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东风院士谈心血管代谢疾病一级预防的根本措施,好落地易执行!

 edenclub 2020-06-08

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

而目前,全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严峻,冠心病、卒中近30年位列死因前两位,全球心血管疾病早死、伤残损失3.7亿DALYs;疾病负担增长了22%。在我国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预测到2030年,脑血管疾病(CVD)、卒中、缺血性心脏病所致死亡,将会比2013年分别增长22.3%、19.7%、42%;冠心病所致DALYs将持续增长,相比2010年增长52.4%。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三率”虽有提高,但仍低于欧美水平。成年人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且“三率”较低。

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方式不健康,如超重、体力活动降低,饮食方面高糖、高脂、高油,吸烟的情况普遍等等,均为心血管疾病的幕后元凶。

七项心血管健康指标预防心血管病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今年3月,八个专业委员会联合起草发布了《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它的核心要点为:

  • 终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管理,是心血管代谢疾病一级预防的根本措施;
  • 合理膳食,提倡保持“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
  • 保持充分的健身活动,减少久坐,合理选择运动类型;
  • 戒烟限酒,避免吸入任何形式的烟草,限制酒精摄入量;
  • 65岁以上老年人、代谢风险升高人群或慢性病患者,根据自身状况改善饮食、控制体重、选择多样化的身体锻炼活动;
  • 个体化风险评估与生活方式管理,促进心血管病早期发现及预防。

1

健身活动

最新调查显示,健身活动水平与CVD发病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中重度健身活动不达标,且久坐时间高于10 h/d者,CVD发病风险最高。在此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 min中等强度或至少75 min高强度有氧锻炼活动,或以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组合。若达到该推荐水平,CVD发病和死亡风险会分别降低26%和35%,而长时间维持此推荐水平,CVD发病风险会降低43%。

2

摄盐

盐摄入量荟萃分析显示,盐摄入增加,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也相对增加。降低食盐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更大。在我国盐摄入量虽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建议烹饪时少放盐,每天摄入食盐<5g(不超过啤酒瓶盖)。此外,鸡蛋摄入量与CVD风险呈U型关系,每周食用<1个和≥10个鸡蛋者CVD风险分别增加22%和39%。鸡蛋摄入过少,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摄入过多,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

3

饮茶

长期坚持饮茶的习惯对于健康获益很大,预防心血管疾病更是如此。日本Ohsaki队列、中国CKB等提示,东亚人群饮茶(尤其绿茶)能够减低CVD发病、死亡风险。与不饮茶者相比,经常饮茶(≥3次/周)者,ASCVD发病、死亡、总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0%、22%、15%。饮用绿茶获益更加显著,尤以50岁以上人群,经常饮茶ASCVD发病可延迟1.4年,预期寿命会延长1.26年。

4

牛奶

美国医生护士队列研究表示,每日摄入两杯牛奶(约480 ml)的CVD死亡风险最低。东亚研究表示,奶类摄入增加可降低CVD风险。而中国奶类摄入水平显著低于欧美国家,成人奶类摄入仅为26 g/天。

5

吸烟

吸烟是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控烟形势仍面临挑战。GBD疾病负担数据,2017年我国归因于吸烟的总死亡249万,心血管病死亡93.2万。当前男性吸烟率较高,2018年调查显示占比50.5%。“二手烟”暴露人群也有7.4亿之庞大,同样威胁着心血管代谢健康,对女性的危害更大。在此推荐,避免吸入任何形式的烟草和被动吸烟。

综上所述,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重要基础,是真正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推进健康生活的重要举措!

整理自第十四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

心血管疾病预防论坛-顾东风院士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