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议 | 职称的尽头是副教授还是教授?

 学术进修 2023-05-08 发布于河南

如果你爱他,让他去评职称,因为高职称意味着更好的待遇

如果你恨他,让他去评职称,不死也能要他半条命

今天聊聊职称的尽头是副教授还是教授?

副教授和教授的区别

根据教育部和人事部联合发布的相关规定,把高校教师的岗位分为13个等级。教授岗位分一至七级,其中正教授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教授岗位包括五至七级。越往下级别越低,正教授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副教授是五级、六级、七级。

任职条件不同:

正教授:任讲师10年以上或获博士学位后已任讲师5年以上,教学成绩显著曾发表、出版一定水平的论文、专著或教科书,或在教学、科学技术工作方面有其他较大贡献。

副教授:任讲师5年以上或获博士学位后已任讲师2年以上,且具有本门学科系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教学成绩显著曾发表、出版一定水平的论文、专著或教科书,或在教学、科学技术工作方面有其他较大贡献。

职责不同:

正教授:是在大学里针对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开课、或授与学生专业训练,如科学和文学等领域。另外教授也必须深耕自己专精的学科,以发表论文的方式来获得商业上的合作机会(包括了政府在科学上的顾问、或是商业发明等),同时训练自己的学生将来有足够的能力与他们交棒。

副教授:培养造就一批博士后研究人员成为我校师资队伍的有生力量,学校设立的岗位。特任副教授对外可称为副教授,并可以此身份申报国家、中国科学院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教授是正高职称,副教授是副高职称,虽然差了一个等级,但带来的差异方方面面(工资福利、住房和科研经费等)。

科研经费

关于科研

怎样才能评上教授

过去:文革后开始评审职称,有些人没有一篇论文都可以晋升教授。那时只要在高校呆得时间够长,资历够老就可以了。

现在:为了控制教授的数量,后来晋升教授,条件就开始加码,教授的门槛开始提高了。只从发表论文的条件与要求来看,从三篇论文,到五篇论文,提升到现在的五年内十五篇核心期刊论文。从只要是正式期刊都可以,到要求是统计源以上期刊,再到只算核心期刊,到现在只看SCI,有些甚至要求只看国外出版的SCI期刊,还要有I区或II区的SCI论文。

升到副教授就躺平?

相比讲师,副教授的头衔有了“教授”二字,读起来响亮,听起来有面儿,在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上有质的飞跃。

随着学术地位的提高,副教授能做的横向课题、参与的学术讲座以及校外兼职的层次更高。

而且,从讲师到副教授一路走来已十分艰难。某网络论坛上,有网友发帖“统计下,各位青椒所在的院校,评副高,上述条件哪一类概率更大?”

国基+一区论文遥遥领先

很多青椒吐槽:评上副高才是真正的上岸职称越来越难评,难度越来越大,同事越来越卷是高校老师的共鸣。

奋力评上副高之后梦想中的“躺平”或许不会如期而至。身在其中,方知其味,升上副高之后,带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每年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主编或参与编写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躺平?笑话,根本不会给你躺平的时间。套用一句经典的名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或许你还会再努力一把向正高进发呢。

更多学术讲座、学术辅导、论文干货、写作技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