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彩推送——泽众作品《又见柿子红》欣赏

 心香文艺入驻 2020-06-05

点击上方蓝字“心香文艺”再点击“关注”即可免费订阅!


心   香   文   艺




     





心 香 文 艺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

泽众  作品欣赏

作者:泽   众

主播:李   李

又见柿子红
 

  


        在秦岭北麓一个普通山村的路口,一块平坦的开阔地上,几位村民正摆着小摊,边吆喝边兜售着自家产的山货。西下的斜阳正好照在老婆婆身边盛满柿子的小筐上,初冬的寒风吹起了她额前的几缕白发。这会儿她正在向路人售卖自家树上结的软柿子,两块钱一斤。这一场景吸引我停下了游走的脚步,蹲在了柿子筐前,买了两斤品尝,又甜又凉爽。这熟悉的情景、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味道一下子让我回到早已远去的童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关中农村,大多数人家的生活都比较清贫,人们尚不得温饱。除了种粮食外几乎不准种果树,能见到的也就只有在地头崖边天然生长着的柿树了。在渭北黄土高原光秃秃的沟壑间,零星地散布着许多数十年甚或上百年生的老柿树。每到秋末季节,鲜红的柿子挂满枝头,远远地看去,十分惹人喜爱。靠天吃饭的当地人,为了弥补口粮不足,就把这些柿子摘下来,拉到百里之外的塬下村子里兑换成玉米麦子。渐渐地在我们当地,许多人家也喜欢在自家房前屋后栽些柿树,既可以美化庭院,到秋天又有柿子吃。记得我家后院里就栽了三四颗柿树。我从小就在这些柿树上爬上爬下,许多枝杈都被磨得异常光亮了。

        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我的脚后跟都被冻伤了,走路跛着脚。开春时节我常坐在家门口晒太阳,眼见父亲把后院里的两颗柿子树移栽到了大门两边,几年后我发现东边的那棵比西边的长得茂盛。又过了几年就只剩下家门东边的那颗依然枝繁叶茂,每年能收获五六百斤柿子。儿时的我在夏日里常常在这棵树下乘凉,如今每次回老家我都会走到树下,抚摸着它粗大的树干。我和弟妹们约定,要保护好这棵柿树,它曾见证了我们家两代人的生命历程,承载着我们四五十年的记忆。

        柿树的生命力太顽强了,常年生长在非常干旱贫瘠的地方,不用人为管护,每年到了秋天都会结出满树柿子来。成熟了的柿子从树上摘下来时是硬而涩的,不能直接吃,必须经过脱涩处理或放置一个多月变软了以后才能吃。在我小的时候便跟着父母也学会了,用温水浴柿子或用苹果烘柿子脱涩的方法。还有个办法就是自然放置,靠时间使之慢慢脱涩变软,软柿子也就成了漫长冬季里一般农家最稀罕的果子。

       家里每年都要把自家门前树上的柿子留一部分,一个挨着一个平放到房子里边,用秡席架到空中的隔层上,让柿子慢慢变软。那时我在村里读小学,冬天里哪有什么水果可吃呀,这些柿子自然就成了我们姊妹们整天惦记着的美味了。冬季的农村万物凋敝,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寒冷而漫长的,也是最难熬的时月。趁着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嘴馋了的我经常偷偷爬上秡席架,找已经变软了的柿子吃。这样,时间一长那些柿子也就渐渐被我和弟妹们偷吃光了,而善良的父母却装着不知。

         在那食不果腹、物质匮乏的童年岁月里,即使到了天寒地冻的大雪天,还能有冰甜爽口的柿子吃,这真不知给普通农家平添了多少亲情和温暖。这自然也成为我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真切回味,是我永远抹不掉的甜美记忆。

作 者 简 介

泽  众

【 作者简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