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三)——任重道远

 今世游 2020-06-08

昨天给大家分享了陈仕彬先生在中国山水文化高峰论坛上的学术演讲——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的第二部分:曲高和寡——当代人与山水画的隔膜,主要内容是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为一些历史原因,造成了传统精神的流失,。山水画,在教育高度普及的今天,反而变得更加曲高和寡。

今天给大家放送的是第三部分:任重道远——当代山水画家应有的文化使命感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陈仕彬先生精彩的观点吧!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

陈仕彬

三、任重道远

——当代山水画家应有的文化使命感

审视了当代人与山水画的隔膜之后,我们愈发深深感到当代的山水画家必须具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事实上,当代人与山水画隔膜加深的同时内心依然对读懂山水画充满着强烈的渴望。“成教化,助人伦”,儒家传统的艺术观正彰显出特殊的时代意义。当代的山水画家,担负着“正本清源”,让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魅力发扬光大并且将传统山水画进行“创造性发展”的历史使命。

艺术大观 |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三)——任重道远

潘天寿 《猫石芭蕉图》

“正本清源”的“源”不仅仅是山水画艺术层面上的“源”,不仅仅是明清,是唐宋,甚至是春秋,它更是中国哲学和美学之源,是对“道”的体认。如龙瑞先生所言:“我们所谓的'正本清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中国文化核心思想进行的还原。”而对画家而言,作品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当代的山水画画家,应该在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精神深刻体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创作,不仅表现天地山川的自然之美,还表现出画家的秉赋、襟抱和人格境界之美,从而让人们在山水画面前产生感动,产生震撼,产生共鸣,感受到艺术之美,进而感受到山水之美以及中国人生生不息感天悟地的人文精神之美,重新建立与山水自然的亲近与和谐的同构关系,最终深刻体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之境,感受“天地境界”,实现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自我超越。这才是山水画和山水画家在今天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而缺少这样的反思、体悟和承担意识,山水画的创作格调恐怕很难真正得以提升。

艺术大观 |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三)——任重道远

弘仁 《黄山图册》

山水画家除了通过自己的作品和人格精神“成教化,助人伦”以外,还应客观认识到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山水文化的衰微,特别是“西学东渐”后所产生的人文分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愈显尴尬,历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基因正流淌在自己的文化血脉里不被大多数山水画家和大众所认识,山水画几乎成为“高处不胜寒”的濒危遗产。客观上讲,阐述学的障碍及当代人人文基础的缺失,使人们很难从本体上体认中国山水画。因此,当代山水画家应承担起“教育和传播”的责任,“志道”,“弘毅”,真正担负起任重道远的文化使命

艺术大观 |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三)——任重道远

髡残 《层岩叠壑图》

艺术大观 |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三)——任重道远

李可染 《春风吹下红雨来》

艺术大观 |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三)——任重道远

黄宾虹 山水

THE END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第四点“上下求索”,明天在做后续的分享,那么咱们明天见哦!

艺术大观 |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三)——任重道远

陈仕彬 《禅林觅清净》

最后放上

董源的

《潇湘图》

给大家养养眼

艺术大观 |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三)——任重道远

艺术大观 |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三)——任重道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