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荣土话与古典诗词

 故乡万荣 2020-06-08


同心同行    万事万荣  
      当您对着《故乡万荣》的时候,浓浓的春意弥漫周围,遥遥的祝福悄然来临,都是吉利事,都是吉利话…

王军,1974年生,山西省万荣县王显村人,现在在广东省乳源县南水发电公司工作。

我们平常所说的方言,也就是所谓的“土话”,听起来似乎是俗言俚语,难登大雅之堂,与古典诗词更搭不上边。其实不然,唐诗宋词这些古典诗词的平仄是符合“平水韵”的,有些字的读音用现代汉语来读的话往往并不合韵。因为现代汉语读音是依据北京地方方言来标注的,有的字的读法跟唐宋时的读法并不相同。不过我发现古典诗词中有的字用万荣土话读的话,反而能读出其中的韵律美。

譬如说诵读苏轼的《浣溪沙》词:“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这首词的韵脚是“花”、“车”、“瓜”、“茶”、“家”五个字。用现代汉语读的话,“车”字读作“che,显然跟其他四个字不是同一个韵。但是在“平水韵”中,这五个字又是在同一个韵部的。如果依照万荣的土话来读,“车”字是读作“cha的,比如“拉车”读作“la cha,这样一来,“花”、“车”、“瓜”、“茶”、“家”五个字就是同一韵母了。

再比如“野”字,现代汉语读作“ye”,诵读《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下”字跟“野”字读起来不同韵。但是在万荣土话中,“野”字是读作“ya”的,“野草”读作“ya cao”,这样“下”、“野”就是同韵的了。

按照现代汉语读孟浩然的五律《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韵脚是“家”、“斜”、“麻”、“花”,其中“斜”字读“xie”,跟其他三个字不是一个韵。但在万荣土话中,“斜”字是读“xia”的,比如“歪歪斜斜”读作“wai wai xia xia”,“对联贴斜(xia)了。”等等。所以按照万荣土话把“斜”字读作“xia”就符合韵律了。

再有就是“说”字,在现代汉语中读“shuo”,万荣土话读作“she”,“说话”读作“she hua”。诵读柳永的《雨霖铃》词下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韵脚是“别”、“节”、“月”、“设”、“说”,如果按照万荣土话把“说”读作“she”,就完全是一个韵。虽说读做“shuo也算通押,但不如读“she”音韵更协调。这个字在辛弃疾的词中用韵比较多,辛弃疾跟陈亮唱和的几首《贺新郎》同韵都用这个字,比如“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另一首《贺新郎》中“弦解语,恨难说”。张孝祥的《念奴娇》词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等等,在古典诗词中把“说”字读作“she”,就很符合古典诗词音律美。

还有个“蛇”字,现代汉语读作“she”,万荣土话中把“蛇”读作“sha”。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上阙“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韵脚是“家”、“蛇”、“鸦”、“花”, 只有把“蛇”读作“sha”才有味道。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般被认为是豪放词崛起于词坛的一面旗帜,上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世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韵脚是“物”、“壁”、“雪”、“杰”,这个“物”字用现代汉语读的话跟“雪”、“杰”不是一个韵,是苏轼的词句没押韵吗?当然不是。这个“物”字呢,用万荣土话读做“ve,现代汉语拼音是没有这种拼法和读法的,比如“物理”,万荣土话读作“ve li,“人物”万荣土话读作“ren ve。把这个“物”字按照万荣土话读作“ve就正好跟“雪(xue”、“杰(jie)”一个韵。这个字在苏轼、辛弃疾的词中也经常用做韵脚的。

还有个词语有点意思。现代汉语中的“什么时候”,用万荣土话一般说成“几时”,比如问“什么时候吃饭?”,在万荣土话中会说成“几时吃饭?”。“什么时候来?”,在万荣土话中会说成“几时来?”。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用万荣土话来理解“明月几时有?”简直就是明白如话。其实这两句词是从李白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解而来的。

分析这些字在古典诗词中的读音,并不是要推翻现代汉语。现在的人写诗词要押韵时,最好还是用现代新韵,不要用“平水韵”,以免用现代汉语读出来不押韵。这些字在古典诗词中其他的位置时用现代汉语来读并不影响对诗词的理解,只有在押韵时用万荣土话读才能体现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所以说,万荣土话并不“土”,甚至还有点“高大上”呢。

【编辑】       

【总编】    张建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