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意投茶、大壶泡茶、低温泡茶,说说泡茶时常见的五点错误方法

 小陈茶事 2020-06-08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作者:村姑陈

《1》

南方仲夏的日午,窗外万物蕃秀,一片翠绿。

忽然间雷声滚滚,子规声急。眼看着又是一场暴雨。

热情的夏日,夏山如怒,轰轰烈烈。

大雨将至的闷热午后,慢条斯理的喝一泡白毫银针,清清心。

平时分享了很多泡茶方法要点,但不时还会有茶友过来提起,他们泡出来的茶不好喝。

额,泡茶是茶最后的呈现,很关键。

好茶的诞生,从吐芽,到长叶,再到采摘制作,到运输储存。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此刻而存在。

质优的好茶如果在冲泡上随意,那泡出来的滋味肯定达不到最好。

泡茶,不论千变万化,无非是处理茶、水、器的关系。

不论用什么样的手法,泡茶本身离不了三组关系,投茶量,水温,出汤时间。

平常在泡茶时,只要规避这五点错误的方法,泡出来的茶味就不会有太大差距!

《2》

泡茶忌,随意投茶。

做好一道菜,油盐酱醋的调味很重要。

要不然,哪怕食材再新鲜,烹饪技术再娴熟,不留心洒了半包盐巴进去,最后的味道也是咸的齁人。

专业健康的烹饪菜谱里,很少会用“适量”、“少许”等含糊字眼。而是将精准的调料搭配克数,提供详实、具体的数值。

喝白茶,如果想尝到浓淡适合的,茶水比例搭配恰到好处的茶汤,那么投茶量很关键。

使用不同的茶具冲泡下,白茶的茶水比例搭配如下。

盖碗泡,100-110ml的水量,搭配5克干茶。(不论新茶老茶,散茶饼茶都适用)

玻璃杯泡,200ml的水,放1-1.5克的干茶。(推荐泡新白茶,散茶)

煮茶法,300-400ml的水,放2-2.5克的干茶。(不推荐煮新白茶)

泡茶喝茶时,为了实现较好的茶水搭配,要避免随意投茶。

建议茶友们在茶桌上,最好添上一个小工具——克秤。(方便精准称茶)

如果是随意的抓一把茶就放进茶具内冲泡,那是对好茶很不负责任的做法。

投茶少了,茶汤味淡。投茶多了,茶汤过浓。

凭借手感的判断,难免会出现误差嘛。

《3》

泡茶二忌,大壶泡好茶。

越是好茶,泡起来越要精细对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泡好茶,优先推荐看官们使用盖碗冲泡,可以完整客观的展现茶汤风味。

如果换作了其它茶具,那么泡出来的茶汤风味,难免会受到影响。

曾听过一个老茶友分享的故事,他买了半斤的荒野银针,刚刚收到货在办公室里打开快递。

然后就有同事顺路走过来,随意抓了把银针就放进老式的领导保温杯里泡,嘴上喃喃说着“有好茶要多分享哇。”

字里行间,能感受到那位老茶友的心痛感。

其实那位老茶友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原本将茶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本也无妨。

但这样的胡乱冲泡,太糟蹋好茶了!

这种感受,相信真正懂茶,爱茶的朋友也能明白。

质量越好的茶,得来越是不容易,背后的人力物力成本不低。

故而,泡茶的时候,自然要选好茶具冲泡。

如果是不管不顾,直接抓一把茶投入保温杯、大茶壶里泡,一泡就是一整天。

一壶茶水喝完,再重新续水泡上大半天。

一直等到将茶味彻底泡淡,到了晚上再去收拾壶里的叶底。

这种粗糙的、不精细的、随意的泡茶方法,完全就糟蹋了好茶的香清甘活、鲜醇甘爽风味层次!

《4》

泡茶三忌,温水/冷水泡茶。

泡好茶,要用沸水。

最好是一壶水刚刚烧沸,就要提壶注水冲泡。

对内质丰富的高山白茶而言,如果泡茶的水温不够高,那无疑是对茶味的浪费。

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快。足够高温的沸水,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好茶的深层次丰富。

以茶香的呈现为例。迄今为止,在茶叶中发现并鉴定出来的茶香物质有七百多种。

这些不同的芳香物质,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让茶叶间呈现出缤彩纷呈的茶香变化。

然而在泡茶时,芳香物质的释放沸点有高、有低。

如果是温水、常温水冲泡,那么茶叶内高沸点的物质无法释放,原本10分的风味,只能呈现出5、6分。

而沸水冲泡,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高沸点的风味物质。

伴随着水温的自然下降,低沸点的茶香风味可以呈现,整体的香气、滋味表现更多层次,更能获得满分完美表现。

而喝茶的过程中,有关沸水会将茶叶烫坏的说法,完全是谣传。

任何经过正常加工的茶叶,不论白茶、绿茶、红茶、或者其它茶,都要经过干燥工序。

经历过烘干后的茶叶,对高温敏感的物质早已经流失。

故而,好茶不存在被沸水烫坏的说法。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沸水泡茶能让好茶更香、更好喝。

《5》

泡茶四忌,长时间坐杯。

坐杯闷泡,会将茶汤泡浓。

极端的长时间坐杯,无疑是对好茶的浪费。

一来,浪费了好茶的鲜醇甘爽,清新明快。

内质丰富的好茶,最开始泡茶时快出水足矣。

快注水,快出汤,短短几秒的泡茶时间,便能得出香清甘活的盈盈茶汤。

如果是一直闷泡不出汤,会浸出大量的茶味物质,导致茶汤变浓变苦。

从阳春白雪高高在上,跌落在尘埃中,成为一杯苦涩浓重的苦汤!

二来,长期喝浓茶,会不利健康。

闷泡出来的浓茶里,含有数量较多的茶多酚、咖啡碱,不仅是滋味苦涩不好喝,还不利养身。

咖啡碱,可以让人体神经兴奋提神,但摄入的量过多,容易导致失眠和醉茶。

而茶多酚,味涩。空腹喝浓茶,茶汤内的大量茶多酚会刺激胃部,导致不适。

从健康饮茶的层面看,闷泡不仅是对好茶的浪费,还是一点也不养生。

三来,极端闷泡会让好茶变得不耐泡。

老曹曾写过一句名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同理,内质再丰富的好茶,也会有被泡淡的时候。

像是一泡原本可以轻松泡10冲+的高山白茶,因为采用了极端的闷泡方式,在闷出三、四冲茶汤后,滋味就快速的落下去了。

实际上,这是闷泡带给好茶的伤害呐。让好茶变得不耐泡,续航力不佳。

《6》

泡茶五忌,自来水泡茶。

历来,在泡茶用水这件事上,不能将就。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写,“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

水是茶之母,泡茶风味的好与坏,水质的影响很关键。

唐代的陆羽分享泡茶用水经验,泉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历来受用。

但到了今天,现代社会环境不比古代。在空气污染、水污染的影响下。

江河湖泊水,大部分的井水,从天而降的雨水雪水,都不适合泡茶/煮茶。

而藏在深山野林,没有受污染的山泉水,对大部分朋友而言,取用不方便。

考虑到现实情况需要,推荐大家使用纯净水泡茶,低矿化度的矿泉水泡茶。

纯净水,水体内不含任何杂质,可以客观公正的反应茶汤的本味。

矿泉水虽好,但泡茶时不能选择矿物质含量太高的,容易让泡出来的茶汤变涩。

而说到用水,自来水用起来虽方便省事,但从风味的角度看确实不佳。

自来水的水质,受到当地的水源环境影响。并且大部分的城市自来水,水质偏硬。自来水在出厂前要经过统一的氯气消毒,会有残留的杂味。

好茶,直接用自来水冲泡是浪费!

《7》

窗前听树语,帘下问花期。

六月来临后,下了好几场雨。

清晨和晚间的空气,还微微有着凉意。

往年这个时候,福州城已经是酷热难耐了。

但今年的初夏和仲夏,天气却显得格外温煦,是个凉夏。

雨停后,打开窗户。

迎面轻风徐来,吹动室内的茶香飘散。

学泡茶,是一件很能让人静心的事。

静心静气的喝好茶,认真的选器,选水,出汤冲泡。

做好每一步,点滴细节处最珍贵!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