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型教授”舆论的焦点在哪里?

 昵称72020678 2020-10-20

来源: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

高校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在一段时间内,不少高校一门心思教书的教师并不占据主流地位。

然而,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公布了2019年职称评审结果,从教已33年的理学院教师蒋华松如愿评上了教授。这是该校第一位“教学专长型”教授。据了解,蒋华松无一篇论文,也无一分科研,评教授靠的是他平时课堂教学的表现和成绩。(更多原文点击“教学型教授”的春天来了?还是昙花一现?》阅读)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名看懂经济评论作家对此文进行了深度解读。(评论内容精选自看懂App的解读)

王鹏

人民大学智能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看懂App评论作家

俗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同人有不同的做法,每个人专攻的方向不同。有的人专注于科研,有的人专注于传道授业,讲课讲的特别不错。还有部分人智库做得好的,还有人理论文章写的好,但是写得好的人也不一样,不可能都往一个轨道推。对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针对于这个客观情况,符合客观规律,因此,评定教学型教授这个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是必须这样做,否则一直是一套尺度标准肯定会有问题。通过这个“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又称为“测不准原则”,可以知道,任何一个指标,成为一个事物的指标之后就会失效了,那就失去意义了。

比如说原来领导政绩,依据GDP进行评定。但是当定好GDP之后,很多人为了追求GDP,无所不用其极,结果造成环境污染、结构失衡,GDP失效了。由此可知,倘若最后大家都追求那个数字,就丧失了其实际意义。道路可以多元,但是每个道路上的规则要制定清楚,要符合实际情况,并不是说不以科研水平或不以论文数量论。反过来,科研水平,以论文多少为标准,影响因子,这只是反映的一个方面,但是你一个老师到底好不好,水平怎么样,不能够一直用一个标准进行衡量。而且更主要的一点是,倡导跟国际接轨,但我们也要做出中国特色。建议如果有的老师是科研型的,那就用严格的科学方法去衡量他,有些老师是教学型的,而且影响力不同,所以无论是做智库还是写理论文章的,它的的衡量标准不一样。

对于这件事情,我们需要思考几个方面: 首先,当制定好制度,做好规则之后,那具体最后的这些评定细则的执行,有些高校部分可以下放给高校,有一些就需要相关的政府机构加强监管。 另外,建议应该出台关于科研类的老师、科研人员相关的自律行业组织,让科研人员等自律加入进去,然后动用社会化力量来进行设计和审查,让一些学术腐败、作弊乱象无处可寻。 最后,同时也应该加强日常的监管。除了职称评定之外,平时大家还要做好监查,还要查一查自律,有些学术称号儿不能是一言以贯之。一个职称不能一直跟一辈子,应该是动态平衡的过程。不是说你成为教授后,一辈子都在教授层级,不是说你发了几篇文章,写了几篇比较好的报告,永远都是教授了,对于教授考核时间可以长,但是不能说没有。必须具有日常的监督,日常的监测。 

司江伟

中国石油大学人才学教授,看懂App评论作家

关于教学型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评审,目前在国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形成了工作机制。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教学型教授、副教授在教学业绩方面的要求略高,而在科研方面的业绩要求低于其他类型(如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科研型)。

问题的焦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型教授、副教授的教学业绩如何评价?二是对他们的科研业绩要不要评价? 在当前科研化评价的主导下,基本上是把教学论文、教改项目、教学成果作为教学业绩的评价标准,而以学生获得感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尚未确立。

如果要评审教学型教授、副教授,就应该建立以课堂教学评价与专家随堂听课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真正把课堂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评出来。 基于高校承担的五大职能,对教师科研业绩的评价也是必要的。在突出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关于对教学型教授、副教授评审的科研业绩要求,我认为应按照不同层次高校、不同类型学科的实际做差异化处理,在标准上明显低于科研型教授、副教授的评审标准即可。 同时,也应建立教学型教授、副教授破格评审制度。对于极个别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可忽略科研业绩而直接晋升。 

薄尊娥

教育专家,《槐花林外是大海》作者,看懂App评论作家

这件事情的出现是一件好事,说明高校职称评选标准不再单一刻板,不再唯论文,唯学术,而是慢慢走向多元。 我觉得这是公平的合理的,因为人各有所长,有些擅长学术研究的教授,未必然就擅长教学,同样的擅长教学的老师也未必然就擅长写论文做研究。这也职称评选,你结果势必会大大激励那些在讲台上潜心耕耘而在学术研究方面不足的老师,激发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近几年来,不仅高校职称评选变得更加人性务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职称评选条件也慢慢放开,不仅论文不作为晋级的硬性标准,而且还为满10年满20年的农村教师专门开了中级和高级的职称渠道。这让原本晋级渺茫的农村教师看到了,希望也激发农村老师了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南大职称评选的特例,是开了一个好头,因为它激发正能量,体现了公平合理和人性化原则。由此推广开去,必将带来教育职称新一轮的讨论和改革。 


毕建欣

管理学博士,看懂App评论作家

这种做法值得提倡,但是提倡之余还需建立关于倾向教学型系统化评副教授的指标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有特例就执行,这是针对少数的教学型优秀教师,但是毕竟教学型高校教师是属于大部分人群,有一次特例,那么其他教学型老师势必也要这样考虑,但没规则,在执行过程没依据,这样会出现评价公平方面的问题。总之,这个提议非常好,但为了长期执行评价规则,一定要建立系统化教学型副教授评价体系,建议系统化评价指标中加上发表教学课改论文或者以其他方式分享拓展自己的教学经验,因为你的教学效果好,一定要分享给其他老师,这是一个体现。只有这样,路才会越走越远,才会越走越顺,愿高校教师在评副教授教授的路上,都能如愿以偿。 

肖松山

系统哲学家,教育梦想家,看懂App评论作家

目前,最需要纠正的是教学不属于学术范畴的流行性错误,从而为解决“重科研轻教学”这一通病奠定思想基础。我们认为,教学是学术的重要内容,教学组织或者机构也是学术组织。

首先,从学术起源来看。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取名academy(学园)。其次,从美国经验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卡内基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博耶首次提出了“教学学术”的概念。如他所言:“学术不仅意味着探究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而且意味着传播知识,我们把传播知识的学术称之为教学的学术。”并由此在美国掀起一场教学学术运动。最后,从我国法律规定来看,《高等教育法》第42条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可以看出,高等教育法明确教学属于学术事项。 

马超

《西藏,一场最美的遇见》作者,看懂App评论作家

正如文中所说,这一轮的舆论争议焦点主要是要不要发表论文。大家其实心知肚明,要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是需要作者自己交版面费的,而且这笔费用还不小。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真能推动科研进步吗?其实并不能。大量的发表论文,以及出版学术类图书,只是为了评职称。而那些真正具备教学能力却很少发表论文的教师,岂不是很吃亏?所以说,需要出台相关的评选审核标准。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热点热评来看懂!

7大领域资深专家重磅登场

深刻、独到、犀利的新闻解读等你来品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