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仕彬答艺录丨关于绘画的书法性,您是如何理解和把控的?

 月照长川 2018-08-18

陈仕彬答艺录丨关于绘画的书法性,您是如何理解和把控的?

陈仕彬_山水

问: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书画同源”的观念,在以毛笔为常用书写工具的年代,不需要刻意提倡“以书入画”。到了元代赵孟頫大力倡导的所谓“复古运动”,实际上就是希望人们重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元代尚且如此,时下更应如此,因为我们不仅抛弃了毛笔这种书写工具,还在抛弃传统文化的精神。陈老师向来注重线条质量,注重“以书入画”,于山水创作中写入很多行草的笔法,这在当代画家中实属不易。关于绘画的书法性,您是如何理解和把控的?

陈仕彬:所谓书画同源。起初,汉字就是最抽象、最简洁的中国画,之后,书法和绘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书画走在一起,是从开始的无意识逐渐发展到后来的有意识。书法的元素、书法的状态、书法的审美便引入画中,画也变得更加简洁耐看有内涵。

以书入画是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的差别。“用笔千古不易”,中国画历来注重笔墨。笔主要指的是对物象轮廓的描绘技法,是多种用笔用线的方法。但只有这些是不够的,书法的一波三折、提按顿挫,都是有节奏变化的,当把书法引入之后,整个物象马上就鲜活起来了。赋予了人文的东西,甚至是中华五千年的演变过程都承载其中,画面便充满生气,变得更有味道。中国画之所以耐看,就在于把书法的用笔、书法的线条、书法的意趣、书法的抽象全部引入其中。我们欣赏一幅中国画,要看作品有没有篆籀之气,有没有骨法用笔,有没有人文含量,看画家有没有二王功底,有没有练过篆书,有没有才情意趣,这些都能够从山水画里面感受到。

陈仕彬答艺录丨关于绘画的书法性,您是如何理解和把控的?

陈仕彬_山水

关于山水画创作,我觉得引什么样的书入什么样的画很重要。显然,楷书是不宜引入山水画的,但宋徽宗的瘦金体就很好地和工笔画结合在了一起。因为工笔的线条和瘦金体非常一致,以致于演变到今天,我们的工笔画若没有用瘦金体作题跋,就感觉气息弱了一些。当初,在创作《众山皆响》的时候,我就想一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线条将六七米高的巨幅山水支撑起来?楷书显然不合适,用草书就柔弱了,用隶书的话就有点刻板。最后,我选定了用大篆——特别是在画面中间和下方部位的山石体貌轮廓上,我基本上是以写篆书的状态进行挥洒创作。很多专家看了之后,感慨画里充满了篆籀的高古之气,认为这在绘画中是很难得的,尤其是巨幅山水。所以,中国画讲究引书入画,这是肯定的。至于用什么样的书体来搭配什么样的绘画,这就要根据画家的个人理解和修炼,在实践中去体悟、去磨合、去感受。

陈仕彬答艺录丨关于绘画的书法性,您是如何理解和把控的?

陈仕彬_山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