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新教师:担心把文本“教”得支离破碎,怎么办?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担心把文本“教”得支离破碎,怎么办?

小杨老师在级部上研讨课,教学文本是《狐狸分奶酪》。她认认真真备课,按照教学设计认认真真上课,但课堂上总觉得磕磕绊绊不顺畅,就把教学设计发给我,让我支支招。我因为最近较忙,只是根据其原有的设计,提了几点小建议,重点指出“朗读课文,体验角色”的环节,不要将狐狸的话和小熊兄弟的话分开来指导理解和朗读,否则就破坏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不利于学生在角色关系和对话中理解角色的心理和特点。小杨老师重新修改教学设计,并几易其稿,在不同班级试教了几次,还是觉得课堂学习活动显得零散,几乎没有令自己满意的环节。

小杨老师决定找我当面研讨——这学期我们不在一个校区。我们约好了时间,小杨老师便兴冲冲地按时来到我的教室。她说,她积攒了一大堆问题,一定要抓住机会都问个明白。我是很乐意跟好学的年轻老师探讨教学问题的,就用心倾听她的困惑,和她一起再研究文本和学生,寻找更好的教学策略。

小杨老师最大的困惑,还是在“朗读课文,体验角色”的环节上,总感觉自己的提问和引导,不仅没有让学生的学习有条不紊地步步推进,反而让步骤与步骤之间的衔接变得生硬,硬生生把故事情节给拆得七零八落了。结果,学生很难进入童话故事的情境当中,角色体验和语言感悟都没办法实现。她知道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有问题,却找不到问题出在哪里,当然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了。

小杨老师是今年才入职的新教师,遇到这种困惑,实属情理之中的事。她是也爱学习肯用功的老师,每篇文章的教学不仅会写详细的教学设计,还会先练习写文本解读。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把文本“教”地支离破碎的状况呢?把文本“教”得支离破碎,感觉课堂上的教与学磕磕绊绊的,好像并不仅仅限于小杨老师这样初入职的语文教师,很多语文教师都有过这样的遭遇。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把文本“教”得支离破碎呢?

 根据文本特点组织学习活动

还是说小杨老师的例子。她之所以把文本“教”得支离破碎,是没有真正理解《狐狸分奶酪》这篇童话故事的文本特点及其与低年级学生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下面是小杨老师“朗读课文,体验角色”环节的教学设计——

这一教学设计本身就已为把文本“教”得支离破碎埋下了伏笔。几乎每个自然段的“角色体验”,教师都将学生的朗读与对角色心理、性格的体会割裂开来了——先指名读,再针对“提示语”或角色的语言来提问,引导学生揣摩角色的心理,判断角色的性格。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是站在文本外面,没有走进文本里面,更没有走进故事角色的内心世界,当然也就没有“成为”角色,“体验”也就无从说起。

二年级的学生,心理上应该与童话故事有本能的亲密感,对童话故事中角色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会很自然地产生探究的欲望。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成人一厢情愿且“笨拙”的追问,他们仅凭自主阅读,大多都能对故事角色有很准确的理解和感悟。相反,有了成人的“引导”,如果引导过于理性或有鲜明的外在于故事情节的目的性,他们与文本的对话可能会被制造出人为的障碍。所以,关注文本的特点,运用适切的方式设置童话故事情境,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之中,循着童话故事的情节,与文本展开亲密对话,在“体验角色”的同时,练习朗读,学词学句,感受和积累语言,是应然的选择。

《狐狸分奶酪》这个童话故事,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入故事和文本中:教师绘声绘色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到“拌起嘴来”时,引导两个学生分别扮演熊哥哥和熊弟弟,简单表演“拌嘴”。接着,教师读第二自然段,随机请一个学生扮演狐狸,读狐狸的问话,根据学生的表现相机引导关注狐狸对熊兄弟的称呼,读出合适的语气……这样,在师生合作朗读、表演和对话中,揣摩角色,揣摩语言,理解和积累语言,就不会将文本“教”得支离破碎了。

在低年级,很多故事类文本,都可以用这样的策略来组织教学,让课堂在故事情境和氛围中有序推进。中高年级,如果学习目标的适合在这样的历程中落实,也可以选择这样的策略。

 根据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

一段课程需要用系统思维来进行整体规划,一堂课也要用系统思维来进行规划。系统思维的起点一定是科学适切的学习目标。陈慧瑛的《梅花魂》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讲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从梅花“魂”入手,体会外祖父对梅花的钟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从而感受到文章选材和结构上的匠心,这是重点学习目标之一。怎样的学习环节和课堂实践活动,也就是怎样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才有利于这一学习目标的落实,想明白了,梳理清楚了,怎样与文本展开课堂对话,就有了清晰的线索。这条线索有了,文本就不会被“教”得支离破碎。

学生自读过文本后,对梅花之“魂”会有了初步的理解,即梅花的精神。对梅花之“魂”的解读,促成了对外祖父为什么如此珍爱梅花的理解,对外祖父珍爱梅花的理解又进一步促成了对其如何眷恋祖国的感悟,这就形成了一条线,既使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步步深入,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文章选材的用心和结构安排的精巧。怎样理解“梅花魂”之“魂”?这是达成学习目标历程上的起点。第二个“脚印”是“文章哪里直接写了梅花之‘魂’”。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追问(外祖父为什么在临别之际跟“我”谈梅花的精神?为什么外祖父的这段话会一直印在“我”的心中?),去阅读思考,去理解感悟,去发现文本材料选择和结构安排上的特点,去领悟作者“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因为学习路径是学习目标决定的,是线索清晰的,所以,虽然没有按照文本本身的叙述顺序组织学习活动,师生也不会觉得文本被“教”得支离破碎了——文本是按照学习逻辑进行重新组织的,文本内容转化为了学习内容。

再比如,我教学萧乾的《枣核》,因为是六年级的第一篇课文,我定位的学习目标是以这一文本为例,学会怎样步步深入地读懂一篇文章。围绕这一目标,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学习环节:讨论题目,对文章内容进行猜想,形成自我期待;初读明确“文体”,大致了解内容后,抓关键词(句)明晰文章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照应题目领悟行文思路,内化写法;关注细节,揣摩语言,读懂文字的特点和背后的情意;找到自己共鸣或关注的点,发展批判思维。

 依据学情,尊重学生选择组织学习活动

我们学习林清玄的《百合花开》,因为有了《赠刘景文》《爱莲说》《清塘荷韵》的阅读经历,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倾听学生的阅读发现和感悟,用简单的语言做串联和引导就行了,也就没有了把文本“教”得支离破碎的担心——“教”已经隐身,“学”是真正的主旋律。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批注,然后分享交流。有学生指出觉得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而且猜想文中的百合就是作者自己,作者自己的成长经历就跟文中的百合花一样。教师此时要做的,就是追问一句:百合花有怎样的经历?分享继续,课堂还是学生张扬的舞台,他们会从文本中梳理百合花怀着纯洁而坚定的信念,如何在偏僻的环境中、在野草和蜂蝶鸟雀的讥讽中,努力开放,经历几十个春秋,开成一片花海……

很自然地,学生的猜想、发现,又连接起接下来的学习探究活动——林清玄的成长经历以及林清玄的作品,还有更多“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

课堂实践的是“学为中心”,文本成为了学生创造一段课程生活的新起点,也就不可能是“支离破碎”的了。

                            (2018年9月26日于亦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