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信,只要“真写”就行了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写信,只要“真写”就行了
 
学习写信,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任务。第八单元的习作都已经完成了,我们却还没有提学习写信的事,好像我这位老师把它忘了。
其实,我在等。
等来信。
几周前,山东淄博市张店区重庆路小学四五班的许老师在QQ上联系我,让两个班的学生互相写信,建立笔友关系。许老师说,他们班的学生先给我们学生写,我们回信。我欣然同意——多好的事啊!
我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班上的学生。我希望给他们一个惊喜。
许老师给我的,也是一个惊喜。
教小学生写信,一般认为有两点难教,一是格式容易出错,二是学生无话可写。
看看教材,对信的一般格式,解读得是那么具体,那么直观,为什么学生动笔“写信”时,还容易在格式上出错呢?

两个人在小餐馆里吃到一道美味可口的小菜,赞不绝口,厨师便向他们传授手艺,配料、火候等一一解说,同时现场示范了一遍。两个人各自回到家,一个几乎做出了与小餐馆里口味一丝不差的小菜,一个回家给做饭的爱人讲如何制作,结果与小餐馆的口味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前者有实践的愿望和需要,后者在家从不下厨,觉得记个大概回去告诉爱人就成了;前者是为了做菜而学习配料、火候,后者是为记住配料、火候本身,反而容易遗忘或弄混;前者是真学,后者是假学。
学生学习写信,与两个人学做小菜,是一个道理。
从称呼到落款,向学生一一讲解清楚,然后让学生“想象”着给“某个人”写一封信,其实并不是学生真的要给谁写一封信。为了学习书信的格式而写信,和为了写好一封真实的书信而学习格式,结果肯定不一样。
至于无话可写,更容易理解——假装写信,你试试看!
写信的目的,是交流。没有真实对象的假交流,还要学生“倾情出演”,既难为学生,又教坏了学生。
昨天,从淄博寄来的信——一大摞,到了!
惊喜!兴奋!学生们一拿到信,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来……
没有讨论书信的格式——连教材都没有打开,没有交流回信写什么内容,我只强调:私人信件,属于隐私,不经得写信人和收信人许可,不可以拆阅;写好回信稿子,担心格式和内容有不足之处的,可以先请老师看看,如果不希望老师阅读内容,提醒老师只快速浏览格式就行。
今天早上,很多学生就拿了昨晚写好的回信稿子让我把把关。
惊喜!几乎没有一个格式错误的。允许我看内容的,我发现,每一封信的内容都写得真切自然。平时习作,怎么启发也无话可说的,竟然与笔友聊得畅快,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我想,也许,作为主动写信的重庆路小学四五班的学生们,他们写起来,要比我们班写回信的学生多费一些脑筋。但是,可以想象得到,他们提起笔的时候,也是兴奋的,是充满期待的。
学习写信,只要“真写”就行了——格式不是问题,内容也不是问题!(2019.12.24)
本号为学术研究和传播,不涉及商业,如有侵权请告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