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尧最早建都登基的地方——太原清徐尧城尧庙(附有航拍视频)

 酸秀才d3w0wg08 2020-06-06

先来看看这个尧庙的视频


太原清徐县有个尧城村

村里有座煌煌古建——尧庙

《明一统志》称:

帝尧自涿鹿徙都于此

俗名尧城

《山西通志》载:

后因水患迁都平阳

帝尧在尧城镇

旧传陶唐造历之所

故立庙

意思就是说

太原市清徐县尧城村

是尧帝最早立国建都的地方

后因水患迁都至平阳(临汾)

1953年,考古学家在清徐县都沟村

发掘出与尧舜禹时代对应的龙山文化遗存

该遗存分布在长1公里

宽100米的坡地上

是尧帝早期建都清徐尧城的重要佐证

清徐尧庙南向

呈方形布局

最重要的建筑尧王殿

传说是在帝尧"宫室"遗址上建造

尧王殿是重檐歇山顶建筑

通宽五间

在古建筑上有重大价值

称"无梁殿"

大殿内是一铺藻井

没有常见用于支撑的柱子

也没有设天花板

藻井用斗拱出跳的形式攒成

遮挡住了上层的所有梁架结构

使得其上层非常神秘

这种“井盖型”曾经大量出现

在元明时的山西方形古亭上

是难得一见的大木作结合

小木作缔造出的古建筑精品

从考古测绘图看

帝尧殿上层的梁柎断面除了方形、八角形外

还有不规则的圆梁 显然是元代手法

从屋顶的举架坡度看

帝尧殿举架较陡峭

属于中晚期建筑特点

与清代的《营造则例》基本符合

显然这是一座元代创建

明代重修清朝补缮的古建筑

兼有三代特色。

据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西逃时

在此驻跸

还到帝尧像前顶礼膜拜

留下许多轶闻趣事

由于该庙太古老了

以至于石碑都风化

上面字迹完全看不清了

尧王殿隔壁是观音堂

挂着牌子却是圣母殿

里面很多善男信女的

各类供奉

而且现在有僧人居住

所以内部不让拍照

这座二层阁楼式古建

下面是窑洞型

上面是阁楼

很有特色

观音堂旁边还有一个阁楼

叫奶奶庙

里面有几处壁画

描绘了圣母出行

衙役开道

百姓迎接等图像

人物服饰是按明代汉人服饰绘制的

但从笔法和设色上看

具有明显的清代壁画特征

画工虽称不上高超

但在一座乡野小庙

能有此壁画保留也属不易

房檐下的墀头

见证了这座古庙的沧桑

下面是尧庙里的戏台

废弃的戏台上

雕梁画栋斑驳陆离

旁边农人正在收拾玉米

一派生活气息

清徐尧庙可以说

是散落在乡野间一处明珠

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等待我们去发现了解

例如为什么在祭祀儒家尧王的庙里

会挤进来佛教的观音和

道教的奶奶庙?

这种另类的融合背后

隐藏了什么古代社会密码?

尧王殿的威严

与奶奶庙的世俗

搭配成一道奇异但又有趣的风景线

这种对仗背后

又包含了古代社会什么积极的生存智慧?

为什么它的戏台叫“昭格楼”?

这个名字背后有什么深刻含义?

现在春暖花开了

带上孩子跟探花郎一起去

探访一下这些具有珍贵价值的古建吧

4月14~15日周六日太原访古深度游学拍摄活动启动。

4.14游学景点:南线(三个国保)

       晋祠~隐藏千年的秘密

    (宋代大殿)

       明秀寺~壁画里的天龙八部

    (明代壁画)

       永宁寺~敦煌都没有的佛国山水

    (明代壁画)

       清徐尧庙~遗落在乡间的明珠

    (明代古建)

(备选点:蒙山大佛,晋源阿育王塔)

4.15游学景点:北线(三个国保)

       窦大夫祠~孔子心交的朋友

    (元-明代古建)

      土堂大佛~窑洞里的大佛

    (明代雕塑)

      不二寺~壁画里的过去与未来

    (明代壁画)

     青龙镇~王氏晋商崛起的秘密

    (复建明清古街区)

(备选点:阳曲大王庙)

感兴趣的朋友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报名咨询

进来的朋友

如果想关注本公号

观看以往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