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阳寻古游记

 陈仓道工作室 2020-06-06

早就有一个宏伟计划:退休后,走遍全国县城。要求是,在每个县城至少住一夜。现在退休了,首发汉中(4天)、勉县(4天)、略阳(3天)。

因这次旅行准备充分、行程从容、收获颇丰,故写此游记,与时间充裕的朋友们共享。

2019年3月26日 (东门楼、紫云宫、江神庙、南山塔)

8时许,我们从勉县乘长途客车前往略阳。乘车很方便,在距酒店不远的G108国道旁等车,招手停,中巴,从勉县到略阳票价18元。

这是一段我期待已久的行程。因为,从勉县到略阳的S309省道是承袭古陈仓道修建的。通过这一行程,我想看一看这段陈仓道的地形地貌。

汽车从古阳平关离开汉中盆地,沿S309省道进入秦岭山脉。随着汽车的前行,茶店、硖口驿、煎茶岭、接官亭……,这些早已在书本熟知的地方依次呈现,令人倍感亲切,犹如老友重逢。

10时许,至略阳。

我们住在新华宾馆,距东门广场不过百米。放下行李,前往东门楼。

略阳东门楼 摄影/刘希平

东门楼是略阳的标志性建筑,以前是略阳城垣中的东门。现城墙已没,仅存门楼。东门楼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11年),后代屡有修葺。

东门楼前辟有一片广场,供百姓休闲娱乐。广场上干干净净,一派祥和。广场西边立有一座大型浮雕墙,图文并茂讲述了略阳历史大事件,颇有文化气息。在这里感到遗憾的是,东门楼上一直着法治宣传横幅影响了照相的效果

沿广场西边的巷子西行,很快走到紫云宫。

紫云宫院内 摄影/刘希平

略阳以前是嘉陵江上游的重要港口,商贾云集,舟车辐辏。船帮们和商户们,为了祭祀祈福,协调关系,联络感情,休闲娱乐,先后集资修建了江神庙和紫云宫。紫云宫后修,故被称为“新江神庙”。

紫云宫始建于明末清初,后代屡有修葺,现在还没开发利用。走进紫云宫,院内只有一位看宫的师傅。我们说明来历。师傅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戏楼、钟楼、鼓楼和东西厢房。我对戏台上的木雕、彩绘很感兴趣,希望上台近观。师傅打开侧门,让我们登台参观。

12时许,离开紫云宫,前往江神庙。

江神庙大门 摄影/刘希平

江神庙在紫云宫隔壁,面对嘉陵江。略阳的水西门码头位于江神庙西北五十米处。江神庙始建于明末清初,后代屡有修葺,现建为江神庙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凭身份证参观。

江神庙戏楼 摄影/刘希平

江神庙中具有氐羌风格的建筑、木雕、彩绘引人入胜。战国时期,氐羌族群开始在略阳一带聚居、活动,延绵千余年,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氐羌文化的印记。

江神庙大殿 摄影/刘希平

江神庙大殿供奉着江神。研究者普遍认为,此处的江神为南宋抗金名将杨从义,百姓称其为“杨四将军”。

博物馆中设的略阳出土文物展、略阳历史人物传说及风物传说展和略阳情歌民歌展。这些展览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略阳故事。

院中摆放的石碑、石刻、老物件各有乾坤,令人驻足揣摩。

2时许,离开博物馆,方感到饥肠辘辘。

在一家饭馆饱餐后,在八渡河两岸转了一大圈,为的是看一看略阳的新城、老城。

4时许,到南山脚下,开始上山,前往南山公园。这是为了照相有意安排的时间。

南山不高,路修得挺好。边走边看景,不知不觉到了公园的高点。(只在半山腰。好像公园没有修到山顶的路。还是我们走错了路

俯瞰略阳城  摄影/刘希平

实如其名,南山位于略阳县城的南边。南山上是照略阳城全景的好地方,县城及周围地形尽收眼底,且照出的相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与地图方位吻合。

俯瞰略阳城  摄影/杨庆

略阳网友杨庆在南山上照过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略阳城全景。那些相片中可遇而不可求的云彩令人印象深刻。

山里气温低。此时的略阳还不是照相的好季节,花都处在含苞待放状态,花季还需时日。

关于略阳名字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我赞同来源于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明嘉靖《略阳县志》载:“此地为用武之地,曰‘略’,象山之南曰‘阳’,故名‘略阳’”。

略阳为什么是战略要地?站在南山上容易找到答案。

古人“因水成道”。略阳三水交汇,水多,故路就多。在城西,嘉陵江由北向南流过。这里的嘉陵江自古通航,上可达白水江,下可达重庆。在城东,八渡河由北向南流来,汇入嘉陵江。沿八渡河谷而来的陈仓道(在这段被称为“徽大路”)连接着秦陇。在城东南,东渡河由东向西流来,汇入嘉陵江。沿东渡河谷而去的陈仓道连接着汉中盆地和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确实是舟车辐辏、交通枢纽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曹魏,在这里建武兴城。这是略阳城建城之始,也是体现诸葛亮智慧的一个实例。诸葛亮建城于此,取嘉陵江水路,将大后方四川的军需物质运至,或转运至陇右;取沿八渡河谷的陈仓道可进攻秦陇;取沿东渡河谷的陈仓道可连通大本营汉中盆地及四川腹地。可谓纲举目张!

沿着步道前行,来到南山塔下。

南山塔  摄影/刘希平

南山塔,又称略阳塔,位于南山山腰处。略阳城地处嘉陵江、八渡河、东渡河三江交会处,地势低,易遭水灾,清道光30年(1850),修建此塔,以补风水,祈求县城平安。

也许是没到休息时间,公园里人很少,很安静。我们找了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坐下,静观日落西山。

2019年3月27日 (灵岩寺)

清晨,拉开窗帘,才知道正在下雨。

今天的计划是,上午沿嘉陵江、八渡河、东渡河周边游览;下午访灵岩寺。虽然下雨,但计划不变。

吃过早餐,我们打伞到岸边漫游。雨中的江河别有风情。

雨中的嘉陵江峡谷 摄影/刘希平

雨紧一阵,慢一阵,到中午彻底停了。

1时许,开始步行前往灵岩寺。高德地图显示,从东门广场到灵岩寺3.4公里。

沿公路进入嘉陵江河谷。公路靠江边出现了一条栈道,平坦、宽敞、随公路蜿蜒至远方。

灵岩路栈道  摄影/刘希平

公路的车不多。栈道上行人亦很少。当地人告诉我们,栈道1.6公里,走到头就是灵岩寺。栈道上建有供行人歇息的亭子和长廊,还有干净的厕所。行走在宛如山水画廊的嘉陵江大峡谷中,令人心旷神怡。

为略阳建此栈道的创意点赞

灵岩寺内山门  摄影/刘希平

3时许,至灵岩寺。门票8元。

灵岩寺又名药水崖,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该寺建在半山腰上。以前,乘火车过略阳时,常在火车遥望。

曾经的灵岩寺内山门

在互联网上见过灵岩寺内山门的相片。那时门上的匾额是“故道明珠”。我觉得“故道明珠”高度概括了略阳的地理、历史,所以,这次希望照一些“故道明珠”的相片。可到了内山门,匾额却被换成“灵岩”二字,”故道明珠”不知去向,深感遗憾 

略阳以前将"故道明珠“作为宣传口号,难道现在换了

灵岩寺内山门  摄影/刘希平

灵岩寺内现存碑碣、摩崖石刻多达130余通,素有“陕南小碑林”之称。

到这里游览,浏览碑碣、石刻是一件有趣但又很费时间的事。

石刻中有两通与古道密切相关:

一是“仪制令”石碑,刻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交通规则。石碑上部刻“仪制令”3个大字,下部刻“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竖排4行。

二是《郙阁颂》石刻,刻于东汉灵帝建宁五年(公元 172年),为纪念汉武都太守李翕凿石架木,修建阁道并重修析里大桥而书刻的。析里大桥位于今略阳徐家坪街口村的嘉陵江上,现已无迹可寻。《郙阁颂》同汉《石门颂》、《西狭颂》,合称“汉三颂”。

灵岩寺内  摄影/刘希平

”别有洞天“是形容灵岩寺的最准确的词。灵岩寺建在两个面向嘉陵江的天然大洞穴中。寺中的亭、台、楼、阁、造像都是依洞势而建,直至洞中。两洞穴有栈桥相连。游览其中,令人流连忘返。

站在洞口,俯瞰嘉陵江和宝成铁路,发发呆,也蛮惬意

5时许,离开灵岩寺。

此时天已晴朗,日落西山。沿栈道返回。栈道上锻炼、散步的人多了。一位老者看我们从灵岩寺返回,告诉我们,在这一带山中有许多类似灵岩寺的大洞穴。他说,他经常在这里散步,时常看见在悬崖上活动的岩羊。

回到县城,吃过晚饭,夜幕降临。

灯光把东门广场照得五彩斑斓。广场周边南山、凤凰山和八渡河边的景观灯亦争奇斗艳。我们走入广场散步的人群,过一阵略阳的夜生活。

2019年3月28日 (乘绿皮火车返程)

今日,乘火车6064返回宝鸡。6064是著名的绿皮火车,经常被《新闻联播》报道,从略阳到宝鸡7小时37分,票价14.5元。

因午餐要在火车上吃,我们买了几块核桃饼和一些水果,还有意将早餐吃得晚一些,吃得多一些。

我的早餐:一盘炒米饭;一碗罐罐茶。以前以为,罐罐茶是早餐,这次来到略阳才知道全天都有,且内容还各有千秋。在这里待了两天,吃过几种,味道都不错。离别之前,再过过瘾

曾经在勉县一家饭馆点餐时,我问老板有没有罐罐茶。老板认真地告诉我,罐罐茶是山里人吃的,这里人不吃。后来,我们在勉县还真没有找到罐罐茶,而到了略阳随处可见。这应与羌人曾经在略阳长期活动有关。罐罐茶源于羌人的饮食习俗,属羌族遗风。

11时许,乘6064火车离开略阳。

宝成铁路从略阳到宝鸡段基本承袭了古老的陈仓道。这次乘坐这趟站站停的慢车,一是想寻觅陈仓道的踪迹;二是想观赏沿途风光。

火车窗外的风光   摄影/刘希平

火车窗外的风光   摄影/刘希平

6064列车与普通车的设施基本相同。车上的人不多,只是逢站停,然后有提着或背着大包、小包的旅客频繁上下。车上还有沿途百姓卖菜、卖山货,挺热闹。这趟火车确实为沿线山区百姓提供了很多便利。

观一观窗外的风光,看一看上上下下的百姓,凑一车厢内的热闹,旅途丰富多彩。

秦岭火车站   摄影/刘希平

6时许,至宝鸡。十一天的“汉中寻古游”结束了。

刚离开了汉中盆地的花海,又走进了关中平原正在开启的春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