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期的战争——秦的崛起与兼并魏韩的战略

 人类研究中心 2020-06-08

秦的强大起自孝公用商鞅变法。孝公继位时天下形势是"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皆以夷狄遇秦,屏斥之不得与中原之会盟。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周显王十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商鞅于当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公布新法,主要内容是:

①编制户籍,居民实行什伍连坐。

②奖励军功,依军功大小受爵,宗室无军功,不得入属籍。

③奖励耕织,致粟帛多者,免除赋役;怠惰者收其妻子为奴隶。

④招徕三晋农民垦田;

⑤合併小乡、邑集为大县。

⑥废井田,开阡陌封疆,承认土地私有。

⑦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是一场彻底的封建化运动,秦国随着这场运动的推进,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周显王十五年,秦攻占魏国少梁(今陕西韩城南),同时,夺取了韩国的上枳、安陵(今河南鄢陵县北)、山氏(今河南新郑县东北)三地。次年,秦派商鞅攻入魏的河东,一度占领了安邑。周显王十八年,商鞅又围攻魏的固阳(今陕西米脂县)。同年,又在武关(今陕西商县南)修筑要塞以对付楚国。次年,秦迁都咸阳,并东取函谷关。至此,秦已囊括了关中全部领地,控制着东进、南下的函谷关、武关两道雄关,成为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逐步展开了东进的战争。秦国东进的首要障碍是魏国。秦、魏两国的形势是"非魏并秦,秦即并魏。"秦、魏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秦自孝公时起就确立了兼并魏国的战略。

周显王二十九年,秦乘魏马陵之战失败之机,派商鞅率兵攻魏。魏以公子卬为将军,率兵迎敌。在两军相持中,商鞅设计引诱公子卬相会并俘虏了他,然后大败魏军。魏惠王见魏军屡败于齐、秦,而国内空虚,无力再战,被迫割河西之地向秦国请和。魏国领土日削,国力更趋衰弱。周显王三十年,秦又进攻魏的岸门(今山西河津县南),大败魏兵,俘虏魏将魏错。魏又一次遭到惨败。

周显王三十一年,秦惠文王即位。惠文王虽然杀了商鞅,但仍用商鞅之法,继续推行东进攻魏的战略。周显王三十六年,秦惠文王任命犀首(公孙衍)为大良造,率兵伐魏,在雕阴(今陕西甘泉县南),大败魏军四万余人,俘获魏将龙贾。次年,魏献阴晋(今陕西华阴县)向秦求和,秦更其名为宁秦。周显王三十九年,秦再次出兵围攻魏国河南的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曲沃(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等地,魏再次割河西土地向秦求和。

周显王四十一年,秦惠文王任张仪为相。张仪采取"连横"政策,派公子桑率兵攻占魏国的蒲阳(今山西隰县)。然后,张仪又劝惠文王把蒲阳归还魏,并亲自入魏,去游说惠王。经张仪游说,魏国把上郡15县包括少梁一并献于秦。次年,秦归还魏的焦与曲沃。周显王四十五年,秦相张仪派兵攻夺了魏国的陕城。至此,秦、魏两国之间的黄河天险已完全落入了秦国的掌握之中。两年后,秦又攻击魏的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平周(今山西宁休县西)。

面对强大的秦国,入魏为相的公孙衍倡导"合纵"御秦,得到东方各国的支持。于是,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推楚怀王为纵长,发动一次攻秦战争。义渠乘秦与五国构兵之时,在李帛大败秦军。但五国实际上只有赵、魏、韩三国出了兵,而秦在修鱼(今河南原阳县西)将三国联军杀得大败。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利用齐宣王攻燕,三晋救燕的机会,攻夺了魏国的焦(今三门峡市西)和曲沃(今三门峡市西南)。又在岸门(今河南许昌县西北)大败韩军,迫使韩国屈服。

周赧王七年,秦武王又进攻韩的大县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次年,破宜阳,斩首六万。韩国遭到惨重损失。秦兵还渡河取武遂(今山西临汾县境),修筑了城池。

周赧王九年,秦昭襄王即位(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

秦在昭襄王时代是对外大扩张时期,在对魏、韩的战争中,又取得了伊阙大捷和兵伐大梁的胜利。

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因为国内发生诸公子争位,国势受到一定影响。

所以,齐国孟尝君于周赧王十七年联合魏、韩二国,发动了一次三国攻秦的战争,历时三年,一度攻到函谷关。秦国被迫返回了魏国的河外封陵和韩国的河外武遂,三国始退兵。

后来,秦昭襄王用魏冉为相。魏冉转而采取争取齐国,打击韩、魏的战略。主动拉拢齐国,齐国为灭宋,也愿对秦和解,任用秦的五大夫吕礼为相,齐、秦两国由对抗转为联合。秦见联齐战略奏效,即转而向韩、魏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

周赧王二十年,秦派司马错率兵出武关,由穰邑(今河南邓县北)

攻陷魏的襄城(今河南方城县东北)。次年,秦又派兵进攻魏国的解邑(今山西解县),威胁安邑。韩、魏两国即派重兵进军宜阳,企图伺机夺回宜阳,巩固西部疆界安全。

同年,秦将向寿率兵攻韩的武始(今河南洛阳市西),左更白起率兵攻韩新城(今河南洛阳市南)。次年,韩王僖命公孙喜率韩、魏联军24万人救新城。秦相魏冉向昭襄王推荐白起代向寿为主将。白起为战国名将,他采取出奇制胜的策略,率秦军主力绕道韩、魏联军后方,把韩、魏联军压缩到伊阙山(今河南洛阳市东南龙门)的狭隘地段,一举歼灭,斩杀联军24万人,俘虏韩将公孙喜。并乘势攻占韩在伊洛地区的五座城邑,又涉河攻取魏安邑以东的地区。经此一役,韩、魏两国精锐损失殆尽,无力再战,从此只有听凭秦、齐等大国的摆布。

秦乘伊阙胜利之余威,于周赧王二十三年攻克韩国的垣(今山西垣曲县东南),次年又夺取了韩国的宛(今河南南阳市)、邓(今河南孟县西)和魏国的轵(今河南济源东南)。公元前290年,韩被迫将武遂(今山西垣曲县东)200里土地献给秦,魏也向秦献出河东400里土地。秦国侵入中原的势力,至此一发不可收拾。

周赧王四十年,秦在破楚拔郢之后,又以魏冉为将大规模进攻魏国,兵锋直逼大梁。韩王僖见魏如果灭亡,韩亦不能独存,遂命暴鸢为将率兵救援。魏冉又大败韩暴鸢军,斩首四万。暴鸢败走开封。魏冉连克魏国三城,魏王又命芒卯率军迎敌,也被秦军击败。齐襄王见魏连败,担心魏亡齐亦不保,不得已起兵救魏。秦军乘势在大梁北击败齐、魏军,斩首四万。魏不得不再忍痛割温邑向秦求和。次年,魏、赵攻韩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秦派白起率兵救援。白起大败赵、魏联军,斩首15万,魏将芒卯败走。魏被迫再把南阳(今河南修武县)献给秦国,秦兵始退。后来,魏在安-王时代,由于信陵君救赵成功,一度夺取秦的陶郡(即山东定陶)、灭卫和夺回河外部分土地。但随着信陵君被免职,河外的土地又得而复失。

周赧王四十九年,秦昭襄王改任客卿范雎为相。范雎曾向秦王献计说:"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也,譬如木之有蠹也,人之有心腹之病也。天下无变则已,天下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韩乎?"

于是,自周赧王五十年始,秦大举攻韩,连续四年,先后攻占韩的少曲(今河南济源县东北少水湾)、高平(即向,今河南孟县西)、陉城(今山西曲沃县东北)、太行山以南的南阳、野王(今河南沁阳县),并割断了韩的上党与本土的联系。

韩在秦频频打击之下,领土日益缩小。至战国末期,领土只剩下阳翟附近十数邑,韩桓王虽有王名,实际上不过一小侯而已。魏国的状况与韩一样,在战国后期,领地只有大梁附近数十邑,不过秦的一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