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微课:听故事,学阅读和写作(第六讲:场景与细节)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飞刀老师的听读课,是班上学生最喜爱的一种课型。不仅故事精彩,而且轻轻松松就从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阅读理解和作文的方法。

      现在孩子们都在家学习,有时候会觉得枯燥、沉闷。现在,有飞刀老师的故事听读来了,可以边听故事边学习,一定有春暖花开的感觉了吧。

视频微课:听故事,学阅读和写作(第一讲清晰版)

视频微课:听故事,学阅读和写作(第二讲)

视频微课:听故事,学阅读和写作(第三讲)

视频微课:听故事,学阅读和写作(清晰版,第四讲)

视频微课:听故事,学阅读和作文(第五讲)



第五讲思考题答案
1.请给故事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并说明理由。
故事的原题是“请求支援”。这个题目,包括这几层意思:
其一,在“网络世界”中,“你”面临失败,四处求援,但没有人支援“你”;其二,“你”在网络世界中孤立无援,在现实世界中,妈妈随时都会给“你”支援;其三,“你”的经历和行为是令人痛心的,这样的学生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支援”和帮助,让他们不再沉迷网络游戏,健康上网,积极上进。    
2.你觉得这个故事的选材和构思有什么特别之处?
选材上,一般表现无私母爱的文章,都会将笔墨集中在描写妈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上,而这篇文章却将大量笔墨用来写“你”在“江湖”上的起起落落,直接写妈妈的内容,简洁,惜墨如金,却给读者强烈的震撼。
构思上,这篇文章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写“你”在“江湖”的起起落落,极尽曲折之妙,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同时,用词造句渲染出了江湖气氛,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为后面更大的转折蓄势,产生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考。梳理一下:小说大部分篇幅都在写“你”的“剑客生涯”,先称雄“江湖”,后困于“江湖”而亟需“支援”,使读者误以为是一篇精于构思的武侠小说而在故事发展到“生死存亡”的关键处,突然一句“最后一刻,你终于想起了你妈”,使情节突然发生了逆转,及至写到“你打电话给你妈”,读者才突然意识到,原来前面的一切都是“你”玩的网络游戏,随即情节从虚拟到现实,从血腥到温情,让读者领略了“江湖”的人情冷暖,突出了真实生活中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3.故事结尾一段起什么作用?
故事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首先揭示了小说最重要的主题,表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无论何时,母亲永远是我们的依靠和坚强后盾,尤其在走投无路时,能够给你力量和救助的,只有母亲,母爱是真实的,不会像“江湖”那样虚无。其次,这个结尾也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有多少孩子在沉迷游戏或自我世界里时,在享受母爱时,想到过母亲的心情和感受,思考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母亲无私的爱!
 
《我的第一支钢笔》思考题

1.文章结尾以三个“永远”表述“我”对这一只钢笔的态度,你认为这一支钢笔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下面这个片段中的描写的是什么?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雨水,混和着汗水,从母亲憔悴的脸上直往下淌。母亲的衣服完全淋透了,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显出了她那瘦削的两肩的轮廓。她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脸色苍白,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3.原文结尾是这样的——
现在的五年级学生,是不会因家里买不起钢笔而哭闹了;现在的母亲们,也不会再为给孩子买一支钢笔而去冒着大雨拉车了。我们发展着的生活,正在消除贫困。而那些在贫困之中积淀下来的有益的东西,将会存留在下一代心里。
母亲,我永远感激您当年为我买了那支老式的廉价的钢笔。
作者想通过这两段话表达什么意思?
答案和第七个故事一起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