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寄情雅致山水,郑百重浸淫艺术取精用宏,自成青绿山水画法

 泊木沐 2020-06-09

山水之雅致令人心醉,自古便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青睐,成为诗词、画卷中的常见意向,其中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作为一种独特美感的艺术形成,在历朝历代画家的传承和推动中熠熠生辉,成就格局特色的山水盛景。

▲《华岳晴秀图》 郑百重

郑百重,1945年生于福州,师从陈子奋、陆俨少先生,擅长中国山水、花鸟画兼工书法篆刻,作为一位国画大师,其寄情雅致山水,浸淫艺术取精用宏,自成青绿山水画法。

一、亲历山水,主画水墨

中国山水画更多的是为了表现画家情感,从画卷当中引申追求,表达出个人理想,也因此意蕴生动。

▲《佳期如梦》 郑百重

而在传统技法的帮助下,虽然能从形态和技法中效仿古人画卷,但失去了对自然景致的观赏,画面便会限于程式中,难显生动。

▲《江山如此多娇》 郑百重

郑百重早年不断学习人物、花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亲历山水认识到自然景物的巍峨壮丽,将兴趣逐渐向山水画转移,同时主画水墨,在技法和风格中渐成气韵。

二、灵活取材,笔随时代

画卷的时代感是画家对于时代印记的认可和演绎,笔随时代也成为很多大家的追求,郑百重的画中便灵活取材,从画卷中可以看到泉州港、上海港、万里长城等时代印记。

▲《溪山行旅图》 郑百重

实际上,郑百重本人也就绘画过程的困难之处发表感触,考虑如何将现代建筑等意象和传统的情侣山水画技法进行有机整合,从其思想和倾向上不难看出其对画作时代感的追逐。

三、色泽艳丽,丰富意境

山水画中色泽虽然可展现事物的客观特征,但是也伴随着一定的主管色彩,因为画家在取色和用色时往往从心中对画卷的认知开始,将色彩进行更为细致地描绘。

在《六法论》当中随类赋彩便体现出对于事物进行色彩注入的一种方式。

▲《秋艳图》 郑百重

然而在郑百重笔下,景致的色彩不仅生动同时也十分艳丽,将画面的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让看众在审视画卷之时从欣赏进入到对于理想的注入当中。

▲《秋光万里》 郑百重

色彩其实也代表着人生的感悟和艺术审美的层次,色彩的灵动感能够呈现出最为直观的事物特点,但是绚烂与否则和画家的心境有关,将人物心态和情感融入其中,让境界也变得更为深远。

▲《千里莺蹄》 郑百重

从郑百重画中便能从视觉的观感当中上升到精神层面,得到更深刻的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