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说丨法国摄影师镜头下“昨天的北京”

 真友书屋 2020-06-06

一张照片即是一刻光阴,当你按下快门,它就一去不返。

阎雷(Yann Layma),1962年出生于法国。1985年他以自由摄影师身份来到中国,从此开始了近30年的中国拍摄之旅,他的作品全面呈现了1985年至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

那日松写到:在2019年夏天,阎雷回法国前,把他所有的图片都拷给了我。疫情期间,我没事打开硬盘里他的文件夹,翻到“昨天的北京”,一下便被吸引住了,阎雷的照片看过很多遍了,但单独欣赏“北京专题”这还是第一次,尤其是他拍摄的八十年代的北京,让我觉得即熟悉又陌生。

一个在我心目中理想化的乌托邦一样的八十年代的北京,怎么被一个法国摄影师拍得如此世俗化和生活化?仔细一想,也不奇怪,整个80年代我都是在北京的校园中度过的,在我的记忆里,八十年代就是残酷而充满希望的青春,混杂着憧憬、无聊、躁动、孤独,伴随着艾略特的诗歌、海明威的小说,港台流行歌曲,崔健的摇滚乐。

而真实的八十年代的北京的市井生活是什么样子呢?彼时的阎雷用一个外国人好奇的眼光,观察着记录着,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生动而美好的记忆,一个土里土气而又浪漫生机勃勃的照片中的昨天的北京。

一直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人们都很怀念八九十年代,后来我在一部电视剧的最后一段台词中找到了答案:怀念那个时期,怀念那个胡同,并不只是怀念年轻时候的自己,而是因为那里有爸爸的青春,妈妈的青春,朋友们的青春,和我所有爱着的青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