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秋试一场寒

 冬窗事发 2022-12-05 发布于北京

要论时运,奕詝应该算清代皇帝中最差的一个了,他于道光三十年(1850)春天继位后,还来不及打理父亲留下的烂摊子,年底洪秀全就在广西金田起义了,京师震动。

咸丰元年辛亥(1851),洪秀全在永安城诏封五王,自称“天王”,太平军迅速壮大。

二年壬子(1852),叶赫那拉氏入宫,封为兰贵人。

三年癸丑(1853),太平军攻入南京,建都并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小刀会在上海、福建等地起义;兰贵人晋封懿嫔。

四年甲寅(1854),英外相以《南京条约》满十二年为由提出修约,涉及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等要求。

五年乙卯(1855),清军与太平军陷入僵持,黄河改道。

六年丙辰(1856),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西林教案”为由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懿嫔生下皇长子载淳。

七年丁巳(1857),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

到咸丰八年(1858),先是在英法联军强攻之下,天津大沽失守,清廷与英、法、美、俄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权大幅丧失;同时沙俄窥视东北,胁迫签订《中俄瑷珲条约》,获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不久湘军又遭太平军重创。

是年戊午,大清的国运显然已跌入了底谷。然而上述历史事件,今天的我们可以从课堂、网络、书本,甚至小孩口中一一获知,但若处在信息闭塞,严重集权的清朝,又如何能知晓紫禁城内的秘闻呢?

单说戊午年这些丧权辱国的大合同,倘若于街上传开了,岂不要天下大乱?

"咸丰鉴赏"玉玺

然而在中国,没什么问题是“三十六计”解决不了的,比如这次节骨眼,清廷果断采取“围魏救赵”,有效稀释了舆论和民怨。

战国时魏国进攻赵国,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军在孙膑建议下直接进攻魏本土,魏军被迫将主力从赵撤回,赵国解围。放在今天,好比坊间传闻某领导涉嫌贪腐,各路媒体接到指示后纷纷放出重磅娱乐新闻,让贪腐话题降温。

“赵国”是攻防焦点,是陷入危机的贪官,在戊午就是咸丰政府。“魏国”是犀利的攻方,是贪腐丑闻,相当于《天津条约》这类既成事实。那么此刻,咸丰若要抵消“魏国”,就必须要找到盟友“齐国”,那便是花边新闻,是能让百姓议论纷纷、热血沸腾,甚至废寝忘食的一个话题。

话说大沽失陷是在咸丰八年农历四月,后来五月就诞生了《中俄瑷珲条约》,六月便是几份《天津条约》的落实。

七月,各种消息不胫而走。

接着在八月初八这天,一场轰轰烈烈的顺天府(北京及近郊)乡试终于如期举办。

有多热闹?

作为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石,科举本就是头等大事,唐太宗曾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流露出对人才的向往。况且大清国运至此,科举更要大办特办,由考官团队可见一斑。

这主考官,乃是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柏葰。

清军机处是所有军国情报的唯一通道,军机大臣一般五人左右,妥妥是常委级别,户部尚书又相当财政部部长。这便是主考官,时人尊称柏中堂。

副考官朱凤标是清廷主战派,时任刑部尚书,相当于今司法、公安一把手;另一副官程庭桂是督察院左副都御使,相当于中纪委二把手,有监察、弹劾百官之权;同考官是翰林院编修浦安,负责协同阅卷。

放榜这天是九月十六,有人欢喜有人忧。

考官们也如释重负,因乡试顺利,柏葰还被提拔为文渊阁大学士。清朝三殿三阁,文渊阁乃三阁之首,大学士就相当于总理或常务副总理。所以在咸丰八年九月,柏葰职称就变成了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军机大臣,妥妥的军、政、财三套班子兼顾,大权在握。

然而几日后,也就是柏葰还沉浸于升迁的喜悦中时,咸丰的龙案上出现了一道奏折,署名“江南道御史孟传金”。

再几日后,有关“科举舞弊”一事就已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可谓甚嚣尘上。

这便是清代三大科场舞弊案之一的“戊午科场案”,其关注度和影响力,在当时已大大压过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身,及其后续和约等相关恶劣事件。

话说江南道御史孟传金,此人在行政上属于督察院“右副都御使”,与副考官程庭桂同级兼有竞争关系。而他上一职务正是负责国家科举的礼部侍郎,在礼部绝对树大根深。

所以在开榜前,孟传金就被线人告知:顺天府乡试第七名举人平龄,此人在入闱(考试)时间被发现在某处串戏,故必有抢手顶替。

当晚,孟传金就拟好奏折递向了北京。

在明清两朝乡试、会试中,为防止考生作弊,或与考官串通,政府规定考生现场需用黑笔答题,即“墨卷”。墨卷上交后,再由誊录生用红笔统一格式、字体,删去考生姓名,把文章照抄一遍,称“朱卷”,据《明史·选举》:“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录用朱,谓之朱卷。”

考官阅卷阅的是朱卷,这就大幅降低了舞弊可能,例如考生考官互留暗号等伎俩。

清 北京贡院

等到填榜前(将录取者姓名写在榜上)一刻,每位准举人的朱、墨卷需对号拆封,由主考官在墨卷上审核签字,副考官在朱卷上签字,确认无误后送礼部封存,填榜。

回到案情,当时咸丰命人去礼部调取平龄的朱、墨卷复勘,发现两卷果然不符,悖谬之处甚多。

首先平龄是票友,本就违反了科举规定,按《清史稿·选举》:“乡试,倡优、隶、皂之家,与居父母丧者,不得与试。”其中“优”意指唱戏卖艺之人,何况还找了抢手。其次,试想一份经誊录生备份的朱卷,考官仍能辨出是平龄文章,甚至在填榜时再次确认,这就过于蹊跷了。

至此舞弊昭然若揭,矛头直指主副考官。

考虑柏葰等人乃朝廷重臣,咸丰就拜托载垣、端华两位铁帽子王,以及最为亲信的工部尚书肃顺,三人开始着手调查。

谁知当晚,已被关押候审的平龄竟离奇死亡,京城流言四起。

盛怒之下,咸丰责令肃顺等加速办案,于是三人就把同考官浦安连夜审讯,结果令人震惊。

这浦安本不清楚平龄事件,也许是“派驻组”的级别令他吓破了胆,便一股脑交代了自己所知的一切。

据浦安交代,兵部的李鹤龄入闱前曾来拜会,此人与自己同年科举,交情向来不错,就让他在阅卷时照顾一个叫罗鸿绎的人,试卷中有某某字样便是。而自己的权限只能将罗鸿绎初步呈荐,于是便连夜找到了柏葰的家眷,自己的老朋友靳祥,通过靳祥联系到柏葰。所以在填榜前,柏葰就私下将一位正牌举人拿下,填上了罗鸿绎的大名。出闱后,自己和罗鸿绎又先后去拜见了柏葰,留下不少银两。

此外,浦安还供出程庭桂之子协助多人往考场递纸条之事,程庭桂虽然现场制止,却也有知情不报之罪。

“咸丰八年戊午,顺天举人平龄朱、墨卷不符,物议沸腾,御史孟传金揭之。王大臣载垣等讯得正考官大学士柏葰徇家人靳祥请,中同考编修浦安房罗鸿绎卷。比照交通嘱讬、贿买关节例,柏葰、浦安弃市,馀军、流、降、革至数十人。副考官左副都御史程庭桂子郎中炳采,坐接收关节伏法,庭桂遣戍。”
-《清史稿·选举》

科举始于隋唐,至明清已成国家定制,主要分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乡试在各省省城(包括顺天府)举行,因办于秋天也称秋试,考生为省内各州县秀才,中试者称举人,第一称解元;举人可参加在京城举办的会试,中试者称进士;诸进士再由皇帝亲试,称殿试,殿试一甲(一档)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乡试考场


清《儒林外史》中有段“范进中举”的故事,作者通过对比范进常年落榜和突然中举后旁人态度的变化,完美刻画了一个趋炎附势,惟官是尊的社会风貌。

所谓“穷秀才,富举人”,只要成了举人,你的社会地位将瞬间提升。比如公堂之上,举人能和知县平起平坐,而平民就得跪着答话。那杨乃武中举后就敢在县衙墙上写诗来讽刺知县,不惧与官府结仇。

清朝三大科场舞弊案均发生在乡试阶段。

第一次是在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的顺天府科场,发榜后考生集体于文庙抗议,搞的满城风雨;

第二次是在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的江南科场,这是中国科举史上审理时间最长,涉案金额最大的舞弊案;

第三次便是咸丰八年戊午(1858)这次,作为主考官,柏葰成了清代唯一一位因科场舞弊而被处死的一品大员。据《清史稿》,柏葰、朱凤标、程庭桂三人于当年十月被革职,其中柏葰于次年二月遭到处决,一同处决的还有浦安、李鹤龄和罗鸿绎,至此案件告一段落。

临刑前,咸丰曾犹豫是否对柏葰开恩,但治事严苛的肃顺说:“取士大典关係至重,亟宜执法以惩积习。(引《庸盦笔记》)”才让咸丰下定了决心。

咸丰帝奕詝与爱新觉罗肃顺,君臣本有能力带大清走出困境,单说这次“计划之内”的科场案,不仅成功转移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民间舆论,也确实改变了自乾嘉以来官场贪污腐化的不良风气。可惜随着咸丰暴毙,肃顺也惨遭慈禧清算,历史翻篇。

针对科场,慈禧曾有“勤惯当差,莫要多事”的指示,随后各地开始涌现职业枪手,考官也明目张胆地买卖举人,时人曰:“此科场气运之所以终,而国之所以亡也。”

同治二年(1863)殿试第二甲有个名叫张之洞的,慈禧一看就想起了曾经的状元张之万,索性就破格提名为一甲第三名,即探花。

还有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1904),他本是榜眼,只因正牌状元朱汝珍名字里有个“珍”字,使慈禧想起了光绪的珍妃,便说“春霖”有久旱逢甘露之意,二人就被调了个儿。

次年意如科举寿终。

(完)

             匕

精 选 文 章 推 荐

真相 | 无为

 阝                

                              廴              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