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脉度第十七

 mbqymbqy 2021-08-14

图片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

篇名与要点

营气,是水谷化生营运于脉中的精微物质。本篇系统地论述了它的来源、性质和运行的规律,因此篇名“营气”。

图片

原文与译文

(原文)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译文)黄帝说,营气能在人体发挥重要的作用,人们摄入的食物是其关键。食物入胃,经过脾胃运化之后,其中的水谷精微之气传到肺,通过肺的输布作用流动并充溢在体内,营养脏腑。同时,还分散的充溢在四肢百骸及皮肤肌表。而水谷精微中精纯的精华物质则运行于人体的经脉通路之中,流动不息。人体摄人的水谷滋养周身的过程就这样终而复始的循环,就像天地日月的规律一样。

(原文)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颛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①之窍,究于畜门②。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译文)营气的运行,起始于手太阴肺经,流注到手阳明大肠经,沿手阳明经上行到面部,在面部进入足阳明胃经,沿着足阳明经下行,到达足背,行至足大趾间后,与起始于这里的足太阴脾经相合。沿足太阴脾经向上行,到达脾脏。从脾注入心中,沿着手少阴心经从腋下循小臂注入小指尖,合于手太阳小肠经,然后沿着手太阳经上行,越过腋窝,向上出颧骨的内侧,经过眼睛的内眼角,上行至头顶,再向下行至颈项部,在此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沿着脊柱向下经过臀部,向下一直到达足小指尖,行至足注入足少阴肾经,并沿着足少阴经到达肾脏。经过肾脏注入心包络中,并向外散布于胸中,沿着心包经的主脉从腋下出,循臂下行,从小臂内侧的两条大筋之间注入掌中,达到中指的指端和无名指的指端,并在此合于手少阳三焦经,上行注入两乳正中的膻中穴,并散布于三焦,从三焦注入胆,出胁部,注入足少阳胆经,向下行至足背上,又从足背注入足大趾间,合于足厥阴肝经,上行至肝,从肝再上行注入肺中,向上沿着喉咙,进入鼻的内窍,终止于鼻的外孔道。而其循行的支别,再向上沿着额部上行至巅顶,向下沿颈项部下行,循脊柱两侧继续下行,进入骶骨,这正是督脉的循行路线,继而环绕阴器,再向前向上经过阴阜部的毛际之中,上行进入脐中,再向上进入腹中,上行进入缺盆之中,再向下注入肺中,再次进入手太阴经,也就是下一个循环的开始。这就是营气的循行路线,是气血循行的常规。

【注释】

①颃颡[háng sǎng],颃颡为咽上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亦即软口盖的后部,此处有足厥阴肝经通过。

②畜门,指鼻的外孔道。

网文摘要

营气的循行路线虽然与十二经的循行顺序基本相同,但是十二经的循行是始于手太阴肺经,最终由足厥阴肝经注人手太阴;而营气是从手太阴出,循行一周,到达肝经后,经任、督二脉再进入手太阴的。因此营气的循行不仅沿循十二正经,还有任、督二脉,总括了人身的阴阳之气,体现了营气在人体内全面的濡养作用。

其实,营气即为人的脾胃之气,观察一个人的脾胃之气是否充足,主要看两点,第一,是看鼻头,凡是脾胃之气足的人,鼻头是有光泽的(有一些人鼻头出油,则属营养过剩了,有可能脾胃湿热),因为这个地方代表人的脾;第二,是看人手上的大鱼际是否饱满,凡是大鱼际肌肉不饱满,上面布满了网纹,一按半天弹不起来的人,大都脾胃功能都不好。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如果一个老年人,大鱼际塌陷,多半离死不远了。

凡是脾胃之气足的人,调理起来相对都很容易;反之,则很困难。所以,保持经络畅通,是营气得以能够周身很好的运行并濡养全身的关键。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

篇名与要点

本篇重点是讨论二十八脉的长度及其循行规律,故以《脉度》名篇。

脉度,是黄帝内经灵枢中的一篇重要的文章,其揭示的面诊规律,常被后人提及。经脉分布于头身四肢,既纵横交叉又相互衔接,而且各有起止点和循行路线,因此,手足六阴六阳与任、督、跷脉等二十八脉,都有一定的长度,其中以足之六阳经为最长,手之六阴经为最短,合计总长十六丈二尺。本篇在讨论脉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经脉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是其中的主要论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指出跷脉的起止点与其通路,以及男子以阳跷为经,阴跷为络,女子以阴跷为经,阳跷为络的道理。

实际上,具体到每一个人的经脉长度的绝对值肯定是不同的,因此,这里所说的脉度的重点并不在于其长度,而在于其运行的规律。而重中之重则是从人面部的七窍来查阅人体五脏的变化。

原文与译文

(原文)黄帝曰:愿闻脉度。

(译文)黄帝说,我想知道人体经脉的长度。

(原文)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

(译文)岐伯回答说,手的六条阳经,从手至头,每条经脉长为五尺,六条经一共是三丈长。

(原文)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译文)手的六条阴经,从手至胸中,每条是三尺五寸长,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六条一共是二丈一尺长。

(原文)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

(译文)足的六条阳经,从足向上至头是八尺,六条经共为四丈八尺长。  

(原文)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译文)足的六条阴经,从足至胸中,每条六尺五寸长,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六条共三丈九尺长。

(原文)蹻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

(译文)跷脉每一条从足至目的长度为七尺五寸,左右两条,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共为一丈五尺长。

(原文)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译文)督脉、任脉各为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两条合为九尺。

(原文)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译文)所有这些经脉合起来一共是一十六丈二尺长,这就是人体营气通行的主要通路。经脉的循行里,其分支出来并在经脉之间横行联络的叫做络脉,别出络脉的细小脉络叫做孙络。孙络中气盛而且血多的,应该立即用放血等方法快速地除去邪气,邪气盛的用泻的方法治疗,虚的服用药物来调补。

(原文)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译文)五脏精气的盛衰常常可以从人体头面七窍反映出来,

(原文)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译文)肺气通鼻窍,肺的功能正常,鼻子才能闻到各种气味; 

(原文)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译文)心气通舌窍,心的功能正常,舌才能辨别出各种滋味;  

(原文)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译文)肝气通眼窍,肝的功能正常,眼睛才能辨别各种颜色; 

(原文)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译文)脾气通口窍,脾的功能正常,口中才能辨别食物的各种味道; 

(原文)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译文)肾气通耳窍,肾的功能正常,双耳才能听见各种声音。

(原文)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译文)五脏的功能失于调和,与其对应的七窍就不能正常地发挥功能;六腑的功能失于调顺,那邪气就会滞留结聚而生成痈。因此,若是邪气留在六腑之中,那么属阳的经脉就不能和顺通利,阳脉不和顺,阳气就会发生停歇、留滞,阳气留滞,就会相对的偏盛。阳气太盛就会导致阴脉不通利,阴脉不通利,会导致血流停滞,血流停滞则阴气过盛。如阴气过盛,就会影响阳气不能营运入内,这就叫做关。如阳气太盛,就会影响阴气不能外出与阳气相交,这就叫格。阴阳二气皆过盛,不能阴阳调和、互相荣养,就叫做关格。关格是阴阳离决、不相交通的表现,出现关格,预示着病人不能尽其天年而早亡。

(原文)黄帝曰:蹻脉安起安止,何气荣水?

(译文)黄帝说,跷脉起于何处?止于何处?是哪一条经的经气像水一样的滋润、濡养而形成这一条经脉的呢? 

(原文)岐伯答曰: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译文)岐伯回答说,跷脉是足少阴经脉的支别,起于然谷之后的照海穴,向上经过足内踝的上方,直行向上沿大腿内侧进入前阴,再向上到达胸部进入缺盆,继续上行出于人迎的前面,进入颧骨连属内侧的眼角,合于太阳、阳跷脉而继续上行,阴阳跷脉二气相合,可以滋润目睛,若是脉气不能荣养眼睛,就会出现目张不合的现象。

(原文)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

(译文)黄帝说,阴跷之脉气只是行于五脏之间,而不能荣养六腑,是什么原因呢?

(原文)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译文)岐伯回答说,脏气的运行是不停息的,就像水的流动,日月的运行,永无休止。因此,阴脉荣养其对应脏的精气,阳脉荣养其对应腑的精气,也是这样如环无端的运行,没有起点,也无法计算它的转流次数。跷脉之气不停的流动运行着,行在内则营养五脏六腑,溢在外则濡养肌肉皮肤。

(原文)黄帝曰:蹻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

(译文)黄帝说,跷脉有阴阳之分,那么用哪一条来计算它的长度呢?  

(原文)岐伯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阴,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译文)岐伯回答说,男子计算其阳跷脉的长度,而阴跷为络;女子计算其阴跷脉的长度,而阳跷为络。一般计算的跷脉的长度为经脉,络脉的长度不在计算之内。

网文摘要

脉度这篇之所以有名,源自于其面诊的内容。很多人对面诊好奇,也有一些人,包括相当数量的西医都认为面诊没有科学依据,实际上,这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因为中医研究的是经络,研究的是活人,而西医研究的是解剖,是尸体,是死人。

面诊的问题,早在几千年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过详细的论述,这不仅有理论根据,而且有大量的临床实践的经验加以总结的。这里重点说一下,为什么很多小朋友会因吃药、注射、输液导致耳聋的问题。是因为药物伤了肾:'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伤了肾,肾就不和了,所以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

因此,我们家长,当孩子生病时,一定要知道药物的毒性作用,凡是药的说明书上写着,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的,一定要小心,因为肾是人体的过滤和解毒器官,我们吃进去的药,一定要经肾代谢,但如果药的毒性太大,肾代谢不过来,就会导致药物对肾的损害。很多家长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一生病就输液,最后把孩子的耳朵打聋了还浑然不知呢!去那些聋哑学校看看,有多少孩子是药物致聋的就明白了。

文源:罾事物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