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霏儿 | 记澳洲成长的孩子们

 wdm5166 2020-06-06

当我首次踏上澳洲这片四周环海的广袤大地,令我映象深刻的并非迷人的风光。因为单说奇特的地形地貌,中国大陆风姿绰绝的山河湖海,丝毫不逊色于澳洲。然而,那澄澈洁净的空气,令人放心的食品,地广人稀的惬意,自由平等的理念,诚挚温暖的人文环境,无一不令我赞叹。更重要的还有,那里是老人与孩子的乐园。



这里福利非常健全,当婴儿们呱呱坠地之时,母亲在澳洲分娩住院的医疗费用和一日三餐基本免费。并按照家庭收入情况,可为0~16岁孩子申请领取牛奶金等补助,16~24岁的孩子还可申请青年金。囯家尚有鼓励多生孩子的资助政策。产假体制规定,父母因生孩子或照顾孩子而离职可以获得相应补助。这方面政策尤其关照低收入家庭。我们华人移民因为聪明勤奋,通过艰辛的努力,一般会进入中产阶层。



孩子们上的幼儿园,分公立与私立两类。幼儿园教师都极其温和有爱心,他们时常给予孩子们拥抱,让孩子感受到快乐与关爱。在园里,孩子们主要的活动是在游戏中学习认知力、社交礼仪、语言能力和生活常识,并开展简单适宜的运动和手工制作。记得妹妹的大儿子霍华德五岁那年回中国探亲,晚饭后我带他在湖边散步,看到有人在地上扔了一片香蕉皮,他立即捡起来丢进远处的垃圾桶,并扬起天真的小脸问我:姨妈,那个人为什么那么不乖?还用英语说:Is China a big garbage can?(中国是个大垃圾桶吗?)我试着用他能理解的方式去回答,如此这般一番,心中却十分茫然。



妹妹与大儿子霍华德


澳洲的所有学校,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的,都能得到政府的资助。公立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全部免费,仅有少量的自愿费用诸如制服、一些书籍和课外课程等需要额外支付。上小学后,学校开始重点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公益心,学习社会常识和基础文化知识,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树立自信心。我们上公立小学的霍华德和艾米,上私立小学的诺可,都曾是自信满满又富有爱心的孩子,他们回国探亲时,胖乎乎的霍华德曾响亮地对邻居介绍自己道:“我叫霍华德,是最聪明的孩子,我是澳大利亚人,也是中国人。”肤白如雪小嘴红唇的艾米也说:“我是辛德瑞拉,是仙女,是世界上最美的姑娘。”他们的学校经常组织孩子们“义卖”,并真正地走向社会,参观农场商店,开展社会实践。诺可六岁的时候,在学校门口摆摊卖过巧克力,没卖完就自己吃掉好几块,把路过的白人大妈逗的哈哈大笑。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诺可终于学会了如何做生意,并把义卖收入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



学校也极为关注孩子们情商和智商的开发,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和潜能,充分保护他们的创造思维与好奇心。学校的文化课程相对于中国大陆的来说,要简单得多,尤其课外作业非常之少,并不主张做太多机械性的课题训练。在他们看来,学会思考,比记住标准答案要重要的多。2018年,我翻看小弟诺可的家庭作业,发现一周只有两页填空题,要求每周五交给老师。除了周末的中文补习班课程,妹妹有时还想给儿子增加课外作业,却遭到了老师的批评。她说:“上小学的孩子都是IittIe baby(小宝贝)呀,他们课余需要的是运动和玩耍哟。”



小诺可和邻居小姐姐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自信心对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尤其推崇自然主义的教育方式,不主张对儿童进行太多的智育,免得拔苗助长,澳洲推行的正是这种教育,学校会经常组织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户外沐浴灿烂的阳光。我时常看到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穿着校服,戴着遮阳帽到海滨、森林游玩。在墨尔本金矿镇,我看到孩子们在小溪边学习古老的淘金方法,在教室的地板上横七竖八地趴着画画,或在小课桌上用毛笔学习中国书法。他们的教育方式是“授之于渔”,小小的孩子,就被要求撰写各种话题的论文,利用书籍和网络去查找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完成的论文还时常要求孩子们上台发言或展开讨论,培养演讲和交流的才能。



孩子们告诉我,澳洲的学校考试不排名次,通常会把成绩单放在信封里,作为隐私交给他们。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平等相处,没有什么师道尊严,学生可以质疑讲课的内容,老师随时给予解答,充分肯定孩子的正确见解,对于不足,会给予鼓励或委婉的劝诫,尽量做到诱导式教育,保护孩子的自尊自爱与自信。在他们看来,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擅长与不擅长之处,每个人的智力发育也有早有晚,这很正常。那种课堂上嘲讽、挖苦、打骂孩子的恶劣行为,是坚决杜绝的。老师从不收红包和贵重的礼品,但在特定的节日,可以收下学生们手工制作的小礼物。我妈妈被老师的爱心和责任心所打动,曾亲手编制了一双暖和的毛袜,送给霍华德的女老师,令她十分感动。



妹妹与霍华德和艾米


澳洲的学校格外重视保护孩子们的个性与特长,采取因材施教的模式,并注重指导家长完善家庭教育。我妹家的三个孩子中,哥哥霍华德偏爱数学,也喜欢弹奏钢琴,姐姐艾米热爱文学,喜欢时装设计,小弟诺可功课很棒,各方面均衡发展,喜欢画画、钢琴和架子鼓。同时,他们都酷爱篮球和游泳等体育项目。孩子们幼年时回中国来到我家,我会在大床上陪他们睡觉,给他们讲故事、唱摇篮曲,还像是昨天发生的事一般。临别时,妈妈特意嘱咐我购买些中英文对照的世界名著给他们读,让他们不要忘掉中文。三个孩子的英文水平都极好,但对中文的掌握,艾米和诺可最好,霍华德次之,稍微复杂一点的内容,他便结结巴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了。在大学期间,霍华德选择了日语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三个孩子都学会了中餐和西餐的制作,特别是诺可的中餐厨艺最佳,不论是包饺子馄饨,还是煎炒烹炸,他都样样精通。课余时间里,他们也时常帮父母做些家务。



澳洲的学校和家长都鼓励孩子广交朋友,也十分注重礼仪教育,他们会告诉孩子应当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每当我在清晨的小区里散步时,从院落篱笆墙的后面,经常传来修剪花草的居民们对我发出Good morning(早上好)的问候声。走到路上,也老有人主动和我打招呼,很快我也学会了这种礼节。记得霍华德十岁生日那天,一个金黄卷发湛蓝眼睛的漂亮女孩,在她妈妈预约电话通知后,与班上一群各种肤色的同学来到妹妹家,弹琴唱歌做游戏,祝贺霍华德生日快乐。入夜,他们大大方方地打开各自的睡袋,睡到客厅的硬木地板上,次日整理行囊,与霍华德一一拥抱告别,不给主人添麻烦。通常,男孩子们之间的友情会伴随他们一生。



诺可与皇家基督教会学校的师生们


澳洲的男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尊重女性、女士优先,培养他们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他们的性教育伴随小学至大学的各个阶段,学校和家长都尽量为孩子们提供关于性的健康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让他们在适宜的年龄段充分去享受爱情和性爱,而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澳洲是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种族歧视,老师对一切孩子都一视同仁。记得霍华德上中学时,因为家中有亲戚嘴里冒出过“黑鬼”二字,被他义正言辞地批评了一番。作为一个典型的澳洲公民,他遵守法律,乐于助人,爱护动植物,三观端正,身上有很多闪光之处。在获得驾照不久后的一个周末,霍华德开车与家人到公园游玩,停车时不小心轻轻刮蹭了一下旁边的车,留下的痕迹并不明显,但他决定等车主回来处理。足足等了半个小时,不见人影,于是他拿起纸笔,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主动提出赔偿维修费。回到家后不久,果然接到了车主的电话和修车费单据,霍华德真诚地向对方道了歉,并把钱如数打给了对方。这样的外甥,让我刮目相看。


升入高中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品行修养,因此这个阶段的智育内容会逐渐加码,功课日益繁重。但与中国大陆填鸭式那种应试教育相比,诱导启发式的现代教育,依然更为合理有趣。他们的高中课程共有八种,学生可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文理科目。十二年级的毕业典礼是隆重而美好的,父母、至亲都要到场祝贺。当夜的狂欢活动里,他们可以尽情地释放青春的活力,去斩获爱情和友情。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将各自选择去向,有的考入心仪的大学,有的考取职业技术学校,掌握一门技艺,有的直接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早早享受生活与工作的快乐。


霍华德的一个发小好友汉斯,因为成绩不理想,于是选择了专科技术学校主修电工专业。当其他同学还没有完成大学学业的时候,他已经走向了工作岗位。几年后购房买车,成家立业,迎娶如花新娘,日子过得很是美满。要知道,蓝领技工在澳洲的收入并不算低,社会上的各类阶层,只要勤劳肯干,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墨尔本这座城市,给我感觉就像一座童话中的古城堡,民风淳朴,幸福安宁。城市里有科学家、教授、律师、医生、商人、演员、运动员,也有面包师、理发师、工人、售货员、垃圾清扫工等市民,人们各尽其能,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和谐相处。是大树就去承担栋梁,是小草就来装点城市,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孩子们条条大路通罗马,总有一款特别的谋生方式在等待着他们。


妹妹与小儿子诺可


澳洲全国有八所名校,共40多所大学及230多所专科技术学院,基本都是政府创办的公立学校,在联邦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呈现出高水平的教育标准。我在澳洲探亲时,亲眼见证过霍华德考大学的全过程。只见他考试期间不慌不忙,晚上照样打电脑游戏,白天准时到校,连续考了好几天。我妹妹只负责开车接送他来回,并准备好餐饭,无需多操心。由于平时的成绩和出勤率会计入总分,霍华德对自己的实力比较清楚,考试时胸有成竹,最终成功考入了中意的蒙纳士大学。澳洲大学釆用宽进严出原则,毕业率一般在90.2%左右。考入大学的年轻人,都是经筛选后的学习种子,所以大学的课程难度相应增加,同学们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特别是在八大名校中,孩子们的功课更为繁重,并严格把关,力求学生的整体素质符合时代标准,以求得到满意的就业率和国家精英人才的补充。


与墨尔本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的父亲相比,霍华德在学习方面的热情要差些,他没有太多的野心,更愿意享受平凡的小幸福。大学毕业后,他先在两个公司实习,积累一定经验,25岁那年,被正式录取为国家公务员,在墨尔本市中心开始了朝九晚五的工作。28岁时,他与秀美的韩国裔姑娘巧茜相恋、结婚。婚礼那天,平时腼腆的霍华德用英语流畅地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讲,并携手羞涩的新娘当众表演了长段的探戈,珠联璧合的舞技令全场嘉宾和双方父母惊叹不已。巧茜是个智商超群、贤淑温柔的好妻子,婚前她已取得了双学位,婚后又继续深造,最终获得三个学位,并找到一份年薪可观的工作。霍华德则认真地在单位处理电脑软件方面的业务,下班后还主动揽过家务活,以保障爱妻的学习时间。二人相亲相爱,在他30岁那年,妻子通过水浴分娩,生下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小日子过得越发甜蜜了。


前些年霍华德的父亲抛开生物学专业回中国大陆经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在囯内好几个城市创办了分公司。他曾提出让儿子到自己公司里来,熟悉一下业务,以便未来好接班。而霍华德不为所动,表示不习惯国内的人际关系和商业运作模式,婉言谢绝了父亲的邀请。父亲说,那将来只能将财产捐献给社会了,霍华德立刻回电对父亲的决定表示了同意,还对那份大爱表示了赞赏和敬慕。在他看来,自己的路只能自己去走,父亲的财富与自己无关,他对目前的生活感到知足。我的外甥女艾米也已经长成一个长发飘飘丰腴艳丽的大姑娘,正与好脾气的德国小伙马克热恋。她大学毕业后在化妆品公司担任说明书的编译工作,收入逐年上升。最小的外甥诺可,在私立学校读初中,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他爱好广泛,人缘极好,回到家中,既是大人的好帮手,也是全家的开心果,他常跟父母去教堂做礼拜,还是个虔诚的小基督徒呢。


妹妹与艾米


早年妹妹妹夫忙于创业谋生,三个孩子多托付给外公外婆照顾,所以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最深。自从我母亲病后,孩子们经常到老人院去探望、服侍外婆,看到三个孩子,母亲的脸上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目的,不是用分数来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思考,是让每个孩子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是为了培养有创造力的精英和称职的优秀公民。高明的教育理念,使社会人才辈出,科技迅猛发展,国民素质日益提高。这样的国家,才真正是人生活的地方。想起那些孩子,我就为妹妹感到骄傲,也为他们感到幸运。


祝福澳洲,祝福澳洲成长的每一个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