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那些考试舞弊的官员最后都怎么样了

 飓风居主人 2020-06-06
清朝那些考试舞弊的官员最后都怎么样了

   网曝2018考研数学现“神押题”,考生怀疑泄题,相关部门表示会核实,若属实,警方将介入。其实,历朝历代,试题外泄,都属于违法违纪,朝廷对于舞弊者,皆严惩不贷,不管是位极人臣,还是王室贵族,绝不会留情,一些官员,甚至为此失去生命。
   科场的积弊,由来已久,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久治不愈的顽疾。清朝顺治十四年,顺天乡试期间,有人发现正考官曹本荣,副考官宋之绳,同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竟然团体作案,考试前他们已经拟好录取名单,阅卷只是走形式而已。发榜之后,考生自然不服,于是集体上访,顺治立即令都察院严查,结果李振邺等人受贿属实,“爵高者必录,爵高而党羽少者摈之;财丰者必录,财丰而名非夙著者又摈之”,于是,顺治下旨,将李振邺、张我朴、蔡元禧等七人斩首,不仅如此,还没收了他们全部家产,父母和妻儿都遭流放。
   可就是如此严厉惩罚,还是会有人顶风作案。同年,江南乡试又出现徇私舞弊现象,方猷、钱开宗被任命为江南主考官时,顺治曾经向他们提出过警告,希望他们敬慎秉公,倘所行不正,决不轻恕。可是,这两人根本不把皇帝的话放在心上,且存有侥幸心理,期间,他们利用考官身份大肆敛财,收受贿赂,为当地达官贵胄行方便之门。最终,在顺治帝的严旨催促下,方猷、钱开宗被正法,并没收家产,同考官十八人也全部处以绞刑。行贿的举人方章钺等八人,各责四十板,没收财产,全家流放宁古塔。审理此案的刑部尚书、侍郎等也因玩忽职守被处分。
   康熙五十年(1711年)江南乡试,发榜之日,夫子庙江南贡院门前聚集了数千人闹事,考生质疑此次考试录取不公,贡院门前甚至被贴上对联:“一经岂有一金之妙,多才不如多财之灵”。当时疯传两江总督噶礼和副主考官赵晋舞弊,接受考生贿赂,街头巷尾,顿时流言纷纷。康熙派江苏巡抚张伯行彻查办案,后来,泾县知县陈天立畏罪自杀,副主考赵晋、句容县知县王曰俞、山阳县知县方名被判斩立决,行贿的考生吴泌、程光奎等被判绞监候,等候处决,主考官左必蕃、总督噶礼被革职查办。
   雍正年间,大学士俞鸿图奉命负责出试题并担任科举主考官,本来他是一位公正清明的好官,可惜被私欲贪婪的家人连累了。俞鸿图有一位年轻的小妾,这位小妾和家里的仆人狼狈为奸,想出了卖试题给考生的发财之路。先有小妾事先抄好试题,家仆悄悄拿到,再拿出去倒卖给需要的考生。
   随之而来的后果是,不学无术的有钱人都被录取了,莘莘学子苦读寒窗却得不到公平公证的机会,一时间,社会舆论纷纷指向俞鸿图。不久,河南巡抚王士俊根据此事弹劾俞鸿图,雍正派户部侍郎陈树萱会同河东总督审理此案。会审期间,俞鸿图的小妾和家仆都承认了卖题敛财的事实,俞鸿图固然无辜,却百口莫辩,到了这个时候,没人再相信他是清白的。雍正十二年三月,刑部拟定俞鸿图死罪,他的父亲户部侍郎俞兆晟也因此被牵连入狱。
   雍正派侍讲大学士邹升恒前往无锡,对俞鸿图执行腰斩。邹升恒是俞鸿图的亲家,他亲眼目睹俞鸿图死时惨烈,当时,俞鸿图被拦腰斩为两截,并没有立即死去,用手指沾血,在地上连写:惨惨惨惨惨惨惨,七个血淋淋的大字,以示抗议,在场者无不毛骨悚然,邹升桓心痛不已,把俞鸿图腰斩时的惨状上报给雍正,雍正听后,心生恻隐,从此下令废除腰斩酷刑。
   1858年,北京顺天府按例举行乡试。考试结果张榜公布,有个叫平龄的人竟然得了第七名,这人是个混混,胸无点墨,泡戏园子,喝茶打牌才是他的职业。这次考场必然有黑幕,御史孟传金上书朝廷,奏称顺天乡试有舞弊行为,根据就是“平龄朱墨不符”。
    什么叫“朱墨不符”呢,解释一下,唐朝以后,为了防止官员徇私舞弊,规定考卷一律“糊名”,正如现在阅卷掩盖考生信息。可“糊名”不能完全避免舞弊,因为考官和考生之间还是可以通过卷面笔迹或者作记号来互相勾结,针对这个问题,到了宋朝,朝廷又建立了誊录制度,考生用墨笔作答的原始考卷称为“墨卷”,考完试后,有专门人员将墨卷糊名、编号,然后交给负责的抄写人员,抄写人员用红笔重新抄写一份答卷,新卷子叫作“朱卷”,在此,誊抄人员抄写的朱卷必须与考生的墨卷完全一致,不得擅自改动,之后,将会有专门人员负责校对,确认无误后分别封存。墨卷存入档案,朱卷交给考官审阅。考官们评判朱卷后,再根据朱卷上的编号调出墨卷,撕开糊名,查看考生信息。这个过程是透明的,要当众开封,当众填写姓名,当众放榜公布。
   看到“
朱墨不符”的奏折,咸丰意识到问题严重,立即责令会审此案。这一查,还真查出了问题。平龄的试卷,其墨卷内草稿不全,朱卷内有7个错别字被人改动过。另外,还查出有错误的试卷达50份,有一个考生试卷错别字多达300多字竟然也在中举之列。
   之后平龄被提审,意外死在狱中。成丰下旨彻查到底,共有91人受到处罚,波及国家各个部委以及亲王宗室,其中,牵出柏葰腐败大案,柏葰是两朝重臣,一品大员,他是清代唯一一位因科举舞弊被处死的副国级官员。
   乱世用重典,在清朝考试舞弊,无论
小苍蝇还是大老虎,都是走向不归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