06-05

点击上方蓝字“心香文艺”再点击“关注”即可免费订阅!


心   香   文   艺




     





心 香 文 艺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

泽众  作品欣赏

作者:泽   众

主播:自由如风

那年高考与城市梦
 

  


        四十年前,大学生远不像今天这样普遍,而是一个稀缺群体,曾一度被称为天之骄子。转眼间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到了,看到听到有考生的家庭,做父母的再忙也会停下手中的活,和孩子一起应考;社会上义务送考,各行各业都为高考让路。这种浓浓的高考情节自然让我联想到自己当年的高考。1979年9月,不满15岁的我从乡下转学到县城读高中,这几乎是我离家最远的一段生活经历了。我的高一是在另一个镇上的县高中上的,因为回家不便,二哥给我找人才转到县城读的高二。这里的条件比原先的学校要好些,从家里带着原粮就可以在学校食堂吃那种七人围拢在一起的集体餐。

        当年的城乡差别很大,吃商品粮的城里人地位高,人人羡慕。而农村户口的孩子几乎永远只能在家种地当农民。国家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后,考上大学中专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一个农家孩子考上大学中专,那是五里八乡传扬的大新闻,整个社会都对高考高度关注。不过当时的家长,也并不像现在的家长把孩子的高考过分当事,主要还靠孩子自己去做。

        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赶上好时代的农家孩子们只有拼力学习,才可能改变命运。当年全社会的教育刚刚经历文革时代,城乡教育的水平差距并不明显。幸运的这一代农家子弟在懵懂中下势拼了,必须靠自己蹚出一条千载难逢的上升通道。有幸参加八零年高考的我们,其中许多农家子弟杀出一条血路,走进了高等学府的殿堂,自然也就挤进了上流社会。当时我也是第一次参加高考,考前的学习都是在老师带领下进行的。每个老师的责任心都特强,经常陪着他的学生上晚自习,督催着总想偷懒的我们。考前报名和填报志愿都向老师请教。记得考试刚结束的当天晚上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离家远准备第二天回家,我就和好友在空旷的教室拼桌而眠。暑期各自回乡候榜。当年全国招生不足30万人,公布的录取分数线是340分,我的成绩刚过线。同村一起参加高考的4位都等到了录取通知书,我却没有被录取。为了搞清楚怎么回事,我第一次到了西安也没问出个结果来。

       怎么办?何去何从?回乡后自己心有不甘,决计复考一年。又一次来到县城学校,母校以六元的学费重新接纳了我。我当时发誓要孤注一掷誓死奔前。一起复读的同学也有比我高几级的,复读的目标是明确的,有了一次高考的经验之后,学习主要靠自觉。参加1981年的高考,再次全力应考之后,暑期回到家里一边做好农人本事,一边等待高考出成绩。在暑热季节的某天我和伙伴刚从生产队的果园偷桃回来,伯父告诉我有一封快递寄到家,打开一看原来是我被大学录取的通知书。

        拿到录取通知书了,举家欢喜不已,十年寒窗苦终有回报,又一个农家子弟成了时代的幸运儿。真没有想到一夜之间,我就成了吃商品粮的城里人。联想到将来的大学学习、体面的工作和城市生活,回想起这些年家庭父母对我的教诲和即将离家远行的新世界,我在兴奋之余更明白了自己的责任。那时的普通农家供养个大学生也不易,尽管所幸有国家助学金可以解困。刚上大学头两年就赶上农村责任制改革,开始实行分户经营,家里的情况也渐渐好起来了。每个假期我都回到家里帮着干农活,总想尽力为家人分担些。

         四年大学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我如愿地分到了家乡做机关工作。我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不大的县城,开始了自己的城市生活,三十多年一晃而过。

              

作 者 简 介

泽  众

【 作者简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