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瓦尔登湖》:放下,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茶境 2020-06-08

瓦尔登湖 来自十点读书 15:40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维维朗读音频

  

海子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里面单纯自由的生活状态令人艳羡不已: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其实,早在175年前,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梭罗就实践了这样的生活。

他来到位于故乡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抛却尘世纷扰,思考周遭世界,仰望精神星空。

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用文字记录了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伴随着四季更迭,探寻人之为人的意义。

这些文字集结成册,成了传世名作《瓦尔登湖》。

作者:十点瑜蔚

张爱玲曾这样评价梭罗:

就好像我们中国古时的文人画家一样,梭罗并不是一个以工笔见胜的画匠,可是他胸中自有山水,寥寥几笔,随手画来,便有一种扫清俗气的风度。技术上虽未必完美,可是格调却是高的。

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正如他爱的质朴生活,平淡而馥郁,孤独但芬芳,写尽了“放下”的智慧,道出了“极简”的丰盈。

放下欲望,才能活得坦荡

在瓦尔登湖畔的贝克农场,梭罗遇到了约翰·菲尔德一家。

为了所谓的“美国梦”,他们从爱尔兰跋涉至此。

男主人老实而无可奈何,每天早出晚归,为邻近的农场主翻耕沼泽,每翻耕一英亩地,报酬只有十块钱;

女主人泼辣而野心勃勃,她每天敦促丈夫出工,总觉得丈夫“再勤劳一点”,自己和孩子们的境遇就会改变。

事与愿违。

这些年来,菲尔德忙忙碌碌,但他们还是只够租住在树林深处最简陋的小屋里,屋顶漏雨,没有像样的家具,全家都吃不饱饭,甚至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

欲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他们总是闷闷不乐,逼仄的气氛让梭罗只想逃离。

他开始思考,同样是住在瓦尔登湖畔,菲尔德一家和自己的状态为何相差甚远。

他住自己建造的小木屋,平时不喝茶,不喝咖啡,不吃黄油,不饮牛奶,也不吃鲜肉,所以他不用为了得到这些,而去勉强自己做那些不喜欢的营生。

而他们,从开始就欲望傍身,想要更珍贵的食物、更宽敞的屋子、更华丽的衣裳和更舒适的生活,所以只能拼命奔跑,哪怕牺牲健康和快乐也在所不惜。

物质从来都是一副镣铐,他让你成为欲望的奴隶,自己就是那个奴隶监工。

很多被欲望操控、被物质禁锢的人,往往舍本逐末,忽视了事物最原始的价值,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附加值。

就像梭罗所说,衣服的作用,就是蔽体和维持生命体温,但有人会用它来衡量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无疑徒增尘世烦恼;

房子的作用,就是挡风遮雨,而家之所以为家,“首先是身体的温暖,然后是爱的温暖”,但有人会专注于比较房子大小,“面子”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

想而不得,是人生之大不幸。

其实,众人追逐的奢侈品,甚至是那些看起来能让生活更舒适的物品,非但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极大地有碍于人类进步”。

只要抛开这些获取“附加值”的欲望,坦荡面对现实生活,回归本真,大多数烦恼便会烟消云散,人生也大可不必如此艰难。

“简朴!简朴!”

这是梭罗的心声,也是现代人的期望。

世事纷繁,欲壑难填;侵欲无厌,规求无度。

一个人贪心的程度,决定了他痛苦的程度,甚至会迷失自己,行为不轨。

只有放下欲望,化繁为简,才能坦荡开怀,清醒地向着目标前行,成为真正公正睿智的生活的主人。

放下执念,终会一路向前

《唯识述记》里说:“烦恼障品类众多,若不执我,无烦恼故,我执为根,生诸烦恼。”

万千愁绪,执则迷,迷则不悟,执迷不悟,痛苦的只有自己。

对于梭罗来说,决定去瓦尔登湖隐居,本身就意味着放下。

那时,他正处于人生低谷,处处不尽人意:

他为一家杂志社供稿,煞费苦心写作,却得不到编辑赏识,换来一次次打击,剩下的“只是痛苦”;

他自告奋勇,成为镇上的“暴风雨和暴风雪的督察员”、森林小径和岩石桥梁的测量员,却“无法归入本镇公职人员之列”,无法申领哪怕是很微薄的薪水;

他和哥哥爱上了同一个姑娘,为了不让亲情因为爱情反目,他内心撕扯,手足无措,只能被动等待对方回应;

他连续遭遇爱人离开,兄长病逝,重压之下无力喘息,正如书中所写:“很久以前,我丢失了一条猎犬、一匹栗色马和一只斑鸠,我至今还在追寻它们。”

……

周遭的一切似乎都与他为敌。毫不意外,他大病了一场。

三个月后,大病初愈。他决定去瓦尔登湖畔独处,不是逃避,而是自省。

他想要找到人生在世的意义。

初入森林,孤寂袭来,他曾执着地想拥有一个“须臾不可离”的邻居,充值情感。

然而,当他沉下心来,用心聆听湖畔的风声、雨声、鸟鸣声,用心感受万物在婆娑细雨中生长时,他忽然意识到,人和自然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友情。

这种友情完全依赖于你对自然的态度:你接纳它,欣赏它,友情就存在,并且一直在那里。

道不孤,必有邻。放下了寻友执念,反而收获了更长久的友谊。

人生亦如此。放下执念,换个角度重新感知,便会海阔天空。

毕竟一念一世界。

给杂志写稿带来的痛苦,他把它视作“回报本身”;

无法获得公职,他便另谋出路,“正好可以更专注地看向树林,因为一草一木全部熟悉”;

佳人已走,斯人已逝,过去已然过去,再纠结过往也只是徒劳,不如专注眼前莺飞草长,波光粼粼……

甚至在对待仇恨上,梭罗也一如既往地“放下”了。

他曾不满公款开支而拒绝纳税,写下著名政论《消极抵抗》,为公民主动拒绝遵守若干法律提出辩护。

也正因如此,他被追踪,被监视,甚至被投入大牢。

遭此一劫后,他不但没有深陷抱怨和报复的泥沼,选择“像杀人狂似的”反对社会,反而心生悲悯,因为“这个社会已是绝望的一方了”,继续维持体面,拥抱当下。

人生的高度,不是看清了多少事,而是看轻了多少事。

在漫长的生命里,没人能事事如愿,苦难和折磨才是常态。

如果一味纠结过往,自怨自艾,只会一次又一次揭开旧伤疤,感知新伤痛,把自己羁绊在原地,无法直面现实,更别提走出低谷,重新振作了。

因此,放下执念,放下曾经,便是放过自己,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放下焦虑,人生自有光芒

隐居在湖畔,梭罗发现,曾经的“约定俗成”,以前的“你应该怎样做”,本身的对错就值得商榷。

有一个农夫看他每天只吃蔬菜,不无担心:“你不能光吃蔬菜过活,因为蔬菜对骨头毫无营养可言。”

可是,两年多里,他只是每天吃蔬菜,依然身体强壮。

而那个农夫,为了吃上更多的荤腥,每天疲于奔命,身体反而有诸多不适。

所以,别人说你不能做的事情,哪怕是世间共识,只要内心所向,不妨试一试。

老年人未必都能胜任年轻人的导师,因为,今天的真理,或许就是明天的谬论。

毕竟,世事变幻莫测,人不应该根据任何先例来判断自己的能量。

如何拥有健全的心态,不被他人想法左右,专注自己的感受?

梭罗给出的答案是:阅读。

他的小屋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挨着一大片树林,有一条小路依山而下,直通湖边。

在这小屋里,有一张书桌,上面永远会放着一本书,他随性而读,深入思考。

这个木屋甚至比大学都更具书卷气,因为他挑选的书早已超越了那些流通在一般图书馆里的作品,而是在更广阔的维度中进行选择。

书籍是世界的珍贵财富,是世世代代和一切国家最好的继承。

他读荷马、但丁、莎士比亚,也读《吠陀经》、《阿维斯陀古经》和各种《圣经》;他从不按世俗的标准去选择读物。

他的一位加拿大朋友认为,阅读只是为了“把法语和英语弄好和提高”,他无法认同。所以,他从不刻意去读“有用”之书。

他身边有很多人,宁可把钱花在肉体食粮上,也不愿多花一分在精神食粮上,他无法理解。所以,他总是只在意精神上的充盈,而忽视物质上的需求。

他认为,阅读是一个和自己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真理的过程,每个人都应该通过阅读成为高贵的人,而不是那些只知道锦衣玉食的贵族。

在阅读中,人们会更加平和,充分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鼓点和节拍,跟着自己的节奏走下去就好,无需因为跟不上同伴的脚步而焦虑。

如今,世俗的“标准”越来越细化,告诉人们什么时候“应该”有房有车,存款“应该”达到多少,什么时候“应该”结婚生子,什么时候“应该”升职加薪……

似乎,只有那样,才是人生赢家。

于是,大家为了那些“标准答案”,奋不顾身互相追赶和攀比,注定和焦虑永伴。

其实,人生本没有那么多“标配”,也没有那么多“应该”, 每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必须决定自己的信仰,协调自己的行为,做出自己的选择。

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取悦他人和社会的桎梏,真正放下焦虑,活成真正的自己。

有人说,梭罗的《瓦尔登湖》是寂寞的。

确实如此。

他在轰鸣的世界中,辟一方净土,与天地作伴,看似归隐田园。

但他跟传统的“归隐”又不一样:他鼓励人们应该像“好奇的旅行家”一样,去探索广阔的宇宙,去发现内心的新大陆和新世界。

他在瓦尔登湖畔的“归隐”,似乎只是为了暂时摆脱“生命之重”,找寻暂时的“生命之轻”。

他明白,生命之“重”与“轻”从来都不是永恒的,也没有对与错,关键在于自己的领悟和选择。

这个领悟,便是大道至简;这个选择,便是放下。

一个人越是放下许多事,他就越富足。

所以,两年多以后,他净化了身心,又再次回到了正常生活轨迹中,带着放下的智慧,继续前行。

正如他所说:“我不希望过不是生活的生活,活着是如此珍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