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教师光鲜亮丽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美丽的细河 2020-06-07
高校教师,尤其是在985名校当老师是很多人都羡慕的职业,让人联想到的是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还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高校教师光鲜亮丽的背后有你想象不到汗水和泪水!

今天在热榜看到了这个话题#41岁北大副教授谢铮逝世# 心里很沉重,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惋惜!正是干事业的年龄,却戛然而止!

谢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疫情期间曾参与疫情应对策略咨询,并受邀作为央视特约评论员解读介绍国际疫情防控进展,2018.06-2019.06曾被借调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

谢铮老师本、硕博都毕业于北京大学,代表性科研项目16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么人羡慕的学历背景和学术成果啊!真是天妒英才!

高校教师的压力非常大,让人羡慕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写论文、写基金、改论文、投论文,写结题材料,这一系列的工作的背后是你无数个夜晚的泪与汗!科研、职称固然重要,但身体更重要!没有好的身体还如何为国家做贡献?下面举几个我身边的例子:

案例一、我弟媳妇,华东五校硕博连读,在北京某211院校工作,几乎每天做实验都要到夜里11-12点,熬夜写论文,去年评上了副教授,但也是在去年查出来甲状腺Ca,幸好是早期,并且这个部位不太严重,但这也为她敲响了警钟。

案例二、我同学,当年一起读博士的同学,毕业后又做了两年博后,在北京排名前五的名校工作,由于面临着评职称(副教授)每天就忙着写论文、搞科研,都没时间谈恋爱,现在熬成了大龄剩女,身体还不太好,经常闹毛病。


案例三、我自己,当年读博期间评了副教授,还生了一个娃,在别人眼里博士学位有了、副教授职称也评了、儿女双全,很多人羡慕,但是整个过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记得我导师经常说读个博士掉层皮,但我觉得是丢了半条命。我的工作单位就是个很普通的高校,与一些重点大学相比压力要小的多,但是绝不是大家看到的就上那几节课而已,科研、课改、各种竞赛,一个都不能落下。

高校教师不容易,30-40岁的青年教师更不容易!科研、职称、家庭等各种压力,会压的你你喘不过气来,但你自己必须学会调整自己、善待自己,身体健康是数字1,没有这个1后面有再多的0也没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