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生命加一条通道

 wps0321 2020-06-08

给生命加一条通道


    □朱怀金

    三月初的天气一下子就热了起来,感染科门前的小广场行人寥寥。这是医院里的一个小“特区”,是全市战“疫”的主阵地。

    黄大夫出来的时候,身体微微晃了一下,可能阳光太强的缘故,他眯了一会儿眼。因为长时间值守在病房里,他的疲惫感从口罩后面的神态里弥漫过来。我注意到他的一条腿,无力地撑着一片白影子。

    怎么说呢这件事?他顿了顿,来隔离病房仅仅一个多月,但觉得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我今年32岁,你就叫我小黄吧。

    我是1月23日抽调到这里的,在发热门诊临时待了三天,就调到了隔离病房。应该是1月26日,隔离病房里都是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的病人,我到的时候已经有两例确诊了,1月19日发现并确诊的是第一例,他是在武汉打工返回的;第二例是在武汉上学回家过年的大学生。

    我的工作,一是要查房,照看确诊的病人,然后看病人的反应、治疗的效果。

    我印象最深的是给一名患者插管的经历,也是30多名确诊病患中唯一一个需要插管的。

    这是个80多岁的老人,他有冠心病,心脏不太好,去年夏天刚放的心脏支架。刚开始他还能自己上厕所,四五天后,开始上不来气,拍片子发现肺部病变加重。2月11日,开始吸纯氧,但是他的肺给病毒破坏了,虽然吸到肺泡里,但无法氧和到血液里,只能插管上呼吸机。

    黄大夫说起来很轻松,就像他平时正常工作一样,但对我来说那一幕是神秘的,更是危险的。无数的一幕幕,使他练就了熟练操作的技能,坦然应对的心态。当然,这紧张惊险的一幕,和死神赛跑,和病毒抢夺生命的一幕,我无法复原。这并非他一个人所能完成,还有科室主任的现场指导,还有许多护士的帮助辅助。他们是一个插管小队,共同见证了惊心的一刻。

    “90后”的男护师晓迪就是其中的一位,也是大家公认的黄大夫的黄金搭档。晓迪说,这一幕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原来我就和黄大夫经常配合。那天晚上,也刚好还是我们俩搭班。刚开始看病人外表上还是相对平稳的,但是他一活动就喘得特别厉害,一看这种情况就感觉不好,到晚上11点多,老先生呼吸越来越困难。专家组分析后,就决定插管。

    我和黄大夫都戴着近视镜,还有护目镜,还戴着防护头套,正压头套,一穿上就一身汗,里面就全湿了,护目镜上全是雾。最后黄大夫给患者插上了,连上呼吸机,病人很快就呼吸平稳。就是在拔导丝的时候,痰要喷出来,这时才是插管最危险的时候,痰里面有大量的病毒。当时我感觉好像整个人都要晕过去了,一方面是闷的,浑身都是汗,一方面也有点害怕。我俩赶紧出来把头套去掉,换了换手套,然后又进去。当时满床都是屎尿,这些粪便中也会有病毒的,感觉满屋子都是气溶胶。我们就给病人整理,床单被罩褥子全换掉,整个收拾完后已经是半夜一两点了。

    随后我还向郑州转运过两个病人,转运过程中也很危险,你和病人都在那个狭小密闭的救护车里,你要一直陪着他。黄大夫跟着去了一次,我跟着去了两次。转运路上我俩也是老搭档。

    我们护理上要求一直在病房,穿着防护服8个小时,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拉。其实你压根都不用担心会小便,穿上防护服浑身都是汗,一直都出汗。前4个小时感觉还不是那么明显,4个小时后就特别渴。你知道渴到什么程度吗?我们在一级一级的清洁区脱完防护服,首先你要洗澡,洗完澡才能出去,当时就想把洗澡水喝了!为了省防护服,大家都是第一次穿尿不湿,但是我没用,没有尿。

    你可以问问黄大夫,他肯定穿了,并且还一定尿裤裆了,不信?你去问问他。

    晓迪狡黠的微笑里,带着对伙伴的调侃,不善言辞的黄大夫,更多的是隐忍和坚守。已经32岁的他,本来在年前打算订婚的,但是在疫情面前,他和女朋友商量好,要到疫情结束之后再订婚。

    说到女朋友,黄大夫一脸的幸福——她是一名护士,和我不在一个医院。她很支持我,我到隔离病房后她来看过我,在医院的隔离休息区,给我送一些生活用品,我们就远远地看着对方,也没有说什么多么亲密的话,就是眼神交流。看得出来,她的眼睛里有不舍,有无奈,有关切。

    说说病人吧,其实他们很可怜,对于病毒都是未知的,他们与外界隔绝,在病房内只能用手机与外界沟通,没有家人陪护,好多人都很恐惧、焦虑。另外,还有一些人是全家感染,都在病房。有一家父母得了,儿子儿媳得了,只剩下两个孩子在家,还没有人照顾孩子,当妈的整天哭,孩子小还没有断奶,太不容易了。有些病人情绪很激动,会失控。我们医护人员就要疏导、安慰,还要想办法协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方面别看晓迪平时嘻嘻哈哈的,他做得比我好。

    晓迪呢?26岁的晓迪摘下口罩后,露出了阳光帅气的脸。

    ——疫情发生后我就报名了,还怕自己报不上。我给护士长说,第一我是党员,肯定要冲在第一线;第二我没有孩子,也没有对象,我家里也很支持,没有后顾之忧。

    我和黄大夫搭班也有我的考虑,他的腿不得劲,我可以多帮着点。据说他小时候没吃糖丸,小儿麻痹,留下了后遗症。

    经过这次疫情我感觉自己确实成长了很多。疫情结束后,决定出去玩一下,看看美好的大自然。我和黄大夫约好了,疫情结束后喝个大酒过瘾一下。其实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唱歌唱得特别好。

    他说,因为我是一名医生,才更了解生命的无常和医学的深邃。人类和病毒的较量永远没有尽头。

    我们的努力只是尽力给生命多加一条通道。

    疫情对我们是一个考验,也是一场历练。我没觉得自己是个英雄,像李兰娟、钟南山院士,他们才是英雄。

    我只是跟在这些巨人身后,只是一个执行者,一名同行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