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下《蜜蜂》《小虾》文本教学解读和学习活动设计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蜜蜂文本教学解读和学习活动设计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杨瑞霞
一、 文本教学解读
《蜜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编者在编排这篇课文时,特别贴心的在课文后面为学生补充了一个资料袋,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对法布尔及其作品,以及他严谨的工作态度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师在安排学习活动时要充分利用资料袋的信息,如资料袋中第二自然段写道“法布尔曾经说过在对某个事情说‘是’以前,他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法布尔的这段话,根据这段话中的描述,让学生谈谈对法布尔的第一印象,旨在让学生对法布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语言的积累程度,对于法布尔的第一印象(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在评价人物时,最可能给出的词语是“耐心”、“认真”、“严格”等,很难触及高级词汇,如“科学”、“严谨”、“求实”等,这里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蜜蜂》这篇课文与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表达训练要素的学习目标,适当调整学习课文的顺序,把《蜜蜂》这篇选文的学习与单元习作内容相结合,让学生经历真实的由读到写的学习过程,准确定位学习目标后,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也就变得清晰明了,即通过学习《蜜蜂》,了解作者是如何写清楚实验过程的。
《蜜蜂》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结构清晰流畅,是一篇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的好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间,处处都渗透着作者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课文一开头,我们便可以从“听说”,以及“我想做个实验”这些关键词句中,读出作者严谨的工作态度。“听说”一词说明了作者对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持有怀疑态度,对于这一观点,作者不敢妄下结论,只想做个实验。
随后作者详细的介绍了自己实验的过程,在指导学生归纳实验过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学会有条理的概括实验过程,为单元习作做铺垫,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写法布尔放飞蜜蜂后观察与思考的语句,总结“写清楚实验过程的方法”,即在实验过程中写出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以及当时的内心想法。在描述实验过程的段落里,作者用了“好像”、“大概”、“推测”、“可能”这类词语,这类词语的使用也充分说明了法布尔求实的工作态度,也是对他“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要对该事物保持怀疑态度”的最好例证!在描述实验结论的段落里,在作者亲身实验一天一夜之后,作者终于对这个听说来的观点打消了疑虑,终于可以放心的使用“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这类词语了,对于蜜蜂这种辨别方向的能力背后的原理,作者仍然没有妄下断论,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验过程排除了一种可能,即这种能力并不是靠它们超强的记忆力,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作者是把它们放在纸袋里的,避免了它们识记沿途路线的可能性,但是对于这种辨别能力到底如何解释,作者很实在的告诉我们,这是一种他也无法解释的本能。
在仔细品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再次引导学生关注资料袋第二自然段中法布尔说过的话,通过生生交流、师生对话等多种方式,锻炼学生深度思维能力,在语境中真正理解“科学”、“严谨”、“求实”这类词语的含义,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结合上述文本教学解读,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 运用学过的方式自主识字学词,自主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 通过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交流资料袋中他说的话,初步了解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默读课文,借助“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梳理法布尔的实验过程,了解写清楚实验过程的方法是写清楚实验过程,以及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情况以及当时内心的想法;
4. 通过圈画关键词语、比较阅读、对比朗读等方法感受课文语言的准确性,深入理解法布尔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借助资料袋,感知人物
1. 板书课题,指导写好“蜜”和“蜂”,导入新课;
2. 自主阅读课后资料袋,结合法布尔说的话,有理有据的谈谈自己对于法布尔的第一印象(严谨、科学、求实);
3. 借助法布尔说的话,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板块二:结合目标,明确方法
1. 回顾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目标(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2. 借助课后第一题的图表,理清课文结构(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关注写实验过程的段落(2-6自然段);
3.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关键词语,思考并与同学交流: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都经历了哪些实验步骤,请你有条理的介绍给大家;
(1) 默读课文,根据提问圈画关键语句;
(2) 小组交流,跟组员说说自己梳理的实验过程;
(3) 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梳理实验过程,教师相机板书要点;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总结实验过程;
(4) 借助“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结合教师板书,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有条理的说清楚实验过程;
4. 关注第二自然段中写作者观察到的情况以及内心想法的语句,了解“写清楚实验过程”还可以写清楚自己在实验过程所观察到的情况,以及当时的内心感受;
5. 梳理“写清楚实验过程”的具体方法;
(1) 借助“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运用准确的动词,写清楚实验过程;
(2) 写出实验过程中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以及当时内心的感受;
板块三:多种方法,品读语言
1. 关注第二自然段中写作者观察到的情况以及内心想法的语句,标红“好像”、“几乎”、“大概”、“可能”等词语,思考并交流这些词语是否能去掉,为什么;
2. 自主阅读其他段落内容,圈画类似的词语,以“这类词语能否去掉”为话题,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
3. 再次关注资料袋中法布尔所说的话,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对法布尔新的认识和理解。

小虾文本教学解读和学习活动设计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杨瑞霞
一、 文本教学解读
《小虾》这篇课文,结构流畅连贯,语言生动具体,富有情趣,很具有画面感,是一篇值得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的好文章。
课文开篇,作者他那细腻的笔触,仿佛一台时光穿梭机,将我从这喧嚣的世界中抽离,带回到了90年代,在那个年代,作者第一自然段中提到的每一件物品,我都非常熟悉,“院子”、“葡萄架”、“缸”,这些物件不都是爷爷或者姥爷住的院子的物件嘛,那个时代我们没有手机,所以对于爷爷或者姥爷院子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我们都会反复探索,作者也是如此,院子里那口闲着的缸,便是他探索乐趣的领域。
对于第一自然段的文字,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又忍不住摘抄了一遍,我觉得这样的文字好美,因为在作者的笔下,阳光会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会“洒落”在水面上,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圆镜”,因为有这些词语,我读到的不仅是静止的文字, 我还能想象到动态的画面,画面里有光影斑驳,有蝉鸣声声,还有空气里弥漫着的水果的香气,如此诗意的情境下,养鱼养虾的念头便在作者心头萌动......
孩子嘛,念头一动就要立马付诸实践,于是作者和邻居家阿成哥一起,跑到村边小溪里来捉虾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把他和阿成哥在村边小溪里捉虾的情节也写得如此生动有趣,叫我这个城里长大的孩子好生羡慕!跟随着作者描写的情景,我也长见识了,原来小虾都躲在竹荫静水处的石块底下,想要捉住它们,需要轻轻掀开小石块,或者把手伸到大石块下,不仅如此,作者对于小虾样子的描述,也很生动具体,“通体透明”、“背上带泥,长满青苔”这些辨识度非常高的词语,让我对刚长大的小虾和千年虾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目标与本单元的阅读训练目标相吻合,即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借助这个段落中的关键语句“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来说说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笔者认为,在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够围绕“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来设计学习活动,那这篇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价值会被更深入的挖掘出来,比如说教师围绕“了解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可以设计“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怎么写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设计,既指向了他们阅读能力的发展,又潜移默化的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思维,一举两得。
如果从“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来解读该段落的结构特点,我们会发现,为了表现小虾的有趣,作者先写了小虾自在、悠闲状态下的不同姿态,如“独自荡来荡去”,“相互追逐”,“紧贴缸壁”,又写了小虾受惊后的样子,如钳子“一张一张”,胡须“一翘一翘”,眼珠子“一突一突”,读完这些生动形象的语句后,我不禁感叹一声:这些小虾气性可真是太大哩!如此妙趣横生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学生错过可就太可惜了!因此,笔者认为,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应该舍得花时间,花精力,与学生一起感受这生意盎然的文字。
结合上述文本教学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学词,自主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运用学过的方法体会这些语句,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背诵或摘抄的方式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
3. 运用已经学过的方法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大意,并说清楚理由;能从段落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两个不同角度与同学交流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二、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运用多种方法,感受生动优美语句
1.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自己觉得生动优美的语句,运用学过的方法(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组内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组内选出共同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推选组员在全班进行交流分享;
3.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或者摘抄),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板块二:运用已学方法,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1. 关注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已学的方法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大意,并说清楚理由;
2. 运用已学的方法,思考并与同学交流:作者是如何把小虾的有趣写清楚的;
3. 在交流的基础上,梳理出作者写清楚小虾有趣的具体方法,标红相关词语,师生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熟读成诵,积累语用。

     审稿 | 李竹平    编辑 | 刀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