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族歧视,克苏鲁神话与洛夫克拉夫特

 昵称68237579 2020-06-08

    “本文由克苏鲁神话吧b站官方号UP主‘遮卢’与笔者合写”

一:缘起

说起这投稿的原初目的,是因为前不久HBO公布了他们的奇幻恐怖新剧《恶魔之地》(Lovecraft Country)。


这剧集根据美籍小说家马特·拉夫于2016年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而来,这自然而然吸引了部分克苏鲁神话爱好者的注意。于是笔者所在的克苏鲁神话群自然也在其中,而在找到原著之后,没有想到的是居然牵扯出来一批的同一类“主题”的小说。

这一主题叫做:“反洛夫克拉夫特”(“We Can’t Ignore H.P. Lovecraft’s White Supremacy”,直译应为:我们不该忽视HP·洛夫克拉夫特的白人至上主义。后文将简称为“反洛主义”)

有这样的内容存在其实并不意外,洛夫克拉夫特的种族主义也不是现在才引起争议的。记得之前投稿过关于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墙中之鼠》的解析文章,其中提到了洛夫克拉夫特的种族主义倾向,在下面的评论区引起了一波讨论。

而其实这样的探讨在国外已经有相当历史了,具体其中的因果关系相信读过历史的朋友们一定多多少少都能明白一些。

但这确实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本文的另一位作者“遮卢”于是开始深入挖掘,意外的发现这样的争议的规模超乎意料。

毕竟这个问题在西方确实是属于敏感问题,这其中的关系又错综复杂。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问题可能会永远持续下去,只是有时候比较平静,有时候又会甚嚣尘上(比如最近)。有一大批现代的作者,他们带着自己的政治倾向、信仰和追求,以一种批判的角度和创作的形式来对洛夫克拉夫特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种族主义做表态。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反洛夫克拉夫特”并不等同于反“洛氏文学”或者反“克苏鲁神话”。恰恰相反,在这些作者中有些人还是挺喜欢这个题材的。

他们仅仅只是针对洛夫克拉夫特笔下作品中带有的“白人至上倾向”的内容做批判。不过也不全是如此,比如杰夫·凡德米尔和他的新怪奇流派也与这个“反洛氏种族主义”的“政治倾向”有一定的重合。

而他一直尽力撇清自己与“洛氏文学”的关系,毕竟这个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文学流派之争,而是上升到了政治倾向的高度了。

到目前来说,“反洛主义”发挥的最大的影响力,是在2015年,让与雨果奖和星云奖并称世界三大幻想小说奖项的世界奇幻文学奖(World Fantasy Awards)改掉了奖杯样式。

奖项负责人表示因种族歧视的原因,他们将不再启用自1975年就开始使用的旧有奖杯样式,而旧奖杯的造型正好就是洛夫克拉夫特的漫画半身像造型。这一更该奖项的请愿发起人就是杰夫·凡德米尔,当然他只是牵头的……

本文打算对这一正在进行时的批判运动以及其背后牵扯到的历史渊源做一个粗浅的概述,以及介绍一些相关的书籍。虽然在克圈爱好者中,很多人常常会回避“洛夫克拉夫特是个种族主义者”的话题。


即便谈起,也会用“时代背景”加以辩白;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即便在当时那个时代,洛夫克拉夫特的种族主义倾向也非常严重。所以这个问题其实绕不开,那就干脆尝试直面一下吧。

二:种族主义的阴霾

在探讨围绕洛夫克拉夫特的这一争议性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种族主义本身。

种族主义(racism)指一套极右派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基本信仰为:人类可以被分类成不同和互不附属的“人种”。

因此主张遗传的肉体特质直接决定人性、智商、道德等等文化及行为的特性,并主张某些种族的人在本质上比其他种族的人优越。种族主义也赞成对某些种族的人以轻蔑、讨厌、辱骂、隔离等方式的对待,即种族歧视。

种族主义作为意识型态,它和研究人种或人群差异的科学(人类学)及人文社会的科学不同。

但它往往可以依附于这些学科的不同形式中——有些种族主义者会试图利用这些科学来论证自己的主张。而作为意识型态的种族主义,其种族决定论及特定种族优越的信仰又不容许科学研究获得的不同结论及批判思考。

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定义和族群歧视不同:如不少激进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也能归为民族歧视或激进的民族主义思想,对其他民族及其国家进行排斥,但不能视为种族主义,除非国家对国内的民族及族群存在差别对待。

由于历史上许多暴力冲突与迫害思想的来源是基于这种以人种的偏见、歧视来合理化或归因所有人群差异的极右派意识型态,因此种族主义常带有负面意义。最著名的种族主义迫害行动为极右派的纳粹主义迫害犹太人的历史,造成逾六百万人死亡的犹太人大屠杀。

到今天,种族主义本身也成为了社会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主题。人们对其进行关注并分类出多种不同表现形式:比如反感型种族主义、文化种族主义、制度性种族主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深刻的认识到了种族主义所带来的伤害和负面效益,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及第二条宣言,明文反对以种族来区分人人应有的平等尊严及权利,并且以此来定义何为不当的“种族歧视”。

根据联合国《排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公约》的定义:

“the term 'racial discrimination' shall mean any distinction, exclusion, restriction or preference based on race(一般意义上的种族), colour(肤色), descent(世系), or national(民族) or ethnic origin(族群) which has the purpose or effect of nullifying or impairing the recognition, enjoyment or exercise, on an equal footing, of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or any other field of public life.”

此条文的ethnic origin(族群)是指一代或多代先人的出生地,但在种族上于居住地属于少数,亦可指不少移民家庭的后代。

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强调:“人人皆得享受本宣言所载之一切权利与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或他种主张、国籍或门第、财产、出生或他种身份。” 这里要注意人权和公民权的差别。根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非公民的权利条款里面提及:国家政府对公民与非公民间差别待遇并非歧视。

随着对种族主义现象的诸多研究,现在可以大概划分出这样几个分类:

1·反感型种族主义:反感型种族主义是一种含蓄的种族主义表现形式,言论上一般为某人对某一种族或民族无意识的负面评价,行动上通常表现为与其他种族或民族持续地躲避接触。传统的种族主义通常为对某种族或民族的公然憎恨和明确的歧视,而反感型种族主义则有着更复杂更矛盾的表现和态度 (有时候表现上会和民粹主义等等其它意识形态发生混淆)。

2·文化种族主义:文化种族主义是二战之后兴起的一种新型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它是一种社会认同,一种认定某种文化的产品,乃至语言和文化传统都优于其他文化的假设。它实际上与仇外情绪有很大交集,通常表现为对外团体成员的恐惧或者是攻击。

文化种族主义通常存在于广泛认同着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的社会。一般种族主义认为一个种族先天优越于另一个,文化种族主义则认同一种文化先天优越于另一种。相对来说这一类型的种族主义概念上更加的抽象化,但其内在本质相同。

3·制度性种族主义:制度性种族主义也称作:结构性种族主义、国家种族主义或系统种族主义。是指政府、企业、宗教团体、教育机构或者其他有重大影响力组织的种族歧视行为。如一些企业偏向聘用某些种族和少数族裔,不少国家均常见。

制度性种族主义试图将种族主义的意识型态制度化并加以实践。公民权利的保障是否为正当的转型正义(注1)政策以抹平历史上制度种族主义的集体伤痕,抑或是另一种逆向歧视。制度种族主义是常见的公共政策讨论之一。而社会学家把种族主义视为一种特权阶级体系,所以其视角常关注于制度种族主义及媒体的种族偏见。

注1:转型正义(Transitional Justice)是民主国家对过去独裁政府实施的违法和不正义行为的弥补,通常具有司法、历史、行政、宪法、赔偿等面向。其根本基础在还原历史真相。评议者通常著重在执行转型正义的单位拘泥于“究责”,而非改变体制避免重蹈覆辙、与最终的和解、抚平伤痛。

种族主义的核心在于“区别对待”,除了产生种族歧视,也同样伴随着种族隔离:种族隔离将人在日常生活中分隔为分属不同社会结构的种族组别。

这一理念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中,比如:餐厅就餐,饮水处饮水,厕所,就学,观看电影或者是租房购房等。许多国家历史上曾实施过种族隔离制度,如纳粹党执政时期的德国,1970年代以前的美国,1994年之前的南非等。

当代对人实际进行隔离是非法的,但可能通过社会标准的形式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发现它甚至可以在没有强烈的个人喜好的情况下发生:如社区居民的变化。

另一方面种族优越主义的影响力到今天还在不断发酵:白人优越主义在殖民主义时代十分流行,即便在现今全球化浪潮下的社会仍有一些人受白人优越主义所影响,比如在欧洲和北美存在着一些新纳粹狂热分子。

而当今时代还存在着相对于其的黑人优越主义(战争催生战争,矛盾激化矛盾)。“黄祸论”的阴霾也一直存在着——对于亚洲黄种人的歧视态度。

纵观历史,种族主义的影响力几乎贯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一步,它就如同影子一般。

其最可怕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它已经造成的损失和矛盾,最可怕之处在于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正因为种族主义作为一种“无形”的意识型态,它便可以依附渗透到任何一种外在形式当中去,并如同附骨之疽难以真正灭除。

看看种族主义的延伸网络,它可以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接洽,可以和“民粹主义”混合、可以和“民族主义”重合……无论如何不应该小看它,因为人种之别是天然存在的,而区别的存在必然带来差异的争端甚至走向极端暴力,这是不能逃避的现实。

当然有种族主义的存在,必然有其反面的“反种族主义”的理性精神存在。存在着种族主义带来的歧视、隔离、暴力和破坏,也就存在着拥有真正真知灼见并追求正义的思想。在这样一种永恒的此消彼长中,问题可能会一直存在,但希望也会一样永远存在,并值得人们为之争取。

三:浅谈洛夫克拉夫特的种族主义倾向

上面对于“种族主义”这个整体概念做了一个粗略的描述,但是这是在一个宏大的主题概念之下。如果落实到具体的个人情况时,有些事情的性质就有所转变了。

记得笔者在一年前介绍《墙中之鼠》的那篇投稿之中,曾试着探讨过洛夫克拉夫特种族主义倾向的来源。

简单概括来说:洛夫克拉夫特的生长环境是他种族主义倾向的思想孕育的重要土壤——普罗维登斯的排外环境,母系家族的保守教育都深深地影响了洛夫克拉夫特。当然这些只是外在因素,洛夫克拉夫特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以及他如何最终得出种族主义倾向的结论都是值得探讨的。

克圈内的爱好者们也都有尝试过对这一问题进行解构: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洛夫克拉夫特的种族主义倾向并不是保持了一生的思想,恰恰相反,这个思想有一个起伏的过程。如前面所说,洛夫克拉夫特童年的影响为种族主义打下基础后。

随着他的成长,这一倾向逐渐的深入他的思想。大概在他二十岁到三十几岁这段时间达到了高峰——可以从这段时期他的大量作品还有书信中得到证明。

而洛夫克拉夫特搬到了纽约居住的那段时间,当时的外在环境进一步加深了他的排外思想。这一点不论是作品书信中透露出的情绪,还是后来研究者们的分析,都得出了相一致的结论。包括纪录片《未知的恐惧》中也特别提到过这一段。

另一方面是当时美国的主流思潮:二十世纪初虽然自然科学的进步日新月异,其研究方法与理念也被应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当中;但同时,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当时主导学界一个多世纪的文化达尔文主义也是令人担忧的(从十九世纪的启蒙运动开始),因为有了“科学”的支撑,一些现在被认为有种族歧视的观点在当时却是被理所当然接受、甚至是受人尊敬的——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当时人类学力证黑人人种在智力方面要比白人人种低下。这个说法甚至到今天还有人支持。

1911年,人类学先驱之一,美国人类学之父、文化相对主义创始人朗兹·博厄斯发表了著作《原始人的心智》(The Mind of a Primitive Man),在第一章便将矛头直指主流学界,指出了当时美国存在的种族偏见问题:

 ……在考虑美国黑人所处的低下地位时,我们不应忘记:虽然这些黑人与现代文明有着最密切的接触,但认为有色人种底下的那种旧的种族情绪却一如往常地显而易见,它对这一种族的发展和进步构成巨大的障碍——尽管学校和高等学府的大门仍向他们敞开。我们倒是应该为这一事实感到惊叹: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黑人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几乎无法判断,如果黑人能与白人完全平等的生活,他们会有何等的成就……    ——《原始人的心智》第一章 种族偏见



由此可见那个时候虽然是“平权思想”的初期阶段,那也代表着种族主义是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甚至是当时的常识。这样再回过头来看看当时洛夫克拉夫特对此的看法:

我不想见到伟大的文明被分割开来,就美国从大英帝国分裂出去这件事,我感到深深的惋惜;我从心底里站在英国这一边。1775年的纷争要是能在大英帝国内部解决就好了。我敬佩墨索里尼①,但我认为希特勒只是墨索里尼拙劣的复制品,他完全被浪漫的构想和伪科学冲昏了头脑。

不过他做的事可能也是必要之恶——为了防止祖国崩溃的必要之恶。 总体来说,我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保持统治民族的血统纯粹,是北欧日耳曼裔的国家就尽量保留北欧日耳曼裔,是拉丁裔的国家就尽量保留拉丁裔,这样就能很方便地保证文化的统一性和延续性了。 

我觉得希特勒那种基于“纯粹人种”的优越感既愚蠢又变态,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习惯和癖好,真的在生物学上劣于其他种族的,只有黑人和澳洲原住民而已,应该对他们执行严格的种族分类政策。

①:墨索里尼掌权后采取的政策对部分外国人来说是很有欺骗性的,他的种种复古举动也很对洛夫克拉夫特这种好古之人的胃口。顺便一提,乔治·桑塔亚纳也很欣赏墨索里尼。

洛夫克拉夫特对于黑人的看法基本上是可以定调了——1920年的《关于已故亚瑟·杰尔敏及其家系的事实》(Facts Concerning the Late Arthur Jermyn and His Family)和1930年的《美杜莎的卷发》(Medusa’s Coil)是洛夫克拉夫特对于黑人歧视的最直观表达的两篇作品。

另一方面,洛夫克拉夫特的种族主义倾向似乎与他对于文明历史进程的看法互相挂钩,这从他的很多信件和作品里都有表现。洛夫克拉夫特一直对于伟大文明的衰败保持一种悲哀的态度,他崇尚古老文化的统一性和传承性,甚至对这方面可能都有点偏执。

所以洛夫克拉夫特主张各地文化应当保持各地文化的纯度,一但地方文化被外来文化侵入,就必然会遭到衰退、毁灭和消亡。

某种角度来说,洛夫克拉夫特应该是很支持种族隔离的。这从上面这一段论述里可以看得出来,洛夫克拉夫特认为地方文化的特质恰恰来源于地方人种,故而他对于不同地方人种之间的通婚交流持反对态度,因为这可能是他认为的最“深度”的文化影响了——这估计是洛夫克拉夫特对于家族血统纯度保证的一种扩展看法,把家族血脉的确保扩展到了整个“文化”的范畴。

这个想法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洛夫克拉夫特童年受到的影响带来的保守性格、他居住纽约时期移民潮给他带来的恐惧感,以及他坚信的现代科学、社会学早期的一些错误理论。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洛夫克拉夫特确实提倡制度性种族主义,并且包含着文化种族主义的倾向。


洛夫克拉夫特反犹太主义的原由差不多也是来自上述的这些原因;不过洛夫克拉夫特的反犹太人倾向和歧视黑人人种还有所不同——歧视黑人是他在科学认知和常识上就把黑人看作低等人种,反犹太人则是把他们看成了外来文化的入侵者。

不过洛夫克拉夫特反犹太人的态度到了后期有所改变,因为我们都知道,洛夫克拉夫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婚姻恰恰是和一个犹太女人结婚。所以到了后期,洛夫克拉夫特对于种族隔离主义的态度其实稍稍有所缓和。

这也要归功于洛夫克拉夫特身边的人们;实际上在洛夫克拉夫特身边,“反种族主义”的声音一直都存在,他的很多好友都倡导平等,反对歧视:比如奥古斯特·德雷斯是自由主义者(曾经顶着压力批判麦卡锡主义)、詹姆斯·F. 摩顿是黑人人权活动家……其中詹姆斯·F·摩顿值得一提:

詹姆斯·F·摩顿(James·Ferdinand·Morton)出生于1870年, 比洛夫克拉夫特大20岁。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就职,以写作和讲演为生。摩顿恰恰是个激进的黑人民权运动活动家,还是世界语提倡者。詹姆斯·摩顿和杰克·伦敦曾是朋友,二人后来也因为政治主张而分道扬镳。

洛夫克拉夫特和摩顿的交流始于1915年,当时洛夫克拉夫特正在批判一个叫查尔斯·C·艾萨克森的人的种族平等思想,摩顿对洛夫克拉夫特的言论予以了反驳。他这样写道:

真正的保守主义者无论什么时候都值得尊敬,他们最好是拥有必要的社会影响力的代表,致力于遏制想彻底颠覆社会的激进派的行动。尽管身为激进主义者,我也不否认上述的事实,同样也不想将保守派根除。激进派可以促进进步、避免社会停滞,而保守派则可以守住平衡、在改革中维护秩序。……但洛夫克拉夫特并不是保守着常识中所谓的主流思想,他只是想回归到过去那个时代的偏见中去罢了。这不是保守,而是反动。

摩顿的反驳说得洛夫克拉夫特无言以对,他只好说“摩顿这个人在哈佛学傻了”。总之,他们一开始并不是在友好氛围中开始交往的。但是,尽管摩顿很多观点和洛夫克拉夫特相左,然而摩顿的智性毕竟能与洛夫克拉夫特相匹敌。

两人依然成了好友,互相倾佩并维持了20年以上的友谊。向洛夫克拉夫特推荐阿尔杰农·布莱克伍德的正是摩顿,洛夫克拉夫特会成为职业作家,也有受到摩顿鼓励的因素。后来洛夫克拉夫特在《克苏鲁的呼唤》里提到了的帕特森博物馆,就是摩顿任职馆长的那家新泽西州的博物馆,也算不指名地让摩顿登场了一回。

当时,我正尽力调查被安吉尔教授称为“克苏鲁教团”的神秘组织,还为此拜访了一位住在新泽西州帕特森市的朋友。他学识渊博,是当地博物馆的馆长,同时也是著名的矿物学家。  ——《克苏鲁的呼唤》

摩顿的名声不太为外人所知,但他确实是“洛夫克拉夫特圈”里的重要人物——弗兰克·贝尔纳普·朗和他也是好友,《廷达罗斯之猎犬》里,摩顿也有登场。

在离开纽约之后,洛夫克拉夫特回到了普罗维登斯。在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找回安全感之后,洛夫克拉夫特似乎有了打破保守生活习惯的勇气,他开始远足去拓展视野,并交往更多的人。在这过程中,洛夫克拉夫特种族主义倾向的态度开始有所缓和。可以举出的例子比如:《疯狂山脉》、《超越时间之影》、《暗夜呢喃》等作品,虽然这些作品里对于种族入侵和文化衰败的担忧还存在,但至少不像他早期作品里对种族之别那么露骨的表达自己的歧视和不安了

再来来看看洛夫克拉夫特晚期时候对中国的看法:

现在上海的炮火正在轰鸣,中国人的善战出乎预料。中国加油。我希望中国打败日本。当然,就算中国取胜,它摆脱列强支配的希望也很微薄。即便微薄,也还是有希望。如果打败日本,中国人一定会奋起,以远超今日的果决态度宣告民族自立。不过,中国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妥善的军备,缺乏训练的军队掌握在四分五裂的军阀手里,我觉得它取胜的可能性很低。我从可靠渠道了解到,有很多旧普鲁士陆军出身的雇佣兵加入了中国军队。 ——1932年3月2日写给R.E.霍华德的信   从现在开始算起,直到数百年后,也许会有一段不得不服从外国支配的时间,但中国应该依然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国。身为现存最古老的文明,就算其它年轻的文明消失,它也会继续存在,这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  ——1937年2月3日写给亨利·乔治·魏斯(加拿大诗人、散文作家)的信”(翻译by:玖羽)

相比来说,洛夫克拉夫特对于黄种人的看法要友善的多,甚至可能比当时的主流态度友善得多——毕竟20世纪初期那会儿正是黄祸论最甚嚣尘上的时候。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古老魅力正合洛夫克拉夫特的胃口——古老、神秘、源远流长始终保持着传承,这些特点获得了他的极大好感,从而淡化了种族之别的隔阂。

洛夫克拉夫特37年去世,如果他没有死,那么到他晚年的时候,他的思想会不会也随着大时代的潮流而有所改变呢?这一点就不得而知了。但他虽然离开了,克苏鲁神话却还长存于世,继承了他的思想和精神。

四:反洛主义的背景和兴起

那么回到当代,15年世界奇幻文学奖的洛夫克拉夫特半身像奖杯因为他的种族主义倾向被替换了。事实上,关于洛夫克拉夫特肖像的问题由来已久。

如果关注欧美的幻想小说圈,就会发现近年来有关批评洛夫克拉夫特的声音越来越响。比如新怪谈领军人物杰夫·范德米尔就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洛夫克拉夫特的不满,也不止一次的否定受到了洛夫克拉夫特的影响。

而到了2017年,一位叫Wes House的书评人发表一篇名为《We Can’t Ignore H.P. Lovecraft’s White Supremacy》的文章,更是将这种批判洛夫克拉夫特的思潮推向了风口浪尖。

时间拉回上世纪,从最初的洛氏神话,到后来的德雷斯体系、终北大陆体系之类的世界观拓展,克苏鲁神话的内容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拓展。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整体来说其仍处于洛夫克拉夫特所制定的宇宙恐怖框架内,可以说“宇宙恐怖”的主题已经深入了现代流行文化的诸多方面。

步入了二十一世纪后,西方社会的思潮碰撞越发尖锐,以洛夫克拉夫特为主体的克苏鲁神话体系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政治正确的舆论旋涡之中,反对者称洛夫克拉夫特为种族主义者、恐同症、性别歧视者和白人至上主义者,连带着整个克苏鲁神话都被打上了政治不正确的标签,即使到了现在,任何有意愿创作克苏鲁神话作品的作家都不可避免的被问及关于种族歧视之类的话题,稍微踏错一步就可能为自己的书打上种族主义倾向的标签。

同时,克苏鲁神话又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化符号,尤其是在各类影视和游戏的催化下更是受到了年轻人的强烈追捧,同时洛夫克拉夫特的相关作品和克苏鲁神话版权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放,每年亚马逊恐怖奇幻书籍的畅销书榜上都能看到此类作品的影子。所以如何在不触碰政治正确的前提下继续对克苏鲁神话体系进行拓展,就成为了相关作者和出版社的首要问题。

反洛夫克拉夫特(Counter-Lovecraft)就在这个时候悄然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在世界奇幻文学奖更换奖杯这件事上,洛夫克拉夫特的支持者站了出来,为洛夫克拉夫特发声。

其中最主要观点是来自当代洛氏文学研究权威ST·乔希——乔希指出,世界奇幻文学奖的奖杯之所以使用洛夫克拉夫特的半身像,其重点在于强调洛夫克拉夫特对于奇幻文学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这是文学领域内的事。但是以种族主义倾向这个理由来否定洛夫克拉夫特在文学上做出的贡献,这是以偏概全的,不公正的。

而《We Can’t Ignore H.P. Lovecraft’s White Supremacy》这篇文章指出洛夫克拉夫特的种族主义倾向不可被忽视。文章里强调,洛夫克拉夫特的文学创造的基础之一就来自于他的种族主义倾向。虽然洛氏作品在文学性上的成就难以否认,但种族主义倾向必须被驳斥。这也基本上是反洛夫克拉夫特的主要观点。

反洛主义并不反对克苏鲁神话,而是从当前欧美的主流视角对克苏鲁神话体系进行解构,进而表达自身的观点。在反洛主义的语境里,克苏鲁神话只是一层表面,包裹着反歧视小说/女性小说/种族小说等题材的精神内核。

反洛主义同样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的反洛主义是指对含有克苏鲁元素的作品进行解构和反思,比如《水形物语》的小说版也被归纳于广义的反洛主义作品内;而狭义上的反洛主义则是基于克苏鲁神话体系进行解构和反思,本文主要对狭义上的反洛主义作品进行解读。

图书评论网站goodreads上对反洛主义的定义是:

Works that consciously try to challenge and subvert racism, sexism and general conservative/right wing outlook that were at the core of Lovecraft's original Cthulhu Mythos fiction...  有意识地试图挑战和颠覆洛夫克拉夫特早期的克苏鲁神话小说中核心的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保守派/右翼观点的作品……

在政治正确占据着欧美舆论主流的今天,作为一个携带“原罪”的流行题材,克苏鲁神话要想继续发展就必然会经历与“政治不正确”剥离的阶段,是克苏鲁神话在当前文化环境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严格来说,反洛主义并不是一个由作者创造的文学流派。从2016年开始,麦特·罗夫、维克多·拉瓦莱等作家虽然有意识对洛夫克拉夫特进行的批判,但没有将自己的作品贴上明确的标签,后来不少媒体和出版社开始有意识的将这类带有反思批判性质的作品安上Counter-Lovecraft的头衔。

上述两种对立观点之间的争论是否会得出结果?可能不会,因为当讨论被上升到政治倾向这一高度的时候,往往讨论本身已经不再重要,讨论的对象也不再重要。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表达自身的政治倾向而已。

但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洛夫克拉夫特的种族主义从来就不是他作品的讨论重点,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嘲讽,强调了宇宙主义的哲学,在他笔下人类始终作为宇宙中边缘化的群体而存在着,这种思想不断影响着后世,进而诞生了洛氏恐怖(Lovecraftian)这一文化分类和克苏鲁神话这一流行体裁。

某种程度上来说代入种族主义去解读洛夫克拉夫特无疑是片面且刻薄的,但并不是说反洛主义没有其存在的意义。

因为这是在尝试把这种争论再次拉回到文学层面上。这一概念从诞生到现在,也才仅仅四年,这一文学分类的准确性和拓展性尚需要时间来进行检验,就目前来说其中还是涌现了不少的精品,伴随着麦特·罗夫的《Lovecraft Country》被HBO改编成同名网剧(中译:《恶魔之地》),反洛主义也开始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五:反洛主义作品导读

本次介绍的作品主要依据是goodreads网站发布的反洛主义作品推荐榜。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断有新的作者在克苏鲁神话作品里反思种族问题的《Winter Tide》、批判白人至上主义《The Ballad of Black Tom》和《Lovecraft Country》、探讨女性觉醒《She Walks in Shadows》等等,下面笔者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相应的介绍:

1.《黑汤姆之歌》(《The Ballad of Black Tom》)

作者:维克多·拉瓦莱(Victor LaValle)

简介:
人们搬到纽约寻找魔法,没有什么能让他们相信这里没有魔法。
查尔斯·托马斯·泰斯特忙着把食物摆上餐桌,同时把天花板固定住,让它能够维持在父亲的头顶。从布鲁克林的哈莱姆区到法拉盛草地再到红钩区,查尔斯知道一套衣服能施展多大的魔法,知道一个吉他盒能提供多大的隐蔽性,也知道他皮肤上的诅咒吸引了富有的白人及其警察的目光。当他把一本神秘的厚重典籍交给了皇后区中心一个隐居的女巫时,汤姆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魔法领域的门,并获得了沉睡着的伟大存在的注意。
一场可能席卷全球的风暴正在布鲁克林形成。黑汤姆能活着看到它被打破吗?

点评:
著名作家维克多·拉瓦莱的中篇小说力作,《黑汤姆之歌》被评为2016年NPR最佳图书之一,摘得了雪莉·杰克逊奖、英国幻想奖、年度最佳小说奖“This is Horror Award ”的获奖者,并入围雨果奖、星云奖、Locus奖、世界幻想奖、布兰姆·斯托克奖等奖项。《黑汤姆之歌》算是反洛主义流派里的代表作,在氛围的营造和故事的架构上都有独到之处。

2.《洛夫克拉夫特小镇》(《Lovecraft Country》)

作者:麦特·罗夫

简介(节选自繁体引进版简介):
一九五四年的美国,由于种族隔离法,以及普遍的歧视观念,黑人被餐厅、商店拒于门外是家常便饭,无缘无故被白人私刑吊死或遭到警察蓄意射杀更是每天都可能遇到的危险,以致于黑人出门远行还必须带着《黑人安全旅行指南》、时时遵守以保安全。
二十二岁的阿迪克斯是抗美援朝退伍军人,和父亲蒙特罗斯时常针对是否要深入追查已逝母亲的家族史起争执。阿迪克斯认为过去的事就该放下,蒙特罗斯却执着地想要查出亡妻家族中一位女性祖先逃离奴隶身份、获得自由的始末。
一日,阿迪克斯听说父亲跟一名陌生白人男子离开住处后便失踪了。向来痛恨白人的父亲居然会和白人离开,阿迪克斯惊讶之余,推测这和父亲钻研多年、终有突破的家族史有关,于是和伯伯乔治以及好友蕾蒂夏前往母亲的祖先还是黑奴时居住的地点:麻州小村──和洛夫克拉夫特笔下邪神现身的阿卡姆仅有一字之差──阿德姆。
漫漫长路上危机四伏,好不容易躲过白人警察的追杀,抵达神秘小村后,阿迪克斯发现更致命的危机正等着他们送上门……

点评:
作者:Silvia Moreno-Garcia、Paula R. Stiles、Gemma Files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