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解读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解读

李白的《望天门山》融情于景,那情是气壮山河、波涛汹涌的豪情,是仗剑出川对宏伟前途充满期待的热情。也只有激情满怀的李白,才能“看见”如此气势非凡的两岸山和长江水,此山此水都附着了斯时李白的感受、李白的目光、李白的胸怀。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诗文中读见的“壮美河山”,一定附染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和审美趣味,从文字中感受山河草木的特点,总离不开对作者心境的解读。也可以说,作者笔下景物的样子,就是当时作者心胸、眼光、情趣的写照。显然,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刘禹锡的《望洞庭》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李白的《望天门山》中的景物,给读者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虽然三首诗中都有山有水。

先说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写了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七绝,教材中选的是第二首。写这两首诗的时候,苏大学士正任杭州通判。第二首比第一首更广为流传,大抵是因为后面两句对西湖的溢美之词,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如此之想象,如其说是大胆,不如说是精妙,精妙的同时,又给人极其自然贴切的感觉——不一定是形象上的自然贴切,肯定在审美趣味和情感共鸣上是最自然贴切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第一首水平也是杠杠的——作者是苏轼苏大学士嘛!当然不仅如此。笔者与孩子们聊诗,达成的一个共识是,每一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我们的作文课程也被定位为“故事写作”。这两首诗,连起来讲的是一个有前因后果的故事。要读懂它们的联系,还是先来读一读这两首诗(最好是多读几遍,想想诗人讲了怎样的故事,抒发了怎样的感受)——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过之后,我们会发现,其一中藏着一个“客”,让苏大学士很上心的客人。苏轼朝曦中迎接这位贵客,晚雨时还在陪这位贵客饮酒。只是,这位客人可能不像苏轼那样洒脱,也没有苏轼那样的审美趣味,早上“朝曦”“艳重冈”时,心情愉悦,兴致勃勃,“晚雨”的时候就兴致颓然了,“入醉乡”大抵不是被西湖变幻多姿的美景所陶醉的,而是对“晚雨”不感冒而喝高了的。故事这一细节,从第三句可以推测:“此意自佳君不会”,是啊,“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美景,“君”不懂啊!既然你不懂,醉了也好,不如我苏轼举杯与“水仙王”对饮,毕竟“水仙王”是懂的啊!

苏轼这人性格直,有话在心里搁不住,据说他混官场,一是诗名罩着,二是夫人王弗常常参谋提醒,否则仕途更加艰险叵测。这不,他写诗作词都这么随性,总要旗帜鲜明地把自己的态度表现出来,尤其是有人与自己的心性、审美趣味、人生境界不一样的时候。这两首诗就是如此。“此意自佳君不会”,“不会”就“不会”呗,“一杯当属水仙王”就是了。苏轼偏不,还要整出个第二首来,一定要告诉这位“入醉乡”的贵客“此意自佳”表现在哪儿。第二首前两句非常鲜明地告诉贵客,告诉读者,告诉所有游西湖(想游的、正在游的、游过的)人,无论晴雨,都“好”,都“奇”,晴朗的天气里,“水光潋滟”,下雨了,“山色空蒙”,多美啊!这么说吧,在咱苏轼眼里,西湖美景,好有一比,那就是绝世美女西施啊。当然不是因为两者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字了,关键是两者的气质神韵: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使其美得多姿,美得丰富,美得自由自在自然自信,但,根本不用自夸。(与小学生聊后两句比喻之妙,先得让小学生充分了解西施之美,否则就只是一个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比喻了。)

苏轼写完这两首诗,给这位“贵客”欣赏的时候,可能心里还会得意地说:“您啊,审美情趣还要提升啊!”苏轼的这种心思,在另一首著名的词作《定风波》中表现地更加直白——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3,余独不觉,已而4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1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种自在潇洒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