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取舍间铸就佳作,看东方艺术取舍之道,感受画家笔下的意境美

 泊木沐 2020-06-09

人生贵在舍得,国画创作中也有舍得的用法,所谓舍得,便是在景致的选择中,通晓景致的繁密和留白之感。

如果能够掌握好舍得的韵味,那么便能在精妙感的利用上,有着更出众的表现。

而在审视画作时,也并不应该讲目光全放在事物之处,从画的留白中读出韵味,更容易贴近画家的感慨,走进画家所创作的精神世界中。

一、关注构图,追求个性

书画创作的难度并不低,特别是在对于材料的选择上,如果不能在构图上就有着明确的认识,那么便会因为构图方面的表现偏向于两个极端。

要么因为对于景物的填入太多,导致画面在展现时太过复杂,有种画蛇添足的意味,再者便会因为画中构图太过简单,很难将主题凸显出来。

其实艺术的表现是共通的,在绘画艺术之外,传统的表现艺术中,也会有着类似的选择。

譬如在《三岔口》的环境设计中,就以一张桌子为环境基础,多则嫌多,少则无物,恰恰能够展现艺术形式的精致感。而这份判断力,是需要画家深入画作中进行赏析把握。

二、虚化处理,翩然如仙

在特定人物的画作演绎时,则要根据人物的性情特点来描绘,也因此往往借助的意象比较局限。

从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中可知,在描绘一代诗仙李太白时,构图中除却主体人物之外,并没有通过其他物象的呼应来展现,也因此能够彰显出李白的那种浪漫情怀,遗世独立翩然如仙。

如果在画中加入一些景致作为旁衬,似乎都显得多余,索性就以孤零零的人物作为画面主体,将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并无喧宾夺主之嫌。

三、空灵静谧,意蕴清雅

齐白石作为画风独特的大家,在画卷中多以简单的意象作为描绘主体,在其山水画作中也可见一斑。

诸如齐白石的《山居翠竹图》中,他撷取村舍一角为意象,虽然山居为人居住之处,但并未以人为主体,而是借助村舍、鸭群、翠竹、流水为主体,将一片静谧景象绘于纸上。

鸡犬相闻的田园意蕴油然而生,空灵静谧的气氛营造,彰显出了清雅意蕴。如若在其中加入人的身影,那便沾染了世俗气质,和整幅画的气质并不相称,这种取舍可谓独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