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撒马尔罕

 昵称535749 2020-06-07

何按:

撒马尔罕是中亚最古老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在中古历史上非常重要。

在关于它的记载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撒马尔罕是中亚两河流域(河间地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城市,连接着中国波斯帝国和印巴大陆。

武则天时期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正月—655年十二月),唐朝在康国置康居都督府,故址即在撒马尔罕,当时称撒麻耳干,又称飒秣建。

约公元8世纪中叶后,大食势力东进,撒马尔罕逐渐衰落。唐玄宗天宝九年怛罗斯之战唐军被阿拉伯军击败后,此地成为大食领土。后来撒马尔罕曾经成为西辽花拉子模王朝和后蒙古帖木儿王朝的都城。从此永远脱离中原王朝的控制。

关于撒马尔罕的建城及得名,元耶律楚材《西游录》说:“寻思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饶故名之。” 

但是阿拉伯中古史地学家雅古特的《地名辞典》则对此另有不同的说法,兹摘录备考。

【雅古特《地名辞典》撒马尔罕条】

“穆法加在其《也门诸王历史中的信仰救星》川一书中写到:(公元9世纪?)

舍米尔·本·伊非利基斯·本·艾卜莱赫继承王位后,调集了十万兵马进攻伊拉克。(伊拉克国王)叶什塔西夫知道他兵多将广势力强大不得不臣服于他。

于是舍米尔又从伊拉克启程一路势如破竹向中国进发。当他的大军来到栗特时,该国军民奋起阻击并退入都城死守。他下令将该城团团围住令守城者惶恐不安。破城后他杀人无数并将城市摧毁。因此这个地方便被叫做“舍米尔罕”意思是舍米尔毁灭了它。

阿拉伯人将此地名变为阿拉伯语时,读作了“撒马尔罕”。

舍米尔又率大军开拔,下一个目的地是中国。但他和他的部下在途中因干渴而全军覆没连一个能报信儿的人都没能回来。

撒马尔罕自此后变成一片废墟。后来土伯尔·艾格兰一心要为死在中国的祖父舍米尔报仇,遂再次征调大批人马,准备远征。他率兵来到伊拉克,拜赫曼·本·伊斯凡德亚尔出城投降。

收取地租后,他继续向前来到撒马尔罕,发现此地荒芜人烟。于是他驻扎下来并下令重建该城直到将它恢复到先前最好的景象。

然后他继续前进来到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正如我们前面所讲,他在这里建立了吐蕃。

之后他攻入中国,烧杀抢掠俘获甚多,至于他返回也门的故事则说来话长。

【中国史书的译名】

在中国史书中,关于撒马尔罕城的记载颇多:

《魏书》称为悉万斤;《隋书西域记》称为康国。

唐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作康国。唐杜环《经行记〉作康国萨末建。

《新唐书》称为康国萨秣建。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作寻思干。《长春真人西游记》作邪米思干;《元史》作薛迷思加,明陈诚《西域番国志》、《明史》、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均作撒马儿罕。

《明史》:

“撒马儿罕,即汉朝罽宾地,隋朝曰漕国,唐朝复名罽宾,皆通中国。元太祖荡平西域,尽以诸王、驸马为之君长,易前代国名以蒙古语,始有撒马儿罕之名。去嘉峪关九千六百里。元末为之王者,驸马帖木儿也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