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热.泄泻.便秘.阴挺?脾气一升,诸证自除!

 中医药方便 2020-06-07

华医世界

“升发脾阳”说,是李东垣脾胃学说的理论之一。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不升清与胃不降浊往往总是同时出现的,那在临床中究竟哪个才是疾病的主要矛盾呢?

今天,小师妹分享的是北京市名老中医武荫南老先生临床运用“升发脾阳”治疗发热、泄泻、便秘、阴挺等典型医案4则,及其经验体会,供临床优秀中医师参考学习。

何谓“升发脾阳”?

李氏认为:

脾胃为人身升降之枢,同居中焦;

脾气升发,才能将水谷精气上输于肺;

胃气下降,才能将糟粕秽浊之气从下而出。

此是从脾胃本身升降运动而言。

从五脏六腑升降运动而言,亦无不与脾胃有关,诸如肝气之升,肺气之降,心阳之下潜,肾水之上交,皆赖脾胃以斡旋。

故李东垣云:清浊之气皆以脾胃出。

若是,则人体气机生生不息。

若七情内伤,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浊阴之气不能排泄。

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故李东垣特别重视调理脾胃升降功能。

补中益气汤就是以升发脾阳法则来调整脾胃升降功能的代表方剂。

脾气一升,诸证自除;

脾气一升,浊阴得降,诸证悉解。这就是升发脾阳的作用。

此方君以黄芪补气升阳以举陷;

人参、甘草补气健脾以为臣;

白术健脾化湿,当归养血以理气,陈皮理气以防气之重以为佐;

升麻、柴胡升阳明少阳之清阳,配合芪、参、草以补气升阳以为使。

补中益气汤“升发脾阳”的临床应用

01

 气虚发热

王xx,女,67岁

初诊日期:1976年10月12日。

主症:

身热不退三日,经西医诊为老年重感冒住院治疗,经输液加四环素点滴,体温仍持续38℃左右不降。

患者体质极虚,食量日不过稀粥二两。

语声如蚊,精神萎靡,自觉恶寒,气短烦躁。

舌淡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浮大,重按无力。

辨证气虚下陷,阴火上乘。

治法甘温益气,升发脾阳。

方药用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方。

方药:

黄芪30克,太子参10克,炙甘草10克

白术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

当归10克,陈皮10克,地骨皮15克

二十四小时连服上方药两剂,身热退至37.5℃;

又三日连服三剂,身热尽退,精神渐复,饮食稍增,出院调养。

按语:

患者年逾花甲,素体羸弱,发热而畏寒,精神萎靡,语声如蚊,舌淡、体胖齿痕,脉大无力,一派气虚之状。

气虚则清阳下陷,清阳下陷则水湿下流,水湿下流则龙雷之火上腾,故周身内外皆热。

每当是时,武荫南老医生即以升发脾阳之剂,效如桴鼓。

02

气虚泄泻

白xx,女,28岁

初诊日期:1962年5月23日。

主症:

患者泄泻半月,每日二至三行,少腹隐痛作坠,腰腹发凉。

前投参苓白术丸、四神丸稍止又作。舌淡胖,脉细无力。

辨证为中气下陷,脾肾阳虚,火不生土。

治法:补中益气,温肾燠土。

方药:

用补中益气汤加肉桂10克、干姜10克、补骨脂12克。

服上方药四剂泄泻即止,未再作。

按语:

本例火不生上,脾虚清阳不升,津液偏渗于肠而为泄泻。

李东垣云:形体劳倦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

遵《素向·至真要大论》“下者举之”之旨,升发脾阳则泄泻止。

03

气虚便秘

王XX,男,50岁

初诊日期:1962年6月5日。

主症:

半年来,大便秘而不通,无便意感,所下粪便并不干结,五至七日一行。

气短乏力,面色无华,纳少。

舌胖、苔薄白,脉大无力。

辨证为清阳下陷,浊阴不降。

治法以补中益气,升清降浊。

方药:

投补中益气汤加火麻仁15克。

服上方药三剂大便得畅,气短乏力亦减。

又投五剂,大便如常。

改服补中益气丸常服以资巩固。

按语:

患者面色萎黄,气短乏力,大便秘而不通,舌胖,脉大无力,属气虚无疑。

脾虚则清阳不升,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浊阴不降则秘而不通。

拟升发脾阳之法则清阳得升,清阳得升则浊阴降矣。

故气力增,大便亦通。

前例为泄泻,本例为便秘,其证有异,其治则同,何也?“异病同治”,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的重要法则。

泄泻与便秘,其证虽异,然病机皆属清阳不升。

前者为清阳不升,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为泄泻。

后者亦为清阳不升,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故为便秘。

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是也。

04

阴挺

刘x女,25岁

初诊日期:1962年6月17日。

主症:

素体虚弱。

现产后六月,分娩时曾子宫破裂。

半月来阴道有物下垂,触如鸡卵,卧则回,动则下,行动则少腹坠痛。

四肢无力,语言低微,气短,脉沉细。

辨证为中气下陷,无力系胞。

治法“下者举之”,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佐以固肾。

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桑寄生15克、杜仲12克、菟丝子12克、云茯苓10克。

服上方药十剂,精神转佳,气力亦增,阴挺已回,子宫复位。

唯持重物尚有坠感,改服补中益气丸巩固。

按语

本例由于中气不举而下陷,子脏失于固摄致成阴挺。

并有少腹下坠,语言低微,四肢无力,气短,脉沉细无力,此气虚也。

故投补中益气汤加固肾之品而子宫渐得复位。

补中益气汤运用于“升发脾阳”说方面甚广,无论内、外、妇、儿何证,必须抓住下列主症:

面色㿠白无华,精神倦怠甚至气短,语言低微,食少,自汗劳则更甚,舌胖,脉虚无力。

升清和降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有的是清阳不升而下陷,诸证叠起;

有的是浊阴不降,其浊阴不降是由于清阳不升,诸证蜂至。

升清则诸证除,升清则浊自降,浊阴降则诸证悉解。

故升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