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请牢记:没有一篇课文是孤立存在的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没有一篇课文是孤立存在的

1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约翰·多恩在诗中如是说。

整首诗是这样的——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庄园,  

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  

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是的,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有联系的。选编进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同样不会是孤立的存在。或者说,你所读过的,你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读过的每一篇文章,都不会是孤立存在的。

我曾经在听读课上和学生们分享过孙道荣的《瞄准》。课堂上,我读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他收起枪,仰视天空”,请学生们接下去写一句话,作为故事的结尾。有的学生写出的结尾几乎与原文的结尾一模一样。当原文的结尾——天好蓝啊——被揭示后,这美妙的四个字,就深深印刻在了学生的心里。很多次,一个美妙的故事分享到结尾处,学生们都会想到“天好蓝啊”。原本看不出有什么联系的不同文章,就通过这种对美好事物向往、礼赞的方式,通过已经融入心灵深处的某种神奇密码,相遇了。

教材中的课文,也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彼此之间,或者与世界中的其他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甚至结成亲密朋友。

这里,只谈教学中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只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讨论:为什么说没有一篇课文是孤立存在的。

2

没有一篇课文是孤立存在的,第一个意思是,课文在教材中,在具体的学段,在具体的单元中,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它承载着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在语文学习链条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运用它,要“瞻前顾后”。

学习一篇文章,定位其学习目标,选择其学习内容,必得将其放在系统中、整体中进行考量。

举个例子。叶圣陶的《荷花》被编排在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是第三篇课文。放在第三篇的位置,跟放在第一篇或第二篇,学习目标的定位、方法的运用是不一样的。前面两篇已经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阅读《荷花》就应该是主动运用这一方法了。

这里,《荷花》作为课文,至少在单元内,在单元学习目标的统领下,与前后的文本都有了密切的联系。课堂上教学《荷花》,教师不能孤立地教这一篇,学生也不能孤立地学这一篇。

还有一个例子。几天前我应邀听课评课,两位老师教学的课文是某个版本五年级教材中的《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是单元的第二篇。老师教学时,很细致地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课都上得很扎实。我在听课时就在思考,如果学习单元第一篇课文时,已经学习了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中的作用,学习《老人与海鸥》时,教师是否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自己进行方法运用,只在学生需要时做适当点拨了。因为,学生也不是孤立地学习这一篇。

原本,将几篇课文编排在同一个单元,这几篇文章就已经在主题上、学习目标上被联系在了一起。它们会在一起,形成合力,帮助学生达成一定的学习目的。单元内的每一篇文章,已经不可能是彼此孤立的了。只是,教师有时候忘了这一点,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将它们孤立了而不自知罢了。

没有一篇课文是孤立存在的,第二个意思是,某一类文章,比如同一文体或同一作者的文章,虽隔着一定的“时空”,也会在学习中建立起联系来。二年级上学期学习寓言故事,二年级下学期也学习。下学期明确了学习的是“寓言”故事,了解了寓言故事的特点,是可以回头搜索一下,以前学过哪些故事也是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就建立起了联系。一年级学习李白的诗歌,二年级也学习,三年级还学习……这些诗歌联系在一起,就可能让学生对李白这个诗人有了兴趣。

没有一篇课文是孤立存在的,第三个意思是,有一类文章,是经典,经典往往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一篇会带出多篇来,或者会带出整本书,甚至会衍生出一段有意义的母语课程生活来。比如泰戈尔的《花的学校》,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比如鲁迅的《少年闰土》……

教师进行这类课文的文本解读,大概也不会仅仅停留在文本本身。例如解读《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已经在文中提到了《城南旧事》,不读懂这是《城南旧事》的序言,不了解《城南旧事》到底写了些什么,也就无法真正读懂这篇文章的内容、情感、思路、意蕴等等。

我还觉得,这第三个意思,在马上全国都要“统编”的情况下,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受教育的所有人都用一个大脑思考,而是要让每一个人成为最好的、与众不同的自己,这样每个人才能活出自己的意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会有活力, 才会有无限的前途。如此看来,教师在使用统编版教材时,更要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大胆地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发出对学生母语学习有益的教室课程来。统编不是要“统”成一潭死水,而是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价值,从其中的某些经典课文出发,让语文课堂流淌着“活水”、“清水”“浩浩荡荡的水”。例如,围绕林清玄的《百合花开》,我们开发了“一花一世界”主题母语课程,将十几篇文章从不同的维度联系了起来——

没有一篇课文是孤立存在的,第四个意思是,选编进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改编文”,改编文何以要改编,改编后是否就可以在课堂学习中置原文于不顾,这些问题,教师是需要思考、研究的。这一思考、研究,改编文就与原文有了关系,有了对话,有了课程和学习意义上的生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