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51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20-06-06
《素问.痹论》(三、补充说明,五脏痹的病因病机及症状)

【原文】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
淫气忧思,痹聚在心;
淫气遗溺,痹聚在肾;
淫气乏竭,痹聚在肝;
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
   下面又具体的讲了,说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这个阴气,是指的精气,五脏的精气。
   五脏的精气平静、安静就可以藏神,如果它躁动不安,不能平静,就可以使神气消亡。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这个概念我们在讲《生气通天论》倒是也讲过。它是讲"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问题。它都是讲的清静,清静就是讲的正常,这个“阴气”就是讲的五脏之气,五脏之气正常、平静,阴平阳秘则神藏,五脏主藏神的嘛,心固然主藏神,但是按五脏归类来说,五脏都藏神。所以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五脏之气躁动不安,五脏之气争而不和平,那就会使得神气消亡。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这是讲的生理和病理的问题。生理的时候,就不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躁则消亡的时候,就容易受到外邪而成为不同的痹证。 联系到本篇,是应该这么看这两句话。
   那么
“骨痹不已,传与肾”,它得先有肾气伤才传与肾。
“皮痹不已,传于肺”,也得有肺气伤了,皮痹不已才传于肺。
   所以说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和前面联系起来,应该这么理解。也就是说,五脏之气,安静的时候,就不受到邪气的侵入。尽管是骨痹,也未见得能传入到肾而成为肾痹。尽管是皮痹,它可以传入不到肺,成不了肺痹。
   当如果躁则消亡,五脏之气不调和,躁就是和静相对而言,不调和,不正常,那么就消亡。正气消亡,五脏之气消亡,就可以产生五脏之痹。
   同样的,肠胃也是这样,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自倍,肠胃伤了,就可以得到肠痹,胃痹。六腑也可以出现痹证。
   上面说五脏六腑之痹,但是只讲了五脏,并没有谈六腑。如果是饮食自倍,伤了肠胃之后,其实六腑也可以出现痹。哦,六腑有一个胞痹。六腑之痹没说全。同样的是说六腑如果是失调,邪气才能侵入而成为六腑之痹。
   “饮食自倍”就是肠胃痹的一个前提。如果饮食不自倍,肠胃功能正常,他就不容易得痹证。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 “淫气”,这是指的脏气失和的,失和之气成为淫气。不是外邪,而是脏腑之气失和了。它也成为淫气了,也成为邪气了。脏腑之气导致人的喘息,往往是痹聚在肺,是由于肺气不能通畅了,影响到肺了,

“淫气忧思,痹聚在心;”- 出现忧思的这个症状,影响心神了,这个痹往往是在心,心藏神嘛。
   那就是前面讲的心痹,前面讲的肺痹,和我们这一段一个联系起来看。当然,肺痹上边有喘,心痹上边有心烦。“烦则心下鼓”,“厥气上则恐”,这不单是恐,而且除了心痹,还可以有忧思,补充上一段的记载。忧思出现,这常常是痹聚在心的表现。

“淫气遗溺,痹聚在肾;”- 淫气遗溺,常常是痹聚在肾的表现。肾痹,可以出现遗尿,肾气虚了不能够气化,关门不固了,所以出现遗溺。《至真要大论》讲“诸厥固泄”,泄,也包括小便的不禁,在那个“诸厥固泄,皆属于下”,是由于肾气不固,所以淫气遗溺,痹聚在肾。

“淫气乏竭,痹聚在肝;”- 在《太素》“乏竭”二字,是作为“渴乏”,这个教材有注释。看注释24,《太素》作渴乏,森立之《太素考注》说,“渴乏者,渴燥匮乏之义。内渴乏,故引饮甚多也。(喝水喝得多)。是亦邪结饮闭在肝(经)之证”。
   乏竭。上面不是有吗?肝痹,不能疏泄,水液代谢失常,有口渴、多饮、数小便这类的症状。所以说“淫气渴乏,痹聚在肝”。这和上边所说的肝痹的症状相一致。

“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脾主肌肉,脏腑之气淫乱,导致肌肉的损伤,消瘦。肌绝,指的肌肉消瘦、肌肉消损。痹聚在脾,这是脾痹。

   上面一段讲的五脏痹,包括肠痹和胞痹。现在讲的这段,又进一步补充了上面那一段,是说先有脏腑之气功能的失常,才容易受到痹邪的侵犯,由于五脏之气紊乱了,那就成了淫邪,所以成了淫气,引起不同的脏腑痹证,又出现一些新的症状。补充了上一段的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