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衰治疗: 中医当以补益心气为本、活血化瘀为要;西医进行对症、对因治疗

 123佳泰 2020-06-06

“双心医学”模式下的 慢性心衰治疗

点击加载图片

王肖龙 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尽早识别心衰合并抑郁或焦虑患者;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干预可以改善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

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据推算,目前心血管病患人数2.9亿,其中心衰450万人。早期慢性心衰患者在出院后3~6个月内再次住院率高达27%~47%。对多数患者而言,由于反复住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及心理压力,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者可影响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慢性心衰与心理问题相关

慢性心衰常见心理问题有自卑、失落、恐惧、紧张、焦虑、抑郁、消极配合及拒绝治疗等。

心理问题的产生与文化程度、心衰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密切相关。文化水平较高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疾病特点,具有更加充分的医疗信心;文化程度低,基本知识知晓率较低的患者,在长期反复发作的病情变化下,更容易丧失治疗的信心,甚至出现消极配合、拒绝治疗,其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程度也更为严重。

心衰病程长、医疗负担较重,容易因为经济压力而产生挫败感和对家庭的负疚感,进而产生失落、抑郁等不良情绪。病情严重、心功能评级较高的患者,在面临病情加重和并发症发生的威胁下,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情志所伤是“双心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慢性心衰属于中医“心衰病”范畴,包括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等病证,以心悸、喘息、乏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是心血管易发情绪障碍的根本。焦虑、抑郁属于中医“郁证”范畴;郁证是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物梗阻等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情志疾病可加重心系疾病,故中医认为情志所伤是“双心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病性有虚实之分

心衰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性有虚、实两方面。虚者多为心之气、血、阴、阳亏损导致心神失于滋养、温煦;实者多有肝气郁结、痰火扰心、心血瘀阻、痰湿阻络、阳气郁闭导致心脉闭阻不畅。

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久,耗伤正气,可兼见气、血、阴、阳亏虚;虚证也可因虚致实,兼见血瘀、痰饮、水停等实证表现。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治疗:以补为本 以通为要

点击加载图片

邓兵 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HFpEF的中医治疗当以补益心气为本、活血化瘀为要。临证之时,应分清轻重缓急,如见大实之象,则可先祛邪而后补益;见至虚之象,则应重补益而轻攻邪,更需随变而治,分清标本缓急,通补并用,既不可攻伐太过,亦避免补之壅滞。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引发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伴心室舒张末压增高,而心室收缩功能轻度受损,左室射血分数尚处于正常范围内的一种心衰。其发病率为1.1%~5.5%,占全部心衰患者的22%~73%,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西医进行对症、对因治疗

目前认为,HFpEF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高血压、糖尿病、房颤、冠心病、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慢性疾病引发微血管病变、炎症反应、心肌代谢和结构异常等,最终引发左心室舒张受限,进而导致HFpEF的发病。

对于HFpEF的诊断,目前普遍参考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及2018年中国心衰指南提出的诊断标准。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颁布的共识建议提出HFA-PEFF诊断流程,强调HFpEF的危险因素评估,并且提出基于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和利钠肽的HFA-PEFF评分。

西医对于HFpEF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对因治疗两方面。前者主要通过减轻容量负荷,逆转心室肥厚,抑制神经体液系统激活,减慢心率、增加舒张期时程等途径降低左心室舒张期压力;后者则是针对原发病和病理机制的治疗。目前,微循环炎症之NO-cGMP-PKG通路、心肌代谢障碍、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结构异常以及CardioMEMS装置等,都是HFpEF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新靶点。

中医治疗以补益心气为本

中医治疗HFpEF在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确切疗效。本病多归于中医“喘病”“心悸”“心痹”“水肿”等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心气亏虚为本,痰瘀阻滞为标。

本课题组以益气养阴的要方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HFpEF。结果显示,其在改善HFpEF早中期气阴两虚型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较单纯西药治疗有更好疗效。

#医师报超能团##超能健康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