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修6(环境保护) 选修3(旅游地理)答题套路归纳

 风吟楼 2020-06-08



选修6(环境保护)答题套路归纳

第一部分  环境保护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含必修2)     

1.环境问题的表现有哪三类?

①环境污染: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废热、放射性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等;

②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和臭氧的破坏等;

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按必修2教材:理论+具体实际)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人口压力;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按选修6教材)

 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原因)

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3.当代环境问题具有哪些特点?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过程的不可逆性:如地面下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已经灭绝的物种等等。

规模的全球性: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问题等。

4.为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唯一必然的选择?

我国面临着:①庞大的人口压力、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

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基本思想、原则和实施途径分别是什么?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包括三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①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②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③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基本思想】鼓励经济增长,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

【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共同性原则;③持续性原则。

【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6. 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原则和实施途径分别是什么?

【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注意:物质而非能量!)

【内涵】①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②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③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原则;资源再利用原则;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原则。

【途径】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农业。

7.发展清洁生产的好处有哪些?(清洁生产的核心是从源头削减污染以及对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实施控制)

环境效益】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可以大大减少末端治理的污染负荷,节省大量环保投入,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效果。

【经济效益】能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循环或重复利用,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

【社会效益】可以改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工艺和设备,改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式,改善员工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8.农村修建沼气池有哪些好处

①可以解决家庭生活能源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②可以实现秸杆还田,增加优质有机肥,发展绿色、优质农业。
③有利于节省劳动力(砍柴)和资金(购买燃料)。
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
(也可以从三大效益组织答案!)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一、全球变暖问题

1. 导致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

【人为因素】①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温室气体;②毁林等。(主导因素)

【自然因素】太阳活动、火山喷发等(次要、不确定因素)

2.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①海平面:海平面上升,沿诲低地被淹。

②农业: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

高纬度的国家,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

③水循环过程: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④生态环境: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慎言减少)

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有哪些?——“少排”、“吸收”、“顺应”、“法德”八字

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②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③主动适应: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④行政手段: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

⑤技术措施:主要有节能技术、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等。

⑥全球合作。

【解题思路】这是措施(对策、方案)类问答题,由于涉及到人,故主要从人类的行为方面去考虑,当然考虑的方面要与该事物有逻辑上的联系。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故人类要不仅要保护森林,而且要植树造林;煤炭作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多,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作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少,故人类要大力开发清洁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跟生产工艺、技术有关,故人类要提高技术水平,改进生产工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跟人的思想素质、行为习惯有关,故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是必要的。类似的题目还有水旱灾害的对策、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城市环境问题的对策、赤潮的防御措施等等。

另一种思路:所有的措施类问答题均可从管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四大措施考虑。

 

二、酸雨问题

1.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①对水体:使江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②对土壤: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

③对植物: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

石材、钢材:腐蚀;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对人类:危及人体健康。

2. 酸雨防治措施有哪些? 最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清洁能源;

②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③开展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④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燃技术;

⑤严格执法,达标排放;

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⑦加强国际合作;

⑧植树造林,农业上培育抗酸雨污染的新品种。

    归纳为:

管理措施:制定法律法规,执行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③加强国际合作

技术措施:能源技术:调整能源结构

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

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科学研究,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工程措施:安装回收装置或烟道气脱硫脱氮装置

生物措施:广种花草树木

三、臭氧层破坏问题

1. 臭氧层遭破坏的危害有哪些?

①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多);

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农产品品质下降、破坏森林、影响渔业生产等)

2. 应如何保护臭氧层?

管理措施:①加强国际协作

②制定法律法规,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

技术措施:③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四、赤潮问题

1.分析赤潮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气温较高;②风和日丽;海水流动缓慢;④较为封闭的海湾。

(2)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

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③沿海滩涂养殖规模的扩大。

造成海水富营养化                                            2. 赤潮带来危害有哪些?

① 藻类异常繁殖,造成海水缺氧,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

② 危害人体健康;

③ 影响海洋旅游业。

3. 如何防御赤潮灾害?

管理措施:①严格执法,控制污水入海量;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工程措施:建污水处理设施。

技术措施:加强对赤潮的监测和预报。

生物措施: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五、蓝藻问题

1.简析太湖水质恶化的原因。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大量超标排放工业废水

  周围地区人口稠密众多,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

  农业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使用                                                            

2.如果你是无锡市市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蓝藻再度暴发。

管理措施:①严格执法,对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并对其它水污染企业进行达标排放;

②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环保意识;

推广使用无污染日化产品,如无磷洗衣粉;

制定周密的蓝藻暴发应急预案

⑤寻求太湖流域其他地区的支持(共同行动)等

  工程措施:污水处理工程;

清淤、打捞工程;

必要时启动“引江补太”工程,从长江向太湖进行补水。

生物措施: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农业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依赖。

技术措施:除藻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

选修3-旅游地理答题模板

【考纲原文】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2)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4.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高频考点

一、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三、旅游规划

四、发展旅游的意义及旅游环境保护

五、考查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旅游资源开发

六、考查旅游开发评价和旅游环境保护

七、考查旅游地的吸引力

命题感悟 

结合近年考题可以发现本专题:

从考查内容看,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条件评价,旅游景观的欣赏,发展旅游业的意义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是考查重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考查的热点。

从考查形式看,多以区域图文材料、景观图等呈现信息,以综合题形式考查基础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

(1)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考查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等。

(2)以我国或世界著名旅游区相关资料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环境保护。

(3)结合具体旅游活动案例,说明做文明旅行者的重要性。

【设问类型归纳】

1、分析发展xx旅游的优势条件

2、简述/说明xx旅游资源保护完好的原因/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3、分析xx地的旅游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

5、

【基础考点应对策略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二、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

   游览价值的评价要从资源本身状况入手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重在语言的规范性。

   ①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

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

   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良。

   ③考虑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良。

2.地理位置与交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开发条件优越。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

三、旅游景观欣赏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了解景观信息(在景观观赏前,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确定旅游路线;了解景观形成原理,景观的美学价值或者历史文化价值等)

2.选择观赏位置

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3.把握观赏时机

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

 4.把握特点,情景交融

 (1)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 ①形象美。②色彩美。③动态美。

 (2)以情观景。

 步骤:直觉感受→心理感受→情景交融、精神升华

四.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主要步骤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应具备交通便捷、景观独特、安全卫生、服务周到、环境优良、配套设置完善,能够满足多种消费需求等基本要素

核心  旅游活动设计

1.正确进行旅游活动设计

(1)选择旅游地:主要考虑出游时间、交通状况等因素,确立旅游目的地。 

(2)设计旅游线路

①符合自身特点 ②选择最佳路径 ③景观丰富多样 ④注意劳逸结合 ⑤追求最佳效果

(3)保证旅游安全 

①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象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景区管理、旅行社)、

个人防患意识、自我保护和应急能力。

例:旅游不安全因素

交通事故、犯罪、疾病(或中毒)、火灾与爆炸、自然灾害、战争、社会动荡、恐怖活动、旅游者冒险造成的以外伤害、旅途迷路、其他突发性以外事故

②安全防范措施:

注意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当地治安安全;

外出旅游购买保险;

加强自我医疗保护和防范意识。

五、旅游与环境

1.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1)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

(2)提高环境质量

(3)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2.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1)污染自然环境(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视觉)    (2)破坏生态系统

(3)损毁文物古迹 (4)扰乱社会秩序

3.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    (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 

六、阐明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作用

1.拉动经济发展

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4)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1)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2)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3)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

3.旅游业促进社会进步

1)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文明程度

2)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

3)促进社区建设,改善生活环境

4)推动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