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名家曹宝麟, 写王羲之《兰亭序》, 这么规矩写字的, 不多了

 heshingshih 2020-06-07

绝大多数书法高手都临写过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么说吧,如果你想在行书方面有所深入,很难避过王羲之这关。特别是他的这篇《兰亭序》,更是成了无数名家取法学习的首选。

远了点说,唐代的这些高手,比如褚遂良、虞世南等人,都在《兰亭序》上下过不少功夫。同时呢,他们的临本同样又成了一个临写的上佳版本。在看不到王羲之真迹的情况下,他们的这些墨迹更是为我们学习王羲之提供了一个参考。

点击加载图片

近代高手,写《兰亭序》的也不少。我们也能看到不少名家的临写版本。比如陈忠康等人,都写得比较好。可是呢,即使是陈忠康临写的《兰亭序》,和原贴也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并不是那么地“像”。

点击加载图片

有没有临写的相对比较“像”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书法名家曹宝麟写的王羲之《兰亭序》。说实话,这么规矩写字的,不多了。

点击加载图片

看了曹宝麟先生临写的《兰亭序》,你有什么感觉?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比别人写的要“像”一些。虽然曹宝麟先生的用笔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但是在结体上,乃至整体的章法安排上,还是在尽力向原贴靠拢的,个人的想法不是那么多。

点击加载图片

这种尽力向原贴靠拢的临帖方法好不好?当然也挺好。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就是要想曹宝麟先生这样,别的先别想,先写出个差不多再说。当然了,曹宝麟先生的功夫很深,在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并不代表人家也是初学的水平。

点击加载图片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像”,并不是让你照着笔画在那描,而是要建立在笔法正确的基础上,而是要具有一定的书写性。有了这个基础,你的“像”才有意义。

点击加载图片

曹宝麟先生不光学《兰亭序》比较老实,在自己创作的时候,也是中规中矩。比如下面的这幅作品,用笔精到,传统功力很深,但是呢,总感觉缺少一点自己的面貌。也正是因为这个,很多人不太看好曹宝麟的书法,认为他只是跟在古人后面,没啥新意。

点击加载图片

新意确实要有。书法要出彩,不光技法水平要过关,还需要有“超乎其形”的妙处,还需要有一个用笔的意趣。就像苏轼说的那样:“作字要手熟则气神完实而有余韵。”

笔趣要有,新意也要有,可是呢,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对传统的精准把握之上。在创作的时候,你为了追求风格,可以写得不那么精到,但是呢,这个细功夫你要有。也就是说,你先要做到精和熟,然后才能谈其他。

点击加载图片

文章的最后,想咨询一下看到这里的各位:您感觉曹宝麟先生的书法怎么样?是不是真的有点太老实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