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您健康:养生就在当“夏”,中医治未病的奥秘

 我爱你文摘 2020-06-07

中华文明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在医学健康领域表现为古人与疾病斗争的史诗。中医药养生文化佑护中国人走过风风雨雨,保证数千年来国人的健康与繁衍昌盛。

要您健康:养生就在当“夏”,中医治未病的奥秘

中医养生的历史渊源

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期起,人们就在追求健康。火的运用是人类健康意识觉醒的之始,自此人类既增强了体力,又减少了疾病。另外,狩猎、采集以及其他的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慢慢的演化出了舞蹈等活动形式。以上这些是中医养生的萌芽状态。

当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周易》作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源头,其中包含着天人合一的养生学思想。这一点,在现代医学直到现代才出现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的出现,中医养生通过系统的总结上升到理论性的养生学体系即:生命观,天人观,形神观,预防观的养生观。

晋隋唐时期,宗教观与养生结合形成独特的生命观,生理观,病理观。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养生学的辉煌期,金元四大家对养生理论有了很大的突破,这也表现在大量的中医养生经典的出现。明清时期,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实践经验最终使养生成为系统、科学、完整的学科。

现代以来,随着国家的强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需求急剧增长,这也让中医养生学在维护人类健康长寿医疗保健上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要您健康:养生就在当“夏”,中医治未病的奥秘

中医养生的生命观

生命的本源是哲学、医学、物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关心的问题。中医养生的生命观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对宇宙本源的认知。生命本源于天地精气。父母精气构成了生命的先天之精。生命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寿命的长短,健康程度。同时,后天水谷精气以及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变化也时刻影响着人体内环境。先天之本和后天人体内环境的和谐统一决定了一个人的健康与否和寿命的长短。

要您健康:养生就在当“夏”,中医治未病的奥秘

中医养生的基本法则

①顺四时而养: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春、夏、秋、冬、四时对人的情志变化,气血运行,脏腑经络功能、疾病发生等均有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遵循四时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

②顺昼夜而养:自然界昼夜阴阳变化与人的阴阳之气相对应,应该根据阴阳消长,安排好日常生活作息,提高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③顺月之盈亏而养:人体的气血盛衰与月亮的盈亏直接相关,在虚实调补中尤其要注意顺应月之盈亏的变化而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

④顺地域而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体质有很大的影响。南北方地域的差异较大,养生要因地而行。

要您健康:养生就在当“夏”,中医治未病的奥秘

中医养生的基本方式

①精神养生法:“调神”、“养性”、“养心”,这是在中医“形神一体”的观念指导下,通过调节精神、舒畅情志、怡养性情,以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一种养生方法。

②起居养生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日常琐事,从小做起,养成习惯,形成规律,顺应自然使人体内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以达到祛病强身,健康长寿的目的。

③食药养生法:利用食物或药物来调整人机体的状态,以增进健康延缓衰老,这是时下最火的养生方式。食药养生要遵循五味调和,合理搭配,因人施食,顾护脾胃的原则,同时一定要注意食药养生的禁忌。

④传统运动养生:运用传统的导引、吐纳、按跷的方法进行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目的。

⑤针灸养生:通过针刺和艾灸作用于机体的经络穴位,以达到调理脏腑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⑥按摩养生:通过手和肢体的技巧,按摩人体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养生延年的目的。

⑦房事养生:房事是人的正常生理需求,适度和谐的房事生活是健康心理,生理的重要保证。主要原则:晚婚少育、房事清洁、行房有度、房事技巧、适龄独宿等等。

要您健康:养生就在当“夏”,中医治未病的奥秘

中医养生具体应用:夏季养生

夏天在中国传统节气中指从立夏到立秋,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体来说,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因此,夏季养生在起居、情志、饮食、运动等方面,都应该顺应夏天阳盛阴虚的特点,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①起居调养:夏三月,应该早起床,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适当晚些入睡,以顺应阴气不足。提倡适当午休,以补充睡眠,以适应养长之气。夏天,人体阳气外发,活跃于肌表,皮肤毛孔开泄,因此盛夏要注意防暑邪,长夏防湿邪。

②情志调节:夏日炎炎,容易导致人心烦意乱,因此宁心神尤其重要。夏天注意避暑,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对外界事物保持足够的兴趣。音乐、书法、垂钓等陶冶情操,调神健身。

③饮食调养:夏季气候炎热,暑热当令,心火易于亢盛。在饮食上宜食用寒凉、清心、泻火、解暑之物,比如:西瓜、香瓜、绿豆、赤小豆、苦瓜之类。但,切忌贪凉而暴饮冷饮、冰水、凉菜生冷瓜果。夏季脾胃功能减弱,容易出现食欲下降等,因此夏季宜食用清淡、少油腻、易于消化的食物,也可适当食用酸味食物,以开胃助消化。同时,夏季气候炎热,食物容易腐败,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④运动锻炼:日常运动要选择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之时,项目可选择广播操、太极拳、慢跑等。运动时,要适时补充水分,但不宜过量过急。

⑤防病保健:首先预防暑热伤人。注意预防中暑。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烈日暴晒;注意室内降温;保证充足睡眠;讲究饮食卫生。“冬病夏治”:对于季节性慢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痹症等阳虚证是最佳的防治时期。

参考资料:

《中医养生学》郭海英

《中医养生与食疗》陈岩

《医学营养学》黄承钰

《中医营养学》周俭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营养学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