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戏韵》序

 故乡万荣 2020-06-08


同心同行    万事万荣  
      当您对着《故乡万荣》的时候,浓浓的春意弥漫周围,遥遥的祝福悄然来临,都是吉利事,都是吉利话…

作者简介

马力,山西省万荣县人,中共党员,副研究员职称。山西省作协会员、山西省剧协会员。曾任山西省第六届人大代表,万荣县多届政协委员。万荣县文化局长、万荣县文联主席。在北方文艺出版小说集《黑牡丹》,在山西古籍出版《万荣七十二争笑话》。多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曲艺、戏剧作品在上海文艺、天津百花、山西人民、中国戏剧出版社入集出版,曾获赵树理文学奖、山西省戏剧创作一 等奖。

建民同志将《乡情戏韵》的书稿摆在我的书案。虽然我身有疾患,但我还是一字字一句句,耐心的翻看。

        啊!《乡情戏韵》又将我拉回到那青春涌动活力四射的王显。他们那红红火火的文艺活动,又呈现在我的面前。对,我应该写这篇序言,将为你们点赞!

       滔滔黄河水,巍巍孤峰山,滋养着争气十足的万荣青年,培育着热血沸腾的文化英贤!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万荣的文化战线,出现了众多的农村文化典范,培育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文化骨干,特别是王显村那一群风华正茂生气勃勃的男女青年。他们英武俊秀,他们风流能干。他们白天都是劳动模范,苦干在田间场院;他们晚上就是文艺队员,你敲鼓来我拉弦,你舞我跳助小翻;碎步走圈练身段,长矛大刀过硬关。他们刻苦钻研,他们认真排练。历经数年,排出了十数夲传统剧目,数十个歌舞表演,还有几个现代戏样板。他们到各村宣传,他们把宣传送到田间。他们春节到大礼堂一亮相,马上轰动全县。他们多次到地区汇演,荣获了多项大奖。他们的演出得到了省领导、专家和观众的热列称赞。

二十年,他们虚心向专业剧团学习,他们多次请教地区文工团;他们拜访名老艺人,他们请到蒲剧精英王秀兰,一招一式做示范,他们夏练酷暑冬练寒。他们四处取真经,八方学经典。他们的表演上了一个台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三十年,县委政府十分重视王显的文艺宣传。文化局的干部,我们文化馆的辅导员,都多次到王显采风蹲点。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住就是大半年。我们和宣传队员,一起打墙盖房建舞台,一起打井修渠引清泉。我们一起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一起树立革命文艺的新观念!一起学唱革命歌曲,一起钻研名曲名段。精心编写剧夲,设计乐谱,导演排练,从挂乐彩排,到正式出演,进行一系列正规训练。他们文化素质大有提高,他们文艺技巧扎实紧严。他们成了先进的文艺团体,人人文武双全,个个全面发展,每个人都成为优秀的毛泽东思想宣传员。

二十年,他们演遍万荣县、演遍晋南,演到陕西、演到河南,演红黄河三角洲,演红汾黄两岸。他们所到之处,都得到群众的热烈称赞!他们是万荣人的骄傲,他们是万荣县一张光亮的名片!他们被评为山西省农村文艺先进集体,受到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嘉奖。他们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少年文体活动十杆旗,受到高占祥书记的表扬和接见。他们是全国农村宣传工作一面旗帜,他们是万荣群众文化工作的标杆,灿烂辉煌了昨天今天和明天,直到永远!

我祝贺,祝贺《乡情戏韵》韵律长远。一夲《乡情戏韵》,一册红色档案,记实了王显的辉煌历史,写下了万荣文艺的光辉诗篇。

 我作为一个万荣的老文艺工作者,老文化馆员,写这篇序言,就是向你们学习,为你们点赞!!

【编辑】       

【总编】    张建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