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者,适合学王羲之还是赵孟頫?

 泊木沐 2020-06-08

此作(如图)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首先,学习路子正,该作为二王一路,有不少赵孟頫的影子。赵孟頫力主复古,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王书风。大凡学习二王的作者,通过学习赵孟頫,而后再向上追,循序渐进,我以为这应该是很好的选择。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存世作品并不多,《兰亭序》《圣教序》等不太适合初学者学习,而赵孟頫行书墨迹又特别丰富,可以说是初学者学习二王书法最好的入门范本。

赵丽丽 行草扇面

规格 R28cm×60cm

天上云烟压水来,湖中波浪打云回。中间不是平林树,水色天容拆不开。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从用笔上来说,赵丽丽此作没有什么突出的问题,但存在一些个人的书写习惯,如第3行“云”的横钩和第8行“相”的弧写得过大,从第15行“满”、16行“高”来看,其“横折钩”的写法还要再回到字帖上好好学习一下。我认为主要问题在结字上,就是字形拘束,给人感觉放不开,如第3行“浪”、第7行“光”、第12行“银”、第15行“塘”、第17行“东”、第19行“惟”等,有的是因为其中某个笔画写短了,显得很拥挤,如“浪”的“竖提”;有的是因为缺少对比造成的,如“塘”的右边,“口”的上面如果再写宽博一些,问题就解决了。

章法比较协调,能够注意大小、粗细、断连等矛盾的处理。但第7行“月两”、第9行“镜未”、第13行“螺雨”等在安排上缺乏推敲。落款的字有些平均,要注意变化。第6行的“容”不规范,明显就是“究”了。只要坚持向古人学习,临帖不辍,假以时日,赵丽丽一定会写得更好!

曹元伟示范作品 行草扇面

规格 R28cm×60cm

昨夜花神出蕊宫,绿云袅袅不禁风。妆成试照池边影,只恐搔头落水中。 罢宴归来未夕阳,锁衣犹带御炉香。侍儿不用频挥扇,修竹萧萧生嫩凉。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创作感想

注意各种矛盾的对比

■曹元伟

书法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就不会纠结某家某帖了,以前所学,都变成自身的肌肉和功力,所出之套路,就像霍元甲的迷踪拳,看似无法实有法,随机应变,浑然一体,这是平时临帖和思考积累所致。创作过程中,要对通篇进行观照,并不是只在意正在书写的字。书法现在已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既然是艺术,那它就不同于纯粹的写字,它就要加入创作者自己的艺术语言,彰显自己的艺术追求。无论是创作什么书体,我都非常注意各种矛盾的对比,我以为,艺术是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艺术。文学作品要制造人物之间的矛盾,国画作品要有远近、明暗、枯湿、疏密等矛盾的处理手段。在这张作品(如图)中,我重点加强在粗细、大小、断连、枯湿等方面的矛盾对比,这些矛盾对比中,尤其是粗细、大小的对比要注意度的把握,切忌比例失衡,能制造矛盾,最后要解决矛盾,就是要和谐统一,成为团结的一体。为了使作品更加活跃,又适当写了几个草书。在行书作品中,草书尽量不要写得太多,如果是行草书,草书的量可以适当多一些。无论使用什么手法,创作的结果都要是美的,是能够被大多数观赏者所接受的,这就是个性不能脱离共性的原则,否则只能是孤芳自赏,沦落为野狐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理念,理念不同,创作的结果就会有差别,至于艺术性的高低,既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更没有必要在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的创作只在乎我写我心,快乐最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